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甚麼讓周室衰微?是平王弒父之嫌

歷史長河

甚麼讓周室衰微?是平王弒父之嫌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甚麼讓周室衰微?是平王弒父之嫌

2022年08月05日 10:00 最後更新:08月09日 10:22

周朝國祚長達八百多年,是中國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政權。在學術界中,很多人會把周朝的長久之治歸功於封建制度的推行。然而,到底甚麼是封建制度?周朝的封建制與夏﹑商朝的分封制又有何不同?

周代分封大典示意圖(網上圖片)

周代分封大典示意圖(網上圖片)

封建制度,全稱為「封土建國」,是一種由共主或王朝天子把王畿以外土地和人民分給宗室成員和功臣的政治制度。諸侯在所封之地上擁有相當的自主權和與其爵位相匹配的軍隊人數,從中協助統治﹑屏藩王室。同一時間,封建制其實也能見於歐洲。雖然君主制在歐洲要到中世紀才廣泛流行,但從它把國土分割成一個個小型區域就可以知道中西兩方的君主制從本質是看是相似的。

封建制度的起源悠久,發展歷程亦相當漫長,所以萌芽的確實時間已經無從考究。根據史記記載,黃帝時代時已經有「諸侯咸來賓從」,或是「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黃帝「置上下大監,監於萬國」的說法。因此,可以看出封建制度并非始於西周。到後來「協和萬邦」的堯舜時期,我們也可以在《尚書·禹貢》中找到封建制度在早期的運作雛型:「分茅裂土」,即是分賜土地予諸侯。當分封制發展到夏﹑商兩朝時,我們已經可以在吉光片羽中找到分封的詳情,比如夏朝分封了斟灌、斟鄩等同姓諸侯;商湯滅夏後為了安撫夏民,也把夏室遺孤安頓於故國舊地杞國。正如柳翼謀所說:「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所以周朝的分封制并不是這個制度的源頭,而是這個制度發展到頂峰的標誌。

夏﹑商時期的原始社會(網上圖片)

夏﹑商時期的原始社會(網上圖片)

既然從堯、舜經夏、商到周朝都是採用封建制,那麼周王朝的封建制又有甚麼與眾不同之處?如上文所說,早在三皇五帝時,部落共主已有分封部族領袖為諸侯的做法,只是當時王室與諸侯的隸屬關係不深,且未有一套嚴謹的規則來維繫及鞏固君臣關係,所以王室與諸侯王的關係只能說是貌合神離。譬如夏桀在位期間,我們可以留意到當給夏上貢的部落不斷減少時,夏桀只能靠武力討伐不順從的部落。

當周人滅商及東征成功後,為了避免天下之主約束不了諸侯王的尷尬局面,便制定了宗法﹑禮樂﹑井田制度以輔助封建制的推行,而當中的宗法制度可以說是周朝封建制能成功運行的最大功臣。宗法制度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繼承制。換言之,只有正室所生的嫡長子才有資格問鼎王位。作為「大宗」的嫡長子從出生那一刻就是其餘別子,亦即「小宗」的領袖,因此這深深刻在骨子中的尊卑秩序能免除了繼承權的爭執,有效解決如在商王中丁後因王位紛爭而引發的「九世之亂」,也可以避免兄弟相殘,致漁人得利的情況發生。

那麼周室又如何和被賜爵位的異姓功臣拉近關係?聯婚。在西周初年兩次分封中,也有包括異性王和古代聖王後裔。儘管他們與周室沒有血緣關係,但透過締結姻親就可以造成「同姓一家人,異姓親家翁」的現象。在西周統治系統中,因為貴族間均以兄弟﹑伯姪﹑舅甥相稱,所以這種「親親感情」的觀念尤為明顯,以至臣子難生謀逆之心。正因周王室與諸侯的牽絆加深了,諸侯才會誠心承擔「朝覲」﹑「納貢」﹑「勤王」等義務。

不過制度再好,也有被破壞的一天。日益強大的諸侯再也不像昔日那般如此敬重周室,兼併和篡弒可以說是常有之事。不少學者提到東周平王東遷後禮樂崩壞﹑天子地位形同虛設﹑諸侯爭霸等的問題,并把這些問題歸咎於因為平王東遷後而致王畿與實力銳減的客觀因素上。可是,真正讓周室衰微是平王弒父之嫌破壞了宗法制度的精神價值。

平王姬宜臼本來是周幽王與申后的嫡長子,亦是我們前文所述的「大宗」。作為太子的他因為周幽王寵愛美女褒姒,而愛屋及烏地想另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一夜淪為廢太子的宜臼只好出逃申國,申后的父親申侯不滿幽王而聯合外族犬戎攻打周室,打算藉此討回公道。直到攻入首都鎬京,把幽王斬殺於驪山下,整件事才徹底落下帷幕。且說平王并沒有直接參與戰事,聯戎攻周也應該不是他本來的意圖,但在當時眾人都認為他是因為父親改立別子而懷恨在心,所以故意唆使申侯聯合諸侯國繒和外族犬戎入宮殺害幽王和褒姒。

平王東遷(網上圖片)

平王東遷(網上圖片)

周平王弒父一舉可以說寒了周朝一眾諸侯的心。先不說逆子弒父有違禮教,試問一個連親父都敢殺害之人也怎會重視尊祖敬宗的血緣紐帶呢?又怎會保護他的「小宗」呢?所以從這時開始,除晉﹑鄭二國外,其餘諸侯因宜臼有弒父之嫌,故都不再聽從天子。加上,以前在周文王﹑周武王時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太多,以至在平王一事發生前,所謂的姻親關係早已逐漸疏通,所以諸侯間已不再和睦友愛。據秦朝官員李斯所言,當時甚至出現了像冤家對頭一樣的無緣攻伐,而這正是春秋混戰的局面之始。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