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孔子與陽虎外貌相似 代表有親戚關係?

歷史長河

孔子與陽虎外貌相似 代表有親戚關係?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孔子與陽虎外貌相似 代表有親戚關係?

2022年08月08日 10:00 最後更新:14:47

在歷史上,兩人長得如此相似的機會率是很低的,可以是純粹的巧合,但若果兩人都在魯國,而且是跟長相奇特的孔子相似,那是否代否兩者可能有親戚關係呢?這是《孔子大歷史》作者的觀點,而且舉出幾點理由。

孔子長相獨特 (網上圖片)

孔子長相獨特 (網上圖片)

陽虎又名陽貨,在《論語》有相關的專篇,可見他與孔子互動較多。陽虎給人最深刻印象是那句「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而且不安份守己,以家臣的身份嘗試取得魯國的控制權,跟以仁義見稱的孔子是兩個截然不同性格的代表人物,難人令以聯想到他們之間有親戚關係。不過春秋戰國時代中國還未統一,士人各出奇謀,兩個長相相近的男人採取不同處事態度與方法,也無可厚非。

子畏於匡圖 (網上圖片)

子畏於匡圖 (網上圖片)

史書上不乏孔子與陽虎外貌相似的記載,如《論語: 子罕》有「子畏於匡」,但為何在匡地被圍困呢?據《史記‧孔子世家》所載︰「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可見孔子因為長得像陽虎,而陽虎曾經對匡人行暴政,所以匡人以為孔子是陽虎,強行把孔子拘留了5天。然則孔子長相獨特,《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如果兩人不是如此相似的話,相信也不會有「子畏於匡」之難。

孔子杏壇講學圖 (網上圖片)

孔子杏壇講學圖 (網上圖片)

陽虎是姓陽嗎?還是一個別名,另有真實姓名而我們不知道呢?按陽虎屬孟孫氏的成員,本來的名字可能叫孟孫虎或孟虎。巧合的是據《孔子家語》所載孔子有一同母異父的長兄叫孟皮,而《禮記‧檀弓》上︰「膝伯文為孟虎齊衰,其叔父也;為孟皮齊衰,其叔父也。」此載有個叫膝伯文的人,把孟虎與孟皮都當做自己的叔叔,當這兩個叔叔死後,膝伯文都曾經為他們服喪穿孝。

山東曲阜孔廟之祭孔表演

山東曲阜孔廟之祭孔表演

再看看《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簡單說是陽貨(陽虎)想見孔子,但孔子不做,所以送給孔一隻熟乳豬,想讓孔子去他家道謝。孔子不想見陽虎,所以也乘他不在家時去拜謝。卻在半路上碰到了。陽虎希望孔子為國家出仕,所以用語言迫他出仕。從兩人對答所見,可見兩人關係非比尋常,但說兩人真有親戚關係,需留待日後更多的考證作實。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