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加坡「趁港病」搶人搶錢 開始食滯出問題

博客文章

新加坡「趁港病」搶人搶錢 開始食滯出問題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新加坡「趁港病」搶人搶錢 開始食滯出問題

2022年08月05日 19:49 最後更新:19:55

新加坡入境大開中門,防疫不限制,香港則繼續嚴防,出入境較多不便,以致近半年不少跨國公司將人員轉移去星洲,浪潮方興未艾。人才錢財唔怕多,該國當局趁這千載難逢機會,最近更加大力度宣傳吸引外商,實行「趁港病」搶食,香港暫時乏力還招。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近期大力宣傳外商遷移該國,囗號是「現在是最佳時機」。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近期大力宣傳外商遷移該國,囗號是「現在是最佳時機」。

一位剛到新加坡公幹的財經猛人,收到當地商界朋友傳來的網上宣傳訊息,發出者為政府機構經濟發展局,標題是「The best time to move is now」,內文列舉跨國公司遷到星洲的種種好處,說遷移該國此其時矣,雖然無指明針對香港,但擺明與港爭奪。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馬宣仁早前也講得很白,說外商被該國親商環境和可預測的政策所吸引,「人們會逃向安全港。這一次,我們也看到了這一點。」

搶人搶錢的行動其實早已展開,商界朋友說,有在港工作多年的新加坡人,最近被經發局聘請回國,主要工作就是度橋吸引更多香港人才。

過去半年大批外國公司人員轉移到新加坡,開始「吃不消」。

過去半年大批外國公司人員轉移到新加坡,開始「吃不消」。

商務人員源源不絕湧星,對新加坡當然求之不得,但財經猛人話,人流流入新加坡太勁,已開始「食滯」,社會承受力出現超負荷問題。

「當地的 Service apartment供不應求,搶到飛起,有些租金加成倍;汽車配額的炒價急升,買車成本倍增;連哥爾夫球會籍都加到80萬坡元。為了保障本地就業,政府己提高聘請外來人員的薪金水平要求。」

不過財經猛人指,即使如此,由於香港的入境檢疫仍未全部鬆綁,最多也只能放寬到「4+3」(4日酒店隔離加3日黃碼),更多商務人員將陸續遷到新加坡,這個趨勢只會越來越勁,對方「趁港病」搶人搶錢絕不會手軟。

他說扭轉這劣勢的唯一方法,是盡早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再拖落去,只會讓新加坡越超越前,以後要追回就難啦!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隔離黃碼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國大臣向「錢」看訪港吹和風 葉劉感政治氣候變 外國少談「國安」

2024年04月24日 22:11 最後更新:22:24

歌都有得唱,「變幻原是永衡」,政治都是一樣,話變就變,往往乍寒還暖,所以搞政治的人要摸清楚氣候變化。英國外相卡梅倫早前厲言猛轟23條立法,但外交部國務大臣卓雅敏今日抵港訪問,並會晤財經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卻顯得和顏悅色,又在駐港總領事官邸的宴會上,邀請行會召集人葉劉及成員湯家驊等歡聚,「紥晒馬」氣氛不再,皆因她此行主要目的,是加強英港金融中心合作,說到底,是為「錢」而來,對國安法及黎智英等火辣議題,自然輕輕帶過。

英國外交部國務大臣卓雅敏今天訪港,會晤財經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她此行吹出和風,多講商貿金融,少談火辣政治議題。圖為兩人去年在倫敦會面時攝。

英國外交部國務大臣卓雅敏今天訪港,會晤財經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她此行吹出和風,多講商貿金融,少談火辣政治議題。圖為兩人去年在倫敦會面時攝。

卓雅敏此行先訪問內地幾個城市,去過北京會晤外交部副部長鄧勵,而香港是最後一站。一說她今次是做先頭部隊,為外相卡梅倫稍後訪華做準備。政圈朋友指,卡梅倫直斥23條立法損害香港自由,破壞《中英聯合聲明》,只是為了選票「交戲」,英政府正面對經濟困局,不能不講現實,很想加強與中國及香港特區的商貿關係,而卓雅敏今次出訪,就是帶着這個目的。

其實卓雅敏並非首次會晤許正宇,去年4月許局長訪英,就與她見過面,傾談氣氛甚好,談的多是如何發展商貿金融關係,甚少觸及敏感政治議題。他當時還會晤了商業及貿易國務大臣莊敦文,以及財政部高官等,同樣只講「錢財事」。

那次訪英還有一段插曲,在英的「黃友」在許正宇離開時,走出馬路攔車抗議,卻被保安人員「挾」走,強力制止他們鬧事。

今次卓雅敏在港會晤許正宇,傾談主題亦與上一次差不多,基本上是吹暖風,但求和氣生財。在她出訪之前,英國「鷹派」組織「香港監察」向她開出一張清單,要求她會晤中國和香港特區高官時,應力促對方廢除23條立法和《香港國安法》,並且無條件釋放英國公民黎智英,同時點名制裁特首李家超。對卓雅敏而言,此行既為了開拓「財路」,對這張熱辣辣的清單,相信只會當耳邊風,姑且聽之。

葉劉向來對外國的政治風向摸得甚準,以她的觀察,外國政府、外商和外媒對23條立法的反應,與2020年推出《香港國安法》時比較,明顯溫和咗,可以說已成功「軟着陸」。她說自己每天看外媒新聞提要,包括《華爾街日報》、《彭博》等,近期報通多數講香港經濟,如樓市反彈、金融市場情況等,已唔多講「國安法」問題,囗風轉了。所以,這正是個好時機,多搞民間良性交流。

葉劉向來對外國政治風向摸得甚準,她說外國政府、外商及外媒對23條立法的反應,比《香港國安法》推出時溫和得多,轉而多談經濟,可說已成功「軟着陸」。

葉劉向來對外國政治風向摸得甚準,她說外國政府、外商及外媒對23條立法的反應,比《香港國安法》推出時溫和得多,轉而多談經濟,可說已成功「軟着陸」。

隨着政治氣候改變,香港一些政黨亦悄悄改變策略,今日就有消息說,民建聯已將一個本地聯絡委員會,改為對外的「聯絡拓展委員會」,開始加強聯絡外商,以及外國駐港領事館等,並計劃派團訪問法國,主動搞「民間外交」。

丘吉爾有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香港是吃四方飯的國際城市,如果西方政府對港少了敵意,多講利益,大家齊齊向「錢」看,當然是大大好事。然而國際仍風譎雲詭,陰晴未定,不可能頓然一天光晒,大家還須有天氣驟變的準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