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佩洛西竄訪台灣,將改變統一的方式和時間表

博客文章

佩洛西竄訪台灣,將改變統一的方式和時間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佩洛西竄訪台灣,將改變統一的方式和時間表

2022年08月08日 16:56 最後更新:17:14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美國政客佩洛西竄訪台灣,引起全世界外交場的關注,更在台灣海峽掀起外交、軍事、經濟等全方位的波濤翻湧。

這的確不是一件可以輕輕放下的重大事件,對中美關係、台灣統一等問題,必將影響深遠。

有三個觀察點不能忽略。

1、解決台灣的方式和時間表將會改變。

就在今年一月,內地召開了全國對台工作會議,政協主席汪洋發表主旨講話,仍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完善同台企台胞分享發展機遇和落實同等待遇的政策,為台灣基層民眾、青年群體參與兩岸交流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條件。

同時強調,雖然台海方向不確定不穩定性增多,但堅信祖國完全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我們這一邊,築牢反“獨”促統強大陣線;要求各地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講話溫和懇切,可以感受到中央在此時,完全無意改變一貫的政策,雖然不放棄武力統一,但堅持以全國之力,創造一切有力條件實現和平統一。

遺憾的是,美國政客佩洛西在今年四月開始謀劃竄訪台灣,為此,中央政府先後打出了外交交涉牌、軍事準備牌、社會輿論牌,目的是遊說、勸阻美政客不要一意孤行,挑起兩岸的緊張對峙,盡最大努力維持兩岸的正常關係。

很明顯,美國不欲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統一大業,佩洛西仍然竄訪台灣,中方不得不舉行最大規模、戰術戰略體系性的軍事演訓。

美國強加於我們的“海峽中線”,在這次演訓中不復存在,過去相對的忍讓被打破,未來演訓將會成為常態。

要注意這次是用“演訓”而非“演習”用詞。

從今年一月到現在,僅僅半年多的時間,整個態勢發生的了根本性轉變,這與佩洛西的竄訪有著必然的因果關係,只要一天不解決台灣問題,西方反華政客就一天不會停止類似的竄訪,干涉我國的主權、安全和核心利益。

由此推斷,一旦軍事準備充分了,兩岸民意也高漲了,就要面對一個重大問題,台灣統一的時間表不再無限期拖延,各方應做好足夠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

2、“佩洛西”現象將成為西方反華政治的標配。

正如上述所言,“佩洛西”們的竄訪不會就此完結,主要原因:

首先,追求個人化、無底線的政治操作,是美西方國家政客的慣例。

從佩洛西本人來講,其實不必過度猜想她基於何種原因訪台,在這類低級政客的眼中,無需任何政治成本,卻可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樂何不為?

他們只需要行為的結果和影響,傷害當地人民的感情,不在他們的考慮其中,這種政治道德,已經成為西方所謂民主國家的風向。

其次,如果說這是佩洛西的個人行為,又太過表面化了。

美國總統拜登以及白宮要員,對佩洛西的竄訪行為表現出無奈,但必須看到在涉及國家利益問題上,即使是美國重量級的政客,他們不會有個人意志和自由,總統與議長之間不過是“唱雙簧”,遏制中國的發展,挑動兩岸的緊張,是他們的共同目標。

無論哪個政黨執政,他們從未放棄美國這一戰略意圖。

第三,在政黨爭利的惡性循環下,導致西方政客在涉台問題上,是在比誰做得更壞。

很顯然,無論從政治人物的個人因素、國家戰略以及黨派之爭,可能導致他們對台灣問題的處理有差異,但這種差異不過是政治衰落的快慢之別。

因此,我們不要幻想美西方國家可以靠政黨輪替、又或有新的政治人物出現,可能對台態度有所改變。

如果持這樣的觀點,就無法理解釋美西方國家這些年、這些事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國家戰略。

不搞清楚這些原則,會被對方牽著走,在台灣問題上犯顛覆性錯誤。

3、西方政治勢力都需要打“中國牌”,而台灣問題是最易的切入點。

美國即將中期選舉,冷戰派和極端的反華力量當然希望中美發生衝突,這樣可以讓他們轉移國內的經濟、民生矛盾。

佩洛西的竄訪,或許有一定的個人因素,但在黨爭最大利益下,任何行為都可以合理化,甚至不惜改變國家的既定政策,把正加劇的內部矛盾外化,從而減低自身的壓力。

美國玩弄的這套把戲,包括隨後效仿而紛至遝來的歐洲政客,連一個小小的立陶宛也敢踩我“台灣”底線,可見這是他們轉移內部矛盾的最好機會,也是擴張政治資本的無本生意。

有人說,與西方反華勢力的鬥爭,中國無論做什麼都改變不了他們的反華戰略。

但我們必須看到,台灣問題對中國來說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涉及到整個民族意志和政治大局;對美國來說,充其量是該國在西太平洋霸權中的一個節點,是“佩洛西”們的政客利益,與美國人民無關。

這次軍事演訓,可以看出國家制定一系列反制措施,根本目標是反對“台獨”,實現國家統一,而不是找茬要與美國發生一場戰爭。

如果美西方反華勢力要繼續大打“台灣牌”,那就是解決台灣統一的時機來了。

當年,毛澤東主席發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號令時,許多官兵連長江、黃河在哪裡都不知道,但共產黨實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這個偉大目標。

如有人還幻想美國劃的“海峽中線”可以阻擋統一,那就等瞧吧。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立陶宛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從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看區域競合關係

2024年04月22日 14:33 最後更新:14:42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新加坡總理公署4月15日發表聲明說,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議員一致支持黃循財擔任新總理。

新總理將於5月15日20時在新加坡總統府宣誓就職。接棒總理的是51歲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

70後的黃循財,2011年才進入新加坡政壇。他並非出身政治世家,曾任李顯龍總理私人秘書。

黃循財原本知名度不高,歷任過文化部、教育部、國家發展部、財政部等不同職位,曾任新加坡抗擊新冠疫情工作組負責人,在新冠疫情期間被普遍認為抗疫有功,擊敗了當時聲量高的貿工部長陳振聲、交通部長王乙康等人,成為接班黑馬。

「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

2022年中,以黃循財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團隊啓動「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

啟動大會上,黃循財曾表示這一運動的目標是「更新社會契約,讓新加坡社會和制度惠及多數人、珍視擁有不同才能者,並給予所有人向上流動的機會。」

一年內,有20多萬名新加坡國民向政府提出意見。

2023年10月,人民行動黨公佈了長達177頁的「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中期報告——題為「建設我們共同的未來」(Building Our Shared Future),全面勾勒了新加坡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還提出了涉及教育、就業等方面的七大改變。

這一報告有助於我們瞭解黃循財團隊的施政思路。

從報告釐定的挑戰,看香港與新加坡的合作空間

報告釐定了新加坡面臨的挑戰來自內外部。

總結而言包括:第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在導致新加坡等小國的發展環境變得更加不友善。

第二,科技進步導致現有工作變得過時。

第三,不平等加劇和社會流動性放緩已經導致許多發達國家社會分裂,並將在新加坡社會產生類似的壓力。

第四,新加坡人口迅速老齡化,土地和勞動力有限。

第五,在處理上述挑戰的同時,必須實現減排目標。

從這一章節來看,新加坡似乎與香港面臨諸多類似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地緣政治、技術發展、社會結構的改變。

既然兩地面對的挑戰有相通之處,那就一定會有深化合作以克服挑戰的機會。
這些機會舉例而言,包括第一,共同構建數字化貿易平台、維護區域供應鏈安全穩定。

第二,共同制定數字經濟領域亞太標準,迎接web 3.0發展機遇。

第三,加強跨境金融監管,共同維護股票債券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繁榮穩定。

第四,合作開拓東南亞及中國內地市場,發展銀髮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

第五,探索碳交易市場互聯互通,在綠色債券、碳排放標準制定上互相配合,服務全球氣候治理。

從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看區域競合關係

在思考新加坡當前整體定位時,人民行動黨領導層使用的表述原文如下:「我國雖然比過去更加發達,但始終是小國寡民,也因此有許多脆弱之處。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他國家沒有義務伸出援手。因此,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抵擋風雨,齊心協力,共創未來。」

可見,黃循財為代表的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延續了李光耀時期的思路,即在大國的交鋒中求生存並謀求發展利益。

上年10月,黃循財在華盛頓出席智庫對話會時表示「中美競爭不是一場零和競賽——不是一方獲勝,另一方失敗。世界足夠大,容得下美國和中國,兩國可以共存、共同發展。中美關係既有競爭的因素,也有許多建設性接觸的因素。」

對中國,黃曾表態繼續期望中國為地區可持續發展和穩定發揮重要作用,歡迎並支持中方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

新方希望和中國一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維護世貿組織規則,維護公平、開放、包容的合作框架。

對美國,黃循財也曾表態「珍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存在,希望繼續發展包括防務在內的新美雙邊夥伴關係(新加坡已經從美國購買了F-35戰鬥機,這是作為美國重要防務夥伴的標誌之一)。

此外,黃循財的另一個特點是,他更願意強調新加坡作為東盟領導者的角色,希望代表東盟開展對外政治經濟活動。

他本人曾多次在採訪中強調,「從新加坡和東南亞所有國家的角度來看,美國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而中國現在也是東南亞所有國家的好朋友。我們希望與這兩個國家都成為朋友。畢竟,最好的朋友應該不止一個」。

早在2017年6月,黃循財也曾在新加坡參與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的活動,當時他正擔任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

同樣也是站在東盟立場上,提出了東盟與香港通過自貿協定建立更緊密經貿聯繫的積極意義。「東盟是香港第二大交易夥伴,新加坡非常樂於協助促進香港與東盟的關係」。

香港社會各界都要把握時機積極作為

新加坡既是香港第五大貿易夥伴,也是香港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競爭者,特別是在貿易、航運服務等領域。

香港社會各界都有必要充分了解新加坡新執政團隊的施政思路,爭取在其權力交接期積極作為,與新的班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