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女驚見近40隻衣蛾匿床板 滅蟲半年斷唔到尾:毛管都戙哂

社會事

港女驚見近40隻衣蛾匿床板 滅蟲半年斷唔到尾:毛管都戙哂
社會事

社會事

港女驚見近40隻衣蛾匿床板 滅蟲半年斷唔到尾:毛管都戙哂

2022年08月13日 20:56 最後更新:21:02

一般人的家中就算再怎麼乾淨,都會有一些「居家害蟲」。日前一名港女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家中有大量衣蛾出沒,縱使已長期開冷氣,濕度維持30至40%,但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她更指事件已困擾她半年,縱使嘗試多種方法滅蟲,仍未能斷尾,更指曾拉起床板驚見近40隻衣蛾,令她「毛管都戙哂」。

港女驚見近40隻衣蛾吊床板, 滅蟲半年斷唔到尾:毛管都戙哂。

港女驚見近40隻衣蛾吊床板, 滅蟲半年斷唔到尾:毛管都戙哂。

有女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滅蟲關注組」發帖,指家中有大量衣蛾出沒,一直苦無對策,又憶述衣蛾「初到貴境」時未有為意,但有次拉起床板,竟發現有30至40隻衣蛾吊在床板上,畫面相當駭人,「毛管都戙哂!好似睇緊《異形》嗰啲蛋咁,我就係個女主角,勁想放火燒晒佢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她指自己嘗試多種方法滅蟲,但一直不成功,所有衣物洗完後便立即烘乾,之後放入壓縮袋,「搞咗半年,冷氣24×7開住,濕度30-40,屋企有貓唔敢噴嘢,買咗10個陷阱都唔斷尾」,只好發文向網民求教。從她上載的照片所見,捕蟲貼上則布滿大大小小的衣蛾屍體,另有一隻衣蛾幼蟲在繭中蠕動,非常嘔心。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多名網民隨即留言表示,若家中有大量藏書及舊報紙,便可能會出現衣蛾,另外亦有人估計事主家中有位置積塵,導致衣蛾不斷繁殖,建議她進行一次大清潔或連開抽濕機多天「保平安」,「如果屋企好多書、舊報紙吽得耐就會有呢啲蛾」、「應該係有個位積咗塵,佢哋就可以不停繁殖」、「留意傢私近牆身罅隙」、「衣櫃靠牆的隙或衣櫃頂有冇積塵,之前我大清潔一次就冇乜。」

翻查資料,衣蛾是小型飛蛾的一種,屬鱗翅目昆蟲,於全球分佈極廣,是常見的家居害蟲之一。衣蛾喜歡潮濕陰暗環境,一般會出現在墻壁、天花、傢私底部、窗簾、衣櫃、書櫃等潮濕陰暗的角落,靠食羊毛、頭髮、紡織品、紙張等維生。雖然衣蛾沒有毒性,但幼蟲在製作筒巢時,會粘粘環境中的塵埃等物料,若本身對於塵埃、紡織物等有過敏的人士,則有機會因為直接接觸而產生衣蛾過敏。

捕蟲貼上則布滿大大小小的衣蛾屍體。網上圖片

捕蟲貼上則布滿大大小小的衣蛾屍體。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大埔林村河現「神秘圓圈群」不規則排列 原來係「外星魚」作怪?

2024年04月19日 12:30 最後更新:14:58

大埔林村河驚現「神秘圓圈群」,幾十個巨型圓形坑洞不規則排列在河底,網民解釋是「牠」搞鬼。

(FB圖片)

(FB圖片)

大埔林村河出現「神秘圓圈群」

有街坊於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發文兼上載照片,驚訝指於林村河中出現「神秘圓圈」,從照片可見,幾十個巨型圓形坑洞從河底延伸至河面,有些甚至伸出河面之上,它們大小不一,不規則的排列,至少延伸數十米長,部分圓圈內還有魚在游動。如此異象令樓主嘖嘖稱奇「林村河唔知發生咩事,好多個圈圈,水深嘅地方都見到,同埋上游好污糟,會唔會有外星人到訪此地」。

(FB圖片)

(FB圖片)

網民笑言:外星人來襲

帖文引熱議,有網民搞笑表示「我講你知其實係林村河嘅麥田圈圈」、「我果日踩單車經過,見到有幾個灰色既人仔,細細粒咁企左喺河到唔知搞乜,佢地望住我,我嚇到走左,原來真係外星人」、「係呀,外星人捉魚食」、「林村河生雞眼啊」、「超音鼠跌咗落水」、「有放過異形蛋呀」、「奇異博士泥左」。

(FB圖片)

(FB圖片)

街坊拆解真相:非洲鯽築巢

有知情的街坊則表示「年年都係咁㗎」、「吳郭魚/福壽魚(非洲鰂)魚巢」、「應該是非洲鰂築巢」、「鰂魚的巢來,在林村河下游潮退常見。而呢種鰂魚適應能力好強,所以你見到啲水污糟佢哋都係生存到,同外星人無關」。


非洲鯽魚又稱福壽魚,非香港本地物種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Facebook專頁,非洲鯽魚,俗稱福壽魚,為市場上常見的魚類品種之一。由於其適應力強,即使處於輕微至中度污染的水域中仍能生存,且其肉質鮮美,因此被廣泛飼養供人食用。雖然福壽魚非香港本地物種,但由於管理不善,有些人故意或無意間將其放入淡水或半鹹淡水中,導致其與當地原生魚爭奪食物。

(FB專頁「WWF Hong Kong」圖片)

(FB專頁「WWF Hong Kong」圖片)

被評為全球100種最具破壞性的「外星魚」之一

在其他地區,人們已經發現福壽魚是導致當地原生魚類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進一步減少了棲息地的生物多樣性。它被評為全球100種最具破壞性的「外星魚」之一。因此,世界自然基金會早在《海鮮選擇指引》中將鯽魚列為紅色警告的「避免食用」類別。

帖文來源: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Facebook專頁「WWF Hong Kong」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