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博客文章

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2022年08月15日 12:14 最後更新:12:22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電台廣播宣讀《停戰詔書》,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詔書稱「交戰已閱四載」,將戰爭歷史縮限為1941年以後的4年。只稱「深表遺憾」,卻不向受害國道歉。詔書全篇815字,只字未提「戰敗」,只稱「終戰」,不提「投降」,而稱「為保全國體停止戰鬥」……種種字眼,妄圖掩蓋歷史。 

《停戰詔書》將投降美化為「採取非常措施『收拾時局』」。

《停戰詔書》將投降美化為「採取非常措施『收拾時局』」。

為爭取免除天皇裕仁的戰爭責任及保護日本天皇制,詔書在措辭上採取了諸多手段。甚至戰後幾十年間,日本官方認可的史書只字不提8月14日致盟國的同意投降電,也盡量回避9月2日簽降書一事,卻竭力把二戰終結的功勞放到天皇頭上,試圖美化這段歷史。 

《大公報》用「日本投降矣」5個鉛字,向全國人民報告抗戰勝利的消息。

《大公報》用「日本投降矣」5個鉛字,向全國人民報告抗戰勝利的消息。

《人民日報》國際評論欄目「鐘聲」今日發表《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敦促日方深刻反省歷史。文中寫道,日本本應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然而,77年後的今天,日本卻頻頻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加緊推進自身軍事鬆綁,極力拉攏域外國家在地區搞對抗……種種錯誤做法悖逆歷史正義,損害亞太和平穩定,引起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和平力量的高度警惕。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人民日報》: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

《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全文:

正視歷史、反省罪責,是戰後日本實現自我救贖、回歸國際社會的前提條件。繼續執迷於逆時代潮流而動,日本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終勝利。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是對生命和人權的粗暴踐踏,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嚴重挑戰。日本本應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然而,77年後的今天,日本卻頻頻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加緊推進自身軍事鬆綁,極力拉攏域外國家在地區搞對抗……種種錯誤做法悖逆歷史正義,損害亞太和平穩定,引起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和平力量的高度警惕。

正視歷史、反省罪責,是戰後日本實現自我救贖、回歸國際社會的前提條件。然而,77年來,日本始終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日本右翼勢力從未停止對歷史公論、國際正義的挑戰。近年來,日本國內政治生態發生新變化,為軍國主義侵略史翻案之風愈演愈烈。日本政治人物頻頻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淡化南京大屠殺罪行,否認強徵慰安婦,並公然質疑挑戰《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東京審判,不斷在釣魚島等問題上製造事端……日本掩蓋、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嚴重挑釁。

日本右翼勢力熱衷於篡改歷史,根本目的是擺脫戰後國際秩序的束縛,再度實現軍事擴張。日本大肆炒作鄰國「威脅」,主動勾連域外大國,企圖在亞太地區製造割裂、挑起對抗。在惡意渲染地區局勢緊張的同時,日本鬆綁安保政策的步子也越邁越大。加快推動修改和平憲法議程,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強行通過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通過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不斷增加防衛經費,發展所謂「反擊能力」……日本在背離專守防衛的路上越走越遠,不斷釋放出否定戰後和平發展道路的危險信號,成為亞太地區和平穩定面臨的嚴重風險隱患。

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高調表演,進一步暴露其險惡用心。日本曾非法侵佔並在台灣實行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殺害60多萬台灣同胞,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日方本應認真反省侵略歷史,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所作承諾,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消極動向頻繁集中,一些政治勢力聲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政府不久前發佈2022年版《防衛白皮書》,罔顧事實渲染所謂大陸對台「軍事威脅」,妄稱「台灣局勢對日本安全及國際穩定十分重要」。上述行為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准則,違背日方在台灣問題上向中方作出的嚴肅承諾,損害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招致國際正義力量廣泛譴責。但在台灣問題上負債累累的日本,卻公然替美國放任佩洛西竄台、侵犯中國主權的錯誤行徑張目,對中國政府合理合法的反制行動說三道四,追隨配合美方搞「以台制華」。日本這種為虎作倀的惡劣做法,包藏搞亂台海、搞亂亞太、從中漁利的險惡用心。人們不禁要問,一個「風險偏好」不斷提高的日本,難道要重蹈覆轍,再次滑向以鄰為壑、禍亂地區的深淵?

開歷史倒車者,必將走入歧途。日本只有迷途知返,深刻反省歷史罪責、汲取歷史教訓,尊重亞洲鄰國安全關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才能在地區發展中找到自身的位置。繼續執迷於逆時代潮流而動,日本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所為何事?

2024年04月18日 11:52 最後更新:12:13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時隔5年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此如何看?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庚欣解讀了日本的意圖。

庚欣話,這次庚欣,再次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並強調了「構建穩定、建設性的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這表明日本岸田政府在內外交困之中,依然希望在與美國強化關係的同時,和中國也保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定位,強調保持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對兩國非常重要,雙方需要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當然,這也是在重申去年11月,兩國領導人對中日「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共識性再定位。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日本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

庚欣指出,日本這次談及的「戰略互惠關係」,是2008年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之時,雙方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所提出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確立,其實就類似於今天中美關係要扣好的「第一粒鈕釦」的意義,這是中日關係一次重大的進展。

其實,百年來的中日關係一直都存在誰來主導、走向何方的問題。當然這中間有美國的因素,因為日美在二戰後至今的制度安排上,是美國在直接影響甚至在重大問題上主導著日本的一些外交決策。但是,在中日互動中,中方是主導的一方,而在建交之後開啟的中日關係發展的熱潮中,中方倡導的以「友好外交、人民外交、和平外交」為主要特徵的中日關係發展,應該說一直是順暢的。

但是,近年來,由於日本面對著「百年變局」等各種各樣的壓力。首先是中日關係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中國從以前遠遠落後於日本的經濟發展,到2010年經濟總量開始超越日本,到之後的十幾年間,中國的GDP已經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而日本則明顯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和壓力。而且伴隨中日經濟和綜合實力的這種明顯的變化,同時呈現出中日關係似乎在向著負面的方向發展。在中日經貿額不斷增長的同時,中日之間的政治信任和民間感情卻似乎在不斷的下降,這種微妙、複雜的中日關係取態,對中日都是壓力很大的,對日本尤其如此。

同時,中日兩國在戰後一直就存在很多既有的矛盾,比如「東亞爭雄」的問題、「歷史認識」的問題、台灣問題、兩國的領海劃界問題等等。近年來,中日都在走向大國化的進程中,又不斷地發生摩擦和碰撞。一定程度上,這也是日方近年少提甚至不提「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原因。

那麼日本重申「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對中日關係意味著什麼?日方還有政策調整嗎?

庚欣認為,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所謂島嶼國家,就必須要成為「陸海聯動」的橋樑。但是,從戰後幾十年的實踐來看,日本和周邊各國的關係發展並不融洽。另外,日本畢竟是個經濟大國,它的經貿關係主要是靠和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互動,而不是依靠美國。現在日本和中國每年經貿額達到3600多億美元,而和美國的經貿額只有中日經貿額的一半左右。地緣關係上大家又是「搬不走的鄰居」,這些都使得日本處處進退兩難。

其實,日本無論是自身的穩定、還是經濟繁榮以及大國化進程,都處處離不開中國。這就是為什麼近兩年來,岸田似乎和拜登走得很近,爭相送「投名狀」,但實際上他也在很積極地推動日本加入RCEP,加強和中國及亞洲的這種實質性的合作關係,以穩定自身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就在最近兩天,他跑到美國去和拜登「秀恩愛」的同時,又和中韓兩國爭取要在五月份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推動中日韓的合作。這些看似矛盾的表現,正是日本今天面對兩難困境和自身國家發展「焦慮」的一個真實寫照,美國的焦慮是「霸權的焦慮」,日本的焦慮可是「生死的煩惱」,所以就更顯得進退失據、捉襟見肘。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4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講。

他認為,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尤其要冷靜、準確地把握美日各自的矛盾,特別要重視日本的動向,調動中日關係中的積極因素,注意克服消極因素,中日關係也要扣好第一粒鈕釦,重建「戰略互惠關係」就是今天中日關係的第一粒鈕釦,進而也同樣用「和為貴、穩為重、信為本」的方針來建立中日相處之道,牢牢掌握住中日關係的主導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