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前港澳辦主任廖暉之父 人稱「僑胞知音」廖承志

歷史長河

前港澳辦主任廖暉之父  人稱「僑胞知音」廖承志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前港澳辦主任廖暉之父 人稱「僑胞知音」廖承志

2023年09月01日 10:00

廖暉的大名經常出現在香港的報章之上,原來其父是人稱「僑胞知音」廖承志 (1908年9月至1983年6月)。承志之名殊不簡單,其父仍孫中山重要戰友廖仲愷,母為中國婦女運動先驅的何香凝,其胞姐亦是民主革命時期傑出的共產黨員廖夢醒,可謂革命世家。

廖承志是廣東惠陽人,對家鄉廣東滿懷深情厚誼,1925年參加廣州學生運動和沙基反帝遊行示威。抗戰期間廖承志到香港組織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並參加中共廣東省委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參加僑務領導工作,經常到廣東了解僑情,創辦華僑大學,為落實黨的僑務政策盡心盡力。

中英談判期間,香港各界名人訪京,獲廖承志(前排中)接見。

中英談判期間,香港各界名人訪京,獲廖承志(前排中)接見。

1937年9月至10月間,中共中央決定在香港建立辦事處,希望以香港為陣地,擴大對當地民眾和海外華僑的抗日宣傳,加強對國民黨民主人士、港澳著名人士、愛國華僑領袖及國際友人的統戰工作。

廖承志本人精通多國語言,海外聯系廣,社交能力強,由他負責香港方面工作有許多優越條件。在安排廖承志赴港建立辦事處時,毛澤東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小廖,統戰工作很重要,政策性很強,你在國民黨那邊有許多朋友,你要團結左派,爭取中間派,擴大統一戰線,推動抗日救國運動。」在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以下簡稱「港八辦」)建立和活動過程中,廖承志對「港八辦」的具體籌建、募集抗戰物資、抗日救亡宣傳、與僑胞建立統一戰線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舊址 (資料圖片)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舊址 (資料圖片)

廖承志重視抗日武裝的建立和發展。當日軍大舉進攻廣東的消息傳來時,廖承志提出要在東江地區進行遊擊戰,不進行抗日就是「天誅地滅」。1938年10月13日,日軍已經在大亞灣登陸後的第二天,廖承志召集中共香港市委書記吳有恒和中共香港海員工委書記曾生開會,提出由於國民黨軍隊缺乏堅決抗戰的鬥志,東江地區很快就會淪陷,要從香港抽調一批得力幹部去東江地區開展敵後遊擊戰爭,開辟抗日根據地。

在討論到應該由誰帶隊出征時,曾生和吳有恒互不相讓,廖承志從便於工作考慮決定派曾生,並從香港、澳門的750名共產黨員中,緊急選調200名黨員以「惠寶臨時工作委員會」的名義到惠陽一帶開展遊擊戰爭。後來,這支隊伍在戰鬥中不斷壯大,發展成為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

當時缺乏軍事幹部,廖承志便委派懂軍事的鄭天寶去總隊擔任參謀長。這支抗日部隊的夥食和其他費用,也均由廖承志、吳有恒他們在香港籌措。這支武裝隊伍逐步發展成為擁有1.1萬餘人的部隊。根據黨中央的指示,1943年12月,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將番號改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這支隊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與廖承志的指導、支持和幫助是分不開的。

廖承志對廣東南路地區的抗日鬥爭也十分關注,他通過與張炎的統戰關系,幫助張炎建立起抗日武裝,為我黨在粵西一帶開展抗日遊擊戰爭打下了基礎。同時,「珠江縱隊」的建立與廖承志的支持和幫助也有很大關系。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隊員於戰時所用的槍彈 (資料圖片)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隊員於戰時所用的槍彈 (資料圖片)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很快淪陷,大批愛國民主人士和知名文化人士滯留在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周恩來曾兩次致電廖承志:要不惜任何代價,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搶救這批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精英。「港八辦」開始了一場「秘密大營救」。廖承志一面迅速召集中共在香港的各方面負責人開會,研究營救計劃;另一方面,與東江遊擊隊負責人曾生取得聯系,請他們快速組織一支別動隊到九龍和港島協助完成營救任務。

廖承志之母何香凝也是一位藝術家。圖為2003年,董建華出席何香凝藝術精品展。(資料圖片)

廖承志之母何香凝也是一位藝術家。圖為2003年,董建華出席何香凝藝術精品展。(資料圖片)

「港八辦」抽調幹部骨幹分批帶領愛國人士闖過日軍哨卡和海上封鎖,通過敵偽頑區的盤查和土匪的攔截,克服重重困難,成功脫離香港險境。在營救出港的800多人中,不僅有著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如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夏衍、沙千里、胡繩、梁漱溟等300多人,還有包括被日軍關押在集中營的英軍官兵和英、印、荷、比等國僑民近百名,以及國民黨駐港代表海軍少將陳策,國民黨高級官員余漢謀、吳鐵城等人的多位家屬。大營救極大地增強了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與信心,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這是「港八辦」在香港的最後一次重大行動,任務完成後,辦事處的成員陸續撤離香港,但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就此結束自己的抗日工作,他們繼續奮戰在祖國的各個地方,為民族解放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Tags:

澳門日本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