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赤腳醫生」到「執業村醫」一場57年的父子接力守護

愛心傳承

從「赤腳醫生」到「執業村醫」一場57年的父子接力守護
愛心傳承

愛心傳承

從「赤腳醫生」到「執業村醫」一場57年的父子接力守護

2022年09月03日 10:00 最後更新:16:55

醫者仁心,三代相傳

人生就像一個循環,北京密雲河西村古北口鎮的朱家父子都在25歲入行成為村醫,背著藥箱,奔波在田間地頭,接力守護著方圓6公里鄉親們的健康。時光如梭,老父親早已離去,朱家的第三代也在耳濡目染中,走上了學醫之路。

更多相片
河西村背後的臥虎山,是朱秀林巡診時經常翻越的山之一(網上圖片)

醫者仁心,三代相傳

北京密雲河西村,朱家父子的鄉村診所(網上圖片)

1965年9月,中共中央轉批原衛生部黨組《關於把衛生重點放到農村的報告》,亦農亦醫的鄉村醫生,開始在農村地區遍地開花。作為當地為數不多的高中生,25歲的朱秀林,成為河西村大隊村醫的唯一人選。為了培養這些農村基層醫療力量,鎮里請來了北大的專家。朱秀林背著行囊,沿著河套走40里路才能趕到教學點,邊學邊醫人,經常往返村子和教學點。

朱來成手機中爸爸朱秀林的相片(網上圖片)

窩棚、廂房、庫房……朱秀林的小小診所不斷更換地點,直到1993年診所才在如今的位置紮下根。當年朱秀林正值壯年,特地挑了兩棵樹幹筆挺的柳樹種在門口。這兩棵樹,也見證了診所慢慢成為如今的模樣——60平方米的空間里,診室、治療室、藥房井井有條,鄉親們在轉身間就能完成一次就醫。

被朱秀林和朱來成翻爛的那本於1982年出版的《中國赤腳醫生教材》(網上圖片)

但從小就跟隨父親行醫,採草藥的朱來成一開始也沒有從醫, 初中畢業後,他去工地上做了瓦匠。工友們都在看武俠小說時,他卻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看醫書,翻看到紙頁綿軟起翹的那兩本,是1982年出版「赤腳醫生」們當時最先進的指導書。朱秀林讀完之後,見兒子有興趣,就送給他「打基礎」,從人體解剖開始,內科、兒科、婦科、外科都涉及。

6朱秀林在2004年開出的處方箋,紙張早已泛黃(網上圖片)

在外闖蕩幾年,朱來成從瓦匠工做到了工長,但打工掙到的錢,都買了各種醫書。1990年,對醫學有底子也有興趣的朱來成,選擇回鄉,終於也走上從醫之路。那一年他25歲,恰好就是父親當年轉做村醫的年紀。冥冥之中,父子的的人生軌跡隔著時空微妙地「並軌」。而半路出家的朱來成很快考上衛校,拿下村醫證和醫師資格證,成為一名「正經八百」的中西醫結合醫生。子承父業,這當中既有對父親的崇敬,也有對醫學的喜愛。

網上圖片

朱來成從父親身上學到的不只醫術和臨床經驗,更有從醫的精髓和道理「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作為醫生,要琢磨透怎麽用語言緩解他們精神上的緊張,再治愈肉體上的疼痛。一整套流程走下來,把事情解釋清楚,人也就不焦慮了。」、「看病是藝術,人生也是藝術,這就是醫者醫人。」

朱來成和妻兒(網上圖片)

一生醫治無數病人的父親卻在2006年不敵病魔「與世長辭」,去世的前一年,還在給人家開方子、抓藥,一輩子66年,做了40年的村醫。但父親似乎又並沒有走遠。那個他用了大半輩子的算盤,朱來成至今仍在使用。而跟朱來成年紀一般大的藥櫃,仍然在診所里佔有一席之地。

網上圖片

果不其然,從小就仰慕著父親的本領和境界的朱巖也走上從醫之路,今年已經是他學醫的第四個年頭。父子倆互相分享治療心得時也會因意見不合吵架,雖然朱來成總是繃著臉,其實心里更多的是欣慰「兒子努力的樣子,像極了當年和父親犟嘴的自己。」

父親朱秀林做醫生更像是一場機緣巧合。1963年,高中畢業的他回到了村里,成為農夫。當時缺醫少藥在農村地區十分普遍。規模大的公社或許有衛生院,規模小的公社連衛生室都沒有。本來「醫生」這個職業與朱秀林的人生毫不相干,但兩年後,卻成為他的新身份,並相伴終身。

河西村背後的臥虎山,是朱秀林巡診時經常翻越的山之一(網上圖片)

河西村背後的臥虎山,是朱秀林巡診時經常翻越的山之一(網上圖片)

1965年9月,中共中央轉批原衛生部黨組《關於把衛生重點放到農村的報告》,亦農亦醫的鄉村醫生,開始在農村地區遍地開花。作為當地為數不多的高中生,25歲的朱秀林,成為河西村大隊村醫的唯一人選。為了培養這些農村基層醫療力量,鎮里請來了北大的專家。朱秀林背著行囊,沿著河套走40里路才能趕到教學點,邊學邊醫人,經常往返村子和教學點。

在此後的整整20年里,他像無數同行那樣四處奔波治病救人,被村民們親切稱呼為「赤腳醫生」。 一個人顧著河西村3千多口人的生老病死。村里幾乎所有人家,都曾因急病在深夜敲過他家的門。

秉持著那個年代「少花錢,治大病」的原則,朱秀林又當醫生又當會計,有空就帶著十來個小學徒,背著麻袋上山采草藥,也建起了自己的「土藥房」方便村民就醫。

北京密雲河西村,朱家父子的鄉村診所(網上圖片)

北京密雲河西村,朱家父子的鄉村診所(網上圖片)

窩棚、廂房、庫房……朱秀林的小小診所不斷更換地點,直到1993年診所才在如今的位置紮下根。當年朱秀林正值壯年,特地挑了兩棵樹幹筆挺的柳樹種在門口。這兩棵樹,也見證了診所慢慢成為如今的模樣——60平方米的空間里,診室、治療室、藥房井井有條,鄉親們在轉身間就能完成一次就醫。

在兒子朱來成看來,父親什麽病都能看,接生婆接不下來孩子,趕緊把他叫過去;面癱的老人小孩,紮上幾針,臉就正常了;有人誤喝了農藥,他也藝高人膽大,拿起水管就洗胃。

朱來成手機中爸爸朱秀林的相片(網上圖片)

朱來成手機中爸爸朱秀林的相片(網上圖片)

但從小就跟隨父親行醫,採草藥的朱來成一開始也沒有從醫, 初中畢業後,他去工地上做了瓦匠。工友們都在看武俠小說時,他卻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看醫書,翻看到紙頁綿軟起翹的那兩本,是1982年出版「赤腳醫生」們當時最先進的指導書。朱秀林讀完之後,見兒子有興趣,就送給他「打基礎」,從人體解剖開始,內科、兒科、婦科、外科都涉及。

被朱秀林和朱來成翻爛的那本於1982年出版的《中國赤腳醫生教材》(網上圖片)

被朱秀林和朱來成翻爛的那本於1982年出版的《中國赤腳醫生教材》(網上圖片)

在外闖蕩幾年,朱來成從瓦匠工做到了工長,但打工掙到的錢,都買了各種醫書。1990年,對醫學有底子也有興趣的朱來成,選擇回鄉,終於也走上從醫之路。那一年他25歲,恰好就是父親當年轉做村醫的年紀。冥冥之中,父子的的人生軌跡隔著時空微妙地「並軌」。而半路出家的朱來成很快考上衛校,拿下村醫證和醫師資格證,成為一名「正經八百」的中西醫結合醫生。子承父業,這當中既有對父親的崇敬,也有對醫學的喜愛。

不過證書只是一張薄紙,長年累月的經驗才是醫生最寶貴的財富。 在初出茅廬的朱來成看來,父親就像古書里的醫者一樣,溫文爾雅,輕聲細語,令人心靜。

6朱秀林在2004年開出的處方箋,紙張早已泛黃(網上圖片)

6朱秀林在2004年開出的處方箋,紙張早已泛黃(網上圖片)

朱來成從父親身上學到的不只醫術和臨床經驗,更有從醫的精髓和道理「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作為醫生,要琢磨透怎麽用語言緩解他們精神上的緊張,再治愈肉體上的疼痛。一整套流程走下來,把事情解釋清楚,人也就不焦慮了。」、「看病是藝術,人生也是藝術,這就是醫者醫人。」

父子倆配合看病多年,默契浸潤著每一次出診。漸漸地,一個老去,一個接棒,不知不覺間,完成了這個鄉村診所的「主場交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一生醫治無數病人的父親卻在2006年不敵病魔「與世長辭」,去世的前一年,還在給人家開方子、抓藥,一輩子66年,做了40年的村醫。但父親似乎又並沒有走遠。那個他用了大半輩子的算盤,朱來成至今仍在使用。而跟朱來成年紀一般大的藥櫃,仍然在診所里佔有一席之地。

時間進入了另一個循環,朱來成和父親當年一樣出門問診從不分清早半夜。面對貧苦的鄉親前來看病,他也延續著父親不收診費或是少算藥錢的習慣, 這也是他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每個大夫都要磨出愛人的耐性。」

而朱家人對醫學的痴迷也許是「祖傳」如今在朱來成兒子朱巖身上亦顯現。還在上小學時,朱巖就常坐在診所看爸爸給一些受了外傷的工人清創消毒,不少村民見狀都笑言「這麽小的娃娃不怕傷口和血,你以後怕是要接你爸爸的班。」

朱來成和妻兒(網上圖片)

朱來成和妻兒(網上圖片)

果不其然,從小就仰慕著父親的本領和境界的朱巖也走上從醫之路,今年已經是他學醫的第四個年頭。父子倆互相分享治療心得時也會因意見不合吵架,雖然朱來成總是繃著臉,其實心里更多的是欣慰「兒子努力的樣子,像極了當年和父親犟嘴的自己。」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7旬翁雨天跌倒 路過保安跪地當「人肉座椅」及時相救

2024年03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1:51

內地7旬長者下雨天突發不適摔倒,熱心保安見到後俯身當座椅,讓對方坐到自己的背上,及時相救。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AB視頻》報導,浙江溫州76歲宋伯伯獨自外出買菜,結果在回家途中因身體突發不適而兩次癱倒在地。據悉,宋伯伯首次倒地時還勉強能站起來,然而第2次跌倒時他已經完全無力站起,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來。幸運的是,當時正騎著電單車趕著上班的保安吳群利目睹此情形後立刻停車上前幫忙。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由於當日雨勢大造成地面濕滑,加上天氣寒冷,吳群利擔憂宋老伯倒下後可能會導致呼吸不暢,遂俯身趴在地上,自願當起宋老伯的臨時「座椅」,讓周圍民眾將宋老伯扶坐在他的背上,以避免老人直接接觸冰冷的地面。期間,吳群利還從口袋中掏出手機,撥打報警電話尋求進一步的援助。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隨後,宋老伯後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目前宋老伯已無生命危險,情況有所好轉。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