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忽必烈多次招撫 文天祥「甘之如飴」從不投降

史空穿梭

忽必烈多次招撫 文天祥「甘之如飴」從不投降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忽必烈多次招撫 文天祥「甘之如飴」從不投降

2022年09月07日 20:00 最後更新:14:34

「甘之如飴」這個成語是出自宋代真德秀所寫的《送周天驥序》,當中有言:「非義之富貴;遠之如垢污;不幸而賤貧;甘之如飴蜜。」

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兩百多年後,北宋因徽宗、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擄去一事,正式退出歷史舞台。北宋滅亡後,徽宗之子趙構南下稱帝,為後來南宋偏安定下了基調。不過無論是在北宋,還是南宋,有一件事都是沒有改變的:以歲幣作為外交手段,從而確保邊境和諧。只可惜江南偏安一隅的平靜並沒有維持很久,不消數年元軍南渡。因為朝廷當時被佞臣所把持,君主又整天花魔酒病的不理政事,所以元軍的攻勢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南宋都城臨安一下子就淪陷,僅有些殘餘勢力,比如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繼續擁立端宗趙昰,並合力抵抗元朝。

建國之初,宋太祖因陳橋兵變一事而意識到武人執政的危險性,因此透過「杯酒釋兵權」來把兵權收歸於中央。(網上圖片)

建國之初,宋太祖因陳橋兵變一事而意識到武人執政的危險性,因此透過「杯酒釋兵權」來把兵權收歸於中央。(網上圖片)

在這南宋兵荒馬亂之時,文天祥因為與當時朝臣張世傑與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自請離開南宋行都,到南劍州指揮抗元。抗元之初,均有捷報;但好景不長,元軍主力進攻了文天祥所建的興國大營,而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只好率軍北撤。可是,戰士十死九傷,連自己的妻兒也被元軍擄走了。

只是元軍咄咄逼人,文天祥終在五坡嶺率領軍士造飯時遭到元將張弘範的攻擊而被俘。在元軍的土牢中,漢奸張弘範多次勸他投降,他都堅決拒絕,甚至寫下了不朽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示忠誠。在這破落、殘舊且陰暗的地牢中,文天祥目睹過太多齷齪之事,卻堅守初心。三年間,沒有一刻萌生過投降的想法。在獄中,他心中滿藏着對宋朝的忠誠,動筆寫下了留名青史的《正氣歌》:「鼎钁甘如飴,求之不可得。」意思就是說,哪怕自己遭受了無數苦楚,甚至多年處在敵方陣營,但比起投降,他更樂意承擔這樣的艱苦。

元軍,馬背上奪天下(網上圖片)

元軍,馬背上奪天下(網上圖片)

然而,元朝開國君主忽必烈雖愛惜文天祥的才華,但也忍不了他多次拒絕,於是便狠下殺令。在押赴刑場的途中,文天祥在一番考慮後,還是在行刑時往兩宋首都(開封和臨安)的方向曲膝跪拜。

矢志不渝的文少保 (編按︰官拜少保,故稱文少保)(網上圖片)

矢志不渝的文少保 (編按︰官拜少保,故稱文少保)(網上圖片)

後人敬重文天祥的愛國精神,佩服他的從容就義,於是便從他的《正氣歌》中提煉取「甘之如飴」這個成語,用來比喻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願承受艱難、痛苦。

往下看更多文章

樂官夔「一夔已足」 差點被誤會成一足怪獸

2024年03月29日 20:00 最後更新:10:40

「一夔已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戰國呂不韋所寫的《呂氏春秋》,在《察傳》中有提及:「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日夔一足,非一足也。』」

傳說在黃帝時代,東海山上出現了一隻全身泛青色的怪獸。雖牠形狀似牛,卻頭上無角。哪怕只有一條腿,仍健步如飛。聽說在遠處看過牠的人都不敢直視牠,只因牠眼睛迸發的光芒堪比日月星辰,鼻子一搧一搧的,時不時發出比打雷還響的吼聲,實在滲人得很。這樣的生物人們都認為是不祥之物,故稱之為「夔」。

夔。(網上圖片)

夔。(網上圖片)

幸好,這隻怪獸最終被一名勇士給收復了,當勇士把牠獻到黃帝眼前時,黃帝眼都不眨的就派人殺掉這頭猛獸。為了彰顯斬殺這頭異獸的榮光,黃帝把怪獸的皮給剝了下來,並用它制成了一面大鼓。這面鼓可神奇了,只要輕輕一敲,聲音就可以傳到五百里以外的地方。

到了堯時,夔獸的故事已經被眾人所遺忘。不過恰巧的是,此時民間出現了一位很有名氣的樂師,而他的名字也叫作「夔」。這名名叫「夔」的樂師可不是怪獸,相反是一個音樂天才。他精通音律,擅長擊罄。據說只要樂師夔一擊罄,就連遠在森林的野獸們都會趕到他的身邊,隨著音樂節奏而跳舞。

罄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頭制成的打擊樂器。(網上圖片)

罄是一種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頭制成的打擊樂器。(網上圖片)

由於舜十分認同音樂能教化萬民、體現天地精神的作用,所以他繼位後就著手選拔樂官。他派重黎到民間去尋找合適的人來擔當如此重任,而重黎推薦的人正是夔。夔成為樂官後也不負眾望,他到處正音協律、傳播音樂,可謂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後來重黎擔心夔工作過為繁重,便建議舜再找幾位樂師協助夔的任務。可是舜聽後只顧搖頭拒絕道:「音樂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樣的人才,一個就足夠了!」果然不出舜所料,夔盡職盡責,成功透過音樂把中原的文化傳播到了四方各地。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儘管夔功績累累,但後人對他的認識仍不多,甚至不少人把他跟黃帝時代的夔獸混為一談。因為舜曾經說過「夔者一而足」,所以很多人就訛傳這位樂官只有一條腿,嚇得魯哀公得知後連忙向孔子請教。「我聽說樂官夔只有一條腿,是這樣的嗎?」孔子聽後不由得笑了笑,擺擺手道:「不是這樣的。一條腿的是黃帝時期所捕捉到的怪夔,但我們樂官夔可是人啊!怎麼會只有一條腿呢?」見孔子堅決地否定,魯哀公便追問道:「那『夔者一而足』這句話到底是甚麼意思呀?」孔子不徐不疾地解釋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精通音律的夔有一個就夠了,並不是說他只長了一條腿。」後來人們避免誤會,都把「夔一足」的說法改成「夔已足」。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一夔已足」這個成語,形容只要是專門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