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興「BB主導離乳法」進食固體食物要擇時 家長切勿操之過急

生活事

新興「BB主導離乳法」進食固體食物要擇時 家長切勿操之過急
生活事

生活事

新興「BB主導離乳法」進食固體食物要擇時 家長切勿操之過急

2022年09月22日 07:00

嬰兒從母乳餵哺到戒奶的過程,是一個里程碑。

現代父母對孩子何時戒奶、何時吃固體食物,都會費煞思量,更有部分家長急不及待讓嬰兒在六個月大之前就開始進食固體食物,想子女盡快適應成人的食物,但操之過急,往往得不償失。近期,育兒圈中便有「嬰兒自行離乳」的新主張被提倡,這又是否可行?兒科醫生有以下見解。

更多相片
新興BB離乳法,幾時加入固體飲食最合適,揀錯時間,嗆喉可致窒息。

嬰兒從母乳餵哺到戒奶的過程,是一個里程碑。

Getty示意圖

兒科醫生張傑表示,「一般建議在六個月大開始,讓孩子進食固體食物。原因是這個時間大部分孩子的『舌頭反射』動作減少,即比較容易接受固體食物進入口腔。否則,這種反射動作會讓孩子的舌頭,將固體食物推出口腔。這個具保護性的反射動作會在四至六個月大的時間慢慢消失。另一方面,孩子至六個月大時,頸部和背部的肌肉較為有力量,能保持坐的姿勢比較長,方便進食固體食物。」

新興BB離乳法,幾時加入固體飲食最合適,揀錯時間,嗆喉可致窒息。

錯用後果可大可小

設計圖片

每次引進一種食物

設計圖片

實施時謹記守則

近期,香港育兒圈興起「寶寶主導式離乳法」(BLW,Baby Led Weaning),與傳統餵食(TW,Traditional Weaning)掀起連番熱議。BLW是由英國幼兒專家Gill Rapley提出,她主張由孩子自己去嘗試,按照自身的步調,選擇自己想吃的食物,而TW即循序漸進的匙餵方式進行加固飲食。兩種餵食方法各有捧場客,但有一點家長應謹記,絕對不應操之過急。

新興BB離乳法,幾時加入固體飲食最合適,揀錯時間,嗆喉可致窒息。

新興BB離乳法,幾時加入固體飲食最合適,揀錯時間,嗆喉可致窒息。

兒科醫生張傑表示,「一般建議在六個月大開始,讓孩子進食固體食物。原因是這個時間大部分孩子的『舌頭反射』動作減少,即比較容易接受固體食物進入口腔。否則,這種反射動作會讓孩子的舌頭,將固體食物推出口腔。這個具保護性的反射動作會在四至六個月大的時間慢慢消失。另一方面,孩子至六個月大時,頸部和背部的肌肉較為有力量,能保持坐的姿勢比較長,方便進食固體食物。」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錯用後果可大可小

有些家長提早到四個月便讓嬰兒試吃固體食物,後果可大可小,張醫生指出,「過早嘗試讓孩子食固體食物,當中會產生幾個問題:第一是孩子比較易嗆到,尤其他們未能用坐的姿勢。第二是失敗率非常高,這樣會令照顧者感覺失望。第三是孩子腸道消化力未夠成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有些家長十分急進,也有些過分慢條斯理,同樣可影響嬰兒成長,「有些家長讓嬰兒一直吃母乳到一歲,甚至更大,過遲才餵食加固食物的話,會令到孩子更加難學習固體食物的進食。所以,我建議還是在六個月大開始嘗試訓練,但不要預期一開始便會很容易成功。幼兒開始進食固體食物,初時可能會表現得較為抗拒。家長應有耐性並多作嘗試,可以再遲一至兩星期後讓他們嘗試。」張醫生稱。

新興BB離乳法,幾時加入固體飲食最合適,揀錯時間,嗆喉可致窒息。

新興BB離乳法,幾時加入固體飲食最合適,揀錯時間,嗆喉可致窒息。

每次引進一種食物

基本上幼兒約一歲多,已能穩固地用牙齒咬碎食物,成功加固。張醫生說:「其實,任何食物都可給孩子食用,但以每次引進一種食物為主。目的是讓父母先觀察孩子對該種食物的反應,食物以容易消化及比較少纖維的食材為主。幼兒滿六個月後,他們便需要更多鐵質,不能單靠母乳滿足需要,因此家長應在幼兒六個月大開始提供含豐富鐵質的食物,例如蛋黃、豆腐、肉類、魚肉等。家長要謹記把食物切成細塊,讓孩子易於進食。」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實施時謹記守則

給孩子吃流質/固體食物時,須注意以下事項:

‧讓孩子坐在自己的專用椅子上進食。

‧要讓孩子坐着進食,而非躺着。

‧要量力而為,不可一次過給太多分量。

‧要預期大便會隨着固體食物的增加而有所改變,但並非便秘或其他不正常狀況。

‧要預計飲奶的分量會隨之減少。

‧開始加強清潔口腔的習慣。

‧可開始給予飲用清水 的習慣。

‧不要和其他嬰兒作比較。

‧不要因孩子少許的拒絕而放棄。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大小番茄營養成分大不同!醫生分享「最佳食法」

2024年04月23日 07:00

醫生揭秘大小番茄「最佳食法」,發揮最大營養價值!

示意圖

示意圖

台醫生指出大小番茄營養成分不同並制定「最佳食用公式」

番茄因其酸甜口感深受大人小朋友的喜愛,不論生食還是熟食,其營養價值都不容小覷。台灣知名醫美診所主治醫生吳易儒近日分享了番茄的營養分析,指出大番茄和小番茄在營養成分上有顯著差異,並提供了「最佳食用公式」。

大番茄含抗氧物質建議烹煮進食更易被人體吸收

吳易儒指出,大番茄的熱量和含糖量相對較低,主要富含脂溶性的茄紅素,這種抗氧化物質不僅有助於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損害,在「烹煮」後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示意圖

示意圖

小番茄富含大量維生素A和C生食更能保留營養成分

相反地,小番茄則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其中維生素A含量是大番茄的7倍,而維生素C則多出3倍,這些維生素對於減緩皮膚老化、抑制油脂分泌及改善膚色非常有幫助,「生食」時這些營養成分能被更好地保留。

示意圖

示意圖

根據不同營養需求應選擇不同類型的番茄

由於人們對於熱量控制和營養補充有不同需求,因此在進食大小番茄時也有所區別。吳易儒建議,需要控制熱量的人選擇大番茄,而希望多補充維生素A和C的人可選擇進食小番茄。

營養師指出大番茄抗氧化及輔助減重的效果優勝於小番茄

此外,台灣營養師趙函穎也曾對番茄的飲食建議作出分析,她指出,大番茄抗氧化及輔助減重的效果優勝於小番茄,一顆番茄約含1千克纖維,生吃能攝取豐富維生素A、C,每千克番茄即含有21毫克維生素C。加入橄欖油拌炒熟食可以增強茄紅素的吸收,這種β-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及美白的效果,對男性攝護腺也十分有益。

示意圖

示意圖

營養師提醒餐與餐之間或飯前進食番茄可幫助減重

趙函穎更提醒,番茄最好在「餐與餐之間」或「飯前」食用,可以增加飽腹感並最大化消化酵素的作用,從而幫助減重。她指出,一週可食用番茄3至5次,將之製作成沙拉或煮成番茄湯、炒蛋等熟食,更有助於茄紅素的釋放,提升抗氧化能力,特別適合易胖體質的人。不過她也提醒,由於番茄含鉀量高,腎臟疾病患者應限制其攝取量。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