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學生精神健康問題備受關注,有調查發現,三成六受訪中學生有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徵狀,有焦慮徵狀者亦逾一半。除了疫情、學業等帶來心理壓力外,調查亦發現受訪學生與家人關係,影響他們整體精神健康,而家長因自身問題責怪子女,對他們構成最大負面影響。有兒子與自己先後患上焦慮症的家長坦言,以往錯用權威管教方法,令親子關係雪上加霜,寄語家長要多聆聽子女的心聲。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務」,在去年十月至今年六月期間,成功訪問近一千二百名學生,發現有逾三成六人抑鬱徵狀達中度至非常嚴重,包括對未來不感盼望、無愉快及舒暢的感覺等;焦慮徵狀方面,五成一人達到中度至非常嚴重,較普遍是憂慮自己恐慌或出醜的場合,其次是口乾、手震等身體警號。  僅17%與父母關係理想  調查發現,他們在生活方面多感不滿意,分別逾四成及近三成人不滿疫情及學業,其次是文憑試、升學、移民狀況等,但與學生抑鬱、焦慮及壓力徵狀最為相關是「與家人相處」一項,僅一成七人自評與父母關係理想,反之各有近七成半及六成七人,分別認為與父親及母親關係欠佳,機構指親子關係欠佳的受訪學生,整體精神健康顯著較差,抑鬱徵狀亦較嚴重。  家長M(化名)以往自以為親子關係良好,但兒子不適應英國升中生活返港,始發現他因憂慮症而無法返學,心急如焚下只好用威權管教,「我幫不到還要逼他,甚至早上拉他下牀返學,在兒子心中我變成虎爸,兩父子無話可說。」多次轉校與求醫不果,兩人關係瀕臨崩潰,M發現自己也患上焦慮症,心想「躺平」提早退休,豈料卻為一家人帶來靜思的機會,通過社工跟進,逐漸改善親子關係,而兒子也重新投入學業。  M坦言以往誤以為吃喝玩樂,一家人便會快樂,卻只是流於表面,未了解兒子所思所想,以過來人身分提醒家長要用對方法,「親子關係更需要『同行』,平時多聽他的感受,到子女遇問題就搵你做水泡,否則他們找不到倚靠就會好辛苦。」  倡加強調控情緒能力  愛群精神健康綜合服務總監盤鳳愛建議,家長與子女發生衝突時應停止叫罵等激烈行為,亦不應急於表達負面情緒,平時多聆聽子女心聲,「即使是建議與提醒,溝通不良傳遞不到正面資訊,甚至令子女覺得家長只是發泄,不感尊重,誤會由此產生。」她建議家長多發掘與子女的共同興趣與活動,並重視他們感受。  學生方面,註冊社工馮澤棠建議,學生加強調控情緒能力,多自我支持,主動與父母、師長及朋輩傾訴心事,切忌「收收埋埋」隱藏情緒,同時「改變情感」,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有效的渠道抒發,避免過度沉溺於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