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明亡之際 朱舜水到日本借兵結局出人意表

歷史長河

明亡之際 朱舜水到日本借兵結局出人意表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明亡之際 朱舜水到日本借兵結局出人意表

2022年09月30日 10:00

明亡之際,漢人奮起反抗,除了南明抗清外,曾有到外地借兵抗清的想法,其中一人是朱舜水。朱舜水出身不是軍人而是一名學者,曾經兩次到日本要求借兵反攻滿清,最終選擇在日本弘揚中國文化,成就在教育及兩國文化交流方面。

朱舜水畫像 (網上圖片)

朱舜水畫像 (網上圖片)

朱舜水(1600年12月26日-1682年5月23日)原名朱之瑜,因號舜水所以人稱朱舜水。崇禎十七年(1644年),朱舜水四十五歲時,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自始開始南明抗清的新局面。其時福王朱由崧即位於南京,改元弘光。朱舜水剛開始的時候並未積極投身反清事業,曾於一年內三次拒絕徵召,最終被迫逃到舟山,以行商作為掩護。

更多相片
朱舜水畫像 (網上圖片)

明亡之際,漢人奮起反抗,除了南明抗清外,曾有到外地借兵抗清的想法,其中一人是朱舜水。朱舜水出身不是軍人而是一名學者,曾經兩次到日本要求借兵反攻滿清,最終選擇在日本弘揚中國文化,成就在教育及兩國文化交流方面。

明軍作戰圖 (網上圖片)

朱舜水(1600年12月26日-1682年5月23日)原名朱之瑜,因號舜水所以人稱朱舜水。崇禎十七年(1644年),朱舜水四十五歲時,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自始開始南明抗清的新局面。其時福王朱由崧即位於南京,改元弘光。朱舜水剛開始的時候並未積極投身反清事業,曾於一年內三次拒絕徵召,最終被迫逃到舟山,以行商作為掩護。

中日兩國交流頻繁。圖為唐代絹本《攜虎行腳僧》畫。(資料圖片)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弘光帝敗亡,明室分成紹宗隆武帝(唐王朱聿鍵)政權和魯王監國(朱以海)兩個政權。不久,清兵攻取福建,殺了隆武帝。此時,魯王率領部下進佔南澳島,然後攻取了舟山羣島。自始以後,朱舜水終於開始想為朝廷效力抗清,並隨即首次赴日本籌餉,想借兵日本協助舟山守將、兵部左侍郎王栩,以恢復中原。由於日本實行海禁,不許外人停留,無功之下只得返回舟山。

明代工藝發達,成為列國爭相學習的對象,圖為《大明萬曆年製》青花梵文蓮花式盤。(資料圖片)

永曆八年(1654年),魯王降詔徵召五十五歲的朱舜水,在書中責備他「託諭占城,去而不返,背君苟免,史氏譏之。」希望他儘快回國效力。朱舜水手捧詔書,唏噓慷慨,想立即轉赴思明(今廈門)返回舟山,但苦無交通工具,困於安南。他只得先回復魯王一封信,陳述他歷年海外經營、籌資覓餉的苦心。 急於早日回國盡忠報效的朱舜水,終於在永曆十一年(1657年)正月,在日本乘船回國。但不料在二月遭到安南供役之難,在安南地被羈一段時間。永曆十四年(1660年),在鄭成功、張煌言邀請下,朱舜水返國抗清,並於十月十九日返歸廈門。永曆十五年(1661年)夏,鄭成功和張煌言會師北伐,收復瓜州,攻克鎮江,朱舜水都親臨戰線。北伐軍一度進展順利,收復四府二州二十四縣,兵鋒直達南京城郊,威震動東南地區。惜因為鄭成功未能再下一城,選擇屯兵南京城下,貽誤戰機,且律兵不嚴。至七月,北伐軍在南京城外被擊敗。鄭成功轉而退往福建沿海,其後退守台灣,張煌言則數年後被捕遇害。

在東京大學農學院正門立的「朱舜水先生終焉之地」之碑 (網上圖片)

鑑於明室大勢已去,又不想降清,在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朱舜水決定毅然辭別國土,棄離故鄉,從此流亡日本,從事教育事業,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

明軍作戰圖 (網上圖片)

明軍作戰圖 (網上圖片)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弘光帝敗亡,明室分成紹宗隆武帝(唐王朱聿鍵)政權和魯王監國(朱以海)兩個政權。不久,清兵攻取福建,殺了隆武帝。此時,魯王率領部下進佔南澳島,然後攻取了舟山羣島。自始以後,朱舜水終於開始想為朝廷效力抗清,並隨即首次赴日本籌餉,想借兵日本協助舟山守將、兵部左侍郎王栩,以恢復中原。由於日本實行海禁,不許外人停留,無功之下只得返回舟山。

永曆四年(1650年),朱舜水再次經東海去日本,不料被清兵發現,最終在劉文高等人的協助回到舟山。次年,朱舜水再到日本,並經日本取道到安南。當他正要起程返回舟山時,舟山和四明山寨已被清兵攻陷。魯王走避廈門,朱之瑜的最好師友王翊、朱永佑、吳鍾巒等人先後為國捐軀。

中日兩國交流頻繁。圖為唐代絹本《攜虎行腳僧》畫。(資料圖片)

中日兩國交流頻繁。圖為唐代絹本《攜虎行腳僧》畫。(資料圖片)


永曆八年(1654年),魯王降詔徵召五十五歲的朱舜水,在書中責備他「託諭占城,去而不返,背君苟免,史氏譏之。」希望他儘快回國效力。朱舜水手捧詔書,唏噓慷慨,想立即轉赴思明(今廈門)返回舟山,但苦無交通工具,困於安南。他只得先回復魯王一封信,陳述他歷年海外經營、籌資覓餉的苦心。 急於早日回國盡忠報效的朱舜水,終於在永曆十一年(1657年)正月,在日本乘船回國。但不料在二月遭到安南供役之難,在安南地被羈一段時間。永曆十四年(1660年),在鄭成功、張煌言邀請下,朱舜水返國抗清,並於十月十九日返歸廈門。永曆十五年(1661年)夏,鄭成功和張煌言會師北伐,收復瓜州,攻克鎮江,朱舜水都親臨戰線。北伐軍一度進展順利,收復四府二州二十四縣,兵鋒直達南京城郊,威震動東南地區。惜因為鄭成功未能再下一城,選擇屯兵南京城下,貽誤戰機,且律兵不嚴。至七月,北伐軍在南京城外被擊敗。鄭成功轉而退往福建沿海,其後退守台灣,張煌言則數年後被捕遇害。

明代工藝發達,成為列國爭相學習的對象,圖為《大明萬曆年製》青花梵文蓮花式盤。(資料圖片)

明代工藝發達,成為列國爭相學習的對象,圖為《大明萬曆年製》青花梵文蓮花式盤。(資料圖片)


鑑於明室大勢已去,又不想降清,在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朱舜水決定毅然辭別國土,棄離故鄉,從此流亡日本,從事教育事業,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


永曆三十五年(公元1681年),朱舜水因為水土不服而致病。明年(永曆三十六年,公元1682年)四月,在日本大阪逝世,享年83歲。安葬在歷代水户藩主的墓地瑞龍山(茨城縣常陸太田市)。為了紀念他不忘故國,墳墓特建為明朝式樣,碑文題「明徵君子朱子墓」,私諡「文恭先生」。德川光國率諸朝士臨其葬。朱舜水死前遺言:「予不得再履漢土,一睹恢復事業。予死矣,奔赴海外數十年,未求得一師與滿虜戰,亦無顏報明社稷。自今以往,區區對皇漢之心,絕於瞑目。見予葬地者,呼曰『故明人朱之瑜墓』,則幸甚。」

在東京大學農學院正門立的「朱舜水先生終焉之地」之碑 (網上圖片)

在東京大學農學院正門立的「朱舜水先生終焉之地」之碑 (網上圖片)

朱舜水晚年致力於光復大明,為此他在日期間生活十分節儉,死時居然儲蓄了三千餘金,希望可用於反清復明。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