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時亨指英財金亂籠應引為鑑 唔諗市場影響會出大錯

博客文章

馬時亨指英財金亂籠應引為鑑 唔諗市場影響會出大錯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馬時亨指英財金亂籠應引為鑑 唔諗市場影響會出大錯

2022年10月04日 13:40 最後更新:13:46

英國新政府出閘脫腳,搞到人仰馬翻,財相關浩霆推出刺激經濟政策,但藥石亂投,以致鎊匯急跌,債股市插水,被逼大力扭軚,撤消減富人稅,但市埸動盪未止。曾任特區財金高官的馬時亨說,英政府「大甩轆」對香港好有啟發,可知財金決策要十分小心,事前要透徹分析對市場的影響,如出錯會好大件事。

英國新任財相關浩霆推出刺激經濟政策,市場隨即大亂,他出招僅10日便急急調整,嚴重甩轆。

英國新任財相關浩霆推出刺激經濟政策,市場隨即大亂,他出招僅10日便急急調整,嚴重甩轆。

馬時亨作為過來人,深知政府在財金範疇出招殊不簡單,因為行錯一步,成個市場會即時波動,對經濟衝擊好大,所以做財金決策有條金科玉律:If it isn't broken, don't fix it!(如果市場無破損,不要去整它)。政府作決定前,必須諗清楚對市場有多大影響,避免造成動盪,令全國遭殃!

前財金官員馬時亨說政府決策前,要諗清楚對市場影響,因行錯一步好大件事!

前財金官員馬時亨說政府決策前,要諗清楚對市場影響,因行錯一步好大件事!

他說英財相出招前似乎未有深入分析市場反應,事前有沒有同英倫銀行行長傾過,也不得而知,但此舉與英倫銀行正開始「縮表」遏通脹的行動,竟完全背道而馳,結果迫使英倫銀行亦要急轉彎。

由於財金政策影響立竿見影,馬時亨認為決策官員要有 market sense,因為決定前不可能詢問市場人士意見,以免走漏消息,而須靠官員自己的判斷,如欠缺經驗就容易出錯。

回想回歸前後的財金官員任命,不少都在金融界有實戰經驗,例如港英時期的財爺彭勵治,就是由太古集團大班轉任,而董生時代曾委任花旗銀行高層梁錦松做財政司司長,而商經局局長馬時亨也在銀行和証券行工作過。現任財經事務局局長許正宇,則在銀行和港交所任職多年。

據他的經驗,財金政策話事人的確不能隨便出招,一些國家如泰國,多年前便曾因禁外國資金入市炒賣,搞到個市冧晒,幾日後立即轉軚。今次英國情況亦相似,這位財政大臣闖了大禍,估計遲早職位不保,好快會換馬。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泰國

往下看更多文章

移民熱潮降溫 學生流失大減 高才通子女入學也起「補窿」作用

2024年04月22日 20:17 最後更新:21:30

近年香港掀起移民熱潮,不少人在「羊群效應」下,拖男帶女移居英國等地,即時影響是中小及幼稚園學生大量流失,有些班級少了成三分一人,都幾得人驚。幸好情況已開始逆轉,據教育局最新數據,本學年(23至24)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流失人數,比上學年大幅減少86%,教育界人士拆解箇中3大原因,其中之一最令我高興,就是移民潮放緩,已由頂峯回落。此外,「高才通」獲批人士的子女紛紛入學,也填補了學額的「窿」,到下學年,情況勢將進一步改善。

香港中小幼學校學生流失量,比上學年大減86%,顯示高峰期已過,「失血」危機得以紓緩,教育界人士指出原因之一,是移民熱潮已降溫。

香港中小幼學校學生流失量,比上學年大減86%,顯示高峰期已過,「失血」危機得以紓緩,教育界人士指出原因之一,是移民熱潮已降溫。

移民潮令中小幼學生大量流失,於2022學年見頂,當年比上一學年減少了33000人,如繼續以這幅度跌下去,對全港學校的衝擊,將難以承受,故政府和校方都大感煩惱。

幸好更壞情況沒有出現,2023至24學年,學生流失問題大幅改善,部分班級更止跌回升,令人驚喜。《星島》記者分析教育局的學生人數數據,本學年中小幼學生只比上學年減少4612人,下跌幅度較上學年勁減86%,其中幼稚園低班、小一及中一,學生人數不跌反升。

教育界人士拆解這可喜現象,指學生流失大減,有3個原因,而主因是移民潮降溫,少了家長帶同仔女舉家去移民。我翻查BNO簽證申請數字,也反映這走勢,這計劃於2021年推出時,瞬即掀起熱潮,當年獲批的申請宗數,達到96418宗高峰,而2022年獲批申請雖減,仍達57137宗,這兩年取得居留簽證的港人,陸續抵達英國生活,這與2022年香港學生進入流失高峰期(減少了33000人),時間上相當脗合。

但到2023年,獲批BNO簽證申請的宗數大幅回落,跌至37603宗,顯示移英熱潮正減退,所以學生流失也穩定了下來。

港人申請BNO簽證移英,於2021年達到高峰,2023年開始顯著回落,學生流失情況亦隨之大大放緩。

港人申請BNO簽證移英,於2021年達到高峰,2023年開始顯著回落,學生流失情況亦隨之大大放緩。

一位教育界朋友同我講,少了家長急於携同仔女移英,除了英國高通脹、高稅率、搵工不理想,給他們潑了冷水外,還因為兩三年前大批港人移英,佔去了較好學校不少學額,遲來者要為仔女搵好學校,就困難得多,這也影響了部分人移英的決定。

學生流失量大減,還有兩個原因。一些校長指,「高才通」及其他人才計劃,申請者已陸續到港,其子女亦開始入學,填補了中小幼學校(包括公營、直資及私立)部分空位;此外,一些港籍內地學生,於疫情期間沒在港上課,其家長想安排他們南下恢復學業,因而增加了入學人數。

我翻查「高才通」的數字,截至2月底,共有5萬9千人獲批,其中4萬4千人已抵港,受養人也有4萬多人,當中不少是適齡學生,成為了注入中小幼學校的「新血」,看來人數還會穩步增加。

天無絕人之路!香港外移的人少了,新入來的人則慢慢增加,學校「失血」危機已過,在陰天之後,未來將又有一番新光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