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澳外長明言放棄英語圈 聚焦澳洲特色 美媒:中澳關係解冰 澳不甘淪地緣政治配角

博客文章

澳外長明言放棄英語圈 聚焦澳洲特色 美媒:中澳關係解冰 澳不甘淪地緣政治配角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澳外長明言放棄英語圈 聚焦澳洲特色 美媒:中澳關係解冰 澳不甘淪地緣政治配角

2022年10月05日 18:50 最後更新:13:28

澳洲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自工黨政府上場後,中澳關係開始解冰,有分析認為澳洲新外長黃英賢居功至偉。

美國期刊《外交政策》發表評論文章,認為黃英賢正努力改變世界對澳洲的看法,讓澳洲不會淪為「全球地緣政治大戲的配角」。

美國期刊《外交政策》讚揚黃英賢不選擇在大國博奕中靠邊站。《外交政策》官網截圖。

美國期刊《外交政策》讚揚黃英賢不選擇在大國博奕中靠邊站。《外交政策》官網截圖。

交章提到,澳洲智庫「澳洲國際事務協會」主席金格爾在其《害怕遭遺棄》的著作,清晰地總結澳洲這個中等強國的心理。書中指,雖然澳洲傳統上被視為歐洲的前哨,但礙於地處亞洲,澳洲深感不安,要將自身安全依賴西方大國,首先是英國,然後是美國。二戰期間,英國放棄澳洲,澳洲被迫轉向美國。無奈的是,這種遭到遺棄的恐懼越來越強烈,澳洲目睹美國未能兌現前總統奧巴馬的「重返亞洲」承諾,以至特朗普時期的混亂局面。金格爾認為,對於澳洲來說,追隨超級大國只會越來越危險。

過去數十年來,澳洲兩大政黨工黨與自由黨一直致力於支持基於規則的秩序,澳洲與美國結盟無疑是外交政策核心,但新外長黃英賢卻帶來了另一種新模式。

文章引述黃英賢早前出訪馬來西亞,形容自己能以澳洲外長身份重遊故地,是其莫大的榮幸。

澳洲新外長黃英賢出訪馬來西亞,並在當地餐廳用餐。黃英賢FB圖片。

澳洲新外長黃英賢出訪馬來西亞,並在當地餐廳用餐。黃英賢FB圖片。

黃英賢的祖先來自中國廣東,父親黃銳誠則是馬來西亞客家人。由於澳洲當時實施白澳政策,種族歧視盛行,黃銳誠攜同妻子回到故鄉馬來西亞亞庇定居,並誕下黃英賢。後來,雙親在黃英賢7歲時離婚,母親帶她和弟弟回到澳洲阿德雷德。黃英賢形容,他們是郊區小學裡唯一的亞洲面孔,經常被人歧視,種種經歷令她學會堅毅果斷,並且在危難中保持穩定與平靜。1992年,她結束探望父親的馬來西亞行程,重返澳洲,當飛機降落時,她第一次對自己說:「現在這是我的國家,這是我的家」。

《外交政策》形容,黃英賢要傳達的訊息很明確:這是她的故事,也是典型的當代澳洲故事,足以證明澳洲是一個現代、多元及充滿各種文化的社會。

今年7月,黃英賢在太平洋島國論壇上表示,「澳洲的祖先來自270個族群,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讓我們到達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時都能稱『我們彼此有著共同點』。因此,澳洲是時候放棄對英語圈(Anglosphere)的支持,澳洲的外交政策應該始於我們的身分」。

文章認為,黃英賢雄心勃勃地希望找到與鄰近的小國與中等強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協助建立「尊重主權的和平繁榮地區」,藉此塑造中美2大超級強國的行為方式。

而事實上,黃英賢很可能是當代澳洲準備最充分的外交部長,金格爾對她也有極高的評價。2016年,黃英賢接任在野黨外交事務工作,2019年更加獲得澳洲政治領導獎「麥金儂獎」(McKinnon Prize),評審讚揚她在野期間已經做到政策創新,是難得的成就。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訪問台灣。AP圖片。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訪問台灣。AP圖片。

自黃英賢上台後,原本降至冰點的中澳關係開始解凍。今年7月,黃英賢趁印尼峇里島(Bali)20國集團外長會議結束時,會見中國外長王毅,並對王毅表示:「澳洲將在必要時,針對那些對我們國家及人民至關重要的問題發表意見,我們將冷靜且始終如一這樣做。」文章認為,黃英賢這段話「含蓄地」批評了中國及前澳洲政府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

到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雖然黃英賢敦促中國取消對澳洲的懲罰性貿易措施,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但她相信「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雙方必須採取許多步驟才能建立更穩定的關係」,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發聲明稱願與澳洲「妥善解決分歧」,雙方應該「相向而行」。這反映,雙方語氣已有明顯轉變。

中澳關係開始解凍已被廣泛報導為黃英賢外交政策的初期成功。今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訪問台灣,黃英賢並未表態支持,但也沒有批評,而是說這次訪問是美國的事。佩洛西訪台期間,中國朝台灣方向發射9枚飛彈,其中5枚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黃英賢呼籲中國「克制及緩和衝突局勢」。

黃英賢發表這些評論後的數日內,澳洲多個嚴肅的時事節目都想採訪黃英賢,她幾乎全數拒絕。《外交政策》指出,這樣一來,黃英賢就能迴避大多數記者想問的問題:一旦情況緊急,澳洲是否會與美國一起為了台灣而與中國發生衝突?

黃英賢曾說衝突降級的方式是「多一點策略,少一點政治,少說多做。」為此,她敦促太平洋島國與東協(ASEAN)領導人與澳洲一起努力在美中之間建立「穩定點」(settling point)。

黃英賢強調東協的「中心地位」,她曾於在野時期說:「東南亞國家已經明確表示不想在大國之間做出選擇,但他們想在重塑該地區時發揮作用。」今年6月,她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將東協描述為「印太的中心」,並表示東協的力量「在於它能為該地區發聲,並平衡區域強權」,建議亞太區域論壇發揮作用,在美國及中國之間尋求「穩定點」。

所謂「穩定點」,黃英賢曾於2019年在印尼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演講中首次闡明相關概念。她說現實是「穩定點」意味著美國要擁抱印太地區的多極未來,「美國與中國都無法排除對方,發揮主導地位,兩國必須學會接受對方是大國」,「與此同時,印尼、印度、日本等國家在該地區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領導作用」。

澳洲國立大學戰略與國防研究中心名譽教授懷特(Hugh White)認為,中澳鬥爭已經結束,既然中國獲勝,澳洲應該告訴美國將台灣交給中國,然後開始和中國討論澳洲在新形勢下擔當的角色。

《外交政策》指出如果黃英賢成功了,澳洲在盟友及貿易夥伴之間的選擇將不再是二元對立。她過去在野時,曾說「一個被打亂的世界是非線性的世界,它不僅是充滿選擇的世界,也是充滿選擇及決策的世界。」如果黃英賢成功,澳洲將在該地區擁有代理權,它與美國結盟,但不一定總是跟從美國。澳洲將改變外界對澳洲的看法及看待自己的方式,這將有助於塑造區域論壇及全球超級大國的行為,黃英賢或許甚至能為避免戰爭做出貢獻。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國是日本小林製藥海外第二大市場,多款「網紅」産品在國內大賣。經歷今次紅麴成分保健品事故,消費者是否還會像過去那樣信任這家「百年老字號」?

日本小林製藥22日大阪新聞發佈會上,社長小林章浩落淚致歉。AP圖片

日本小林製藥22日大阪新聞發佈會上,社長小林章浩落淚致歉。AP圖片

3月28日,小林製藥對外表示,服用公司旗下紅麴成分保健品「紅麹膽固醇顆粒」而死亡的病例已達4人。此前一天,這個數字分別爲2死、106人住院。死亡病例具體細節並未公布,「醫生稱是由於腎臟受損」。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Hideaki Karaki認爲,住院人數可能還會在現有基礎上「高出數倍」

小林製藥「紅麹膽固醇顆粒」等3款産品被召回。NHK報道截圖

小林製藥「紅麹膽固醇顆粒」等3款産品被召回。NHK報道截圖

3月22日,小林製藥首次公告稱,有消費者在服用公司旗下含有紅麴成分的保健品後,出現腎臟功能不良的情况,並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內外市場召回「紅麹膽固醇顆粒」「以紅麴爲原料的减內臟脂肪+降膽固醇顆粒」「納豆激酶清爽顆粒GOLD」3款産品。

這三款産品都是以含有紅麴成分,可以降低膽固醇爲主要賣點,在日本的普通藥妝店都可以購買。在中國多家電商平台,也有小林製藥官方店鋪在銷售其産品。

小林製藥公告。

小林製藥公告。

據小林製藥中國方面表示,召回産品是因爲「在部分紅麹原料中可能含有非預期的成分」;自主召回的三款産品均未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市銷售,相關産品「通過跨境渠道銷往中國大陸」。

有媒體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諮詢小林製藥在天猫、京東、拼多多的官方客服,對方均表示已下架紅麹膽固醇顆粒,如果在店內購買過的消費者可申請退款退貨。

澎湃新聞報道截圖

澎湃新聞報道截圖

澎湃新聞報道截圖

澎湃新聞報道截圖

另據央視新聞援引日媒報道,2023年小林製藥生産紅麴原料約18.5噸,其中2.4噸自用與保健品生産,餘下約16.1噸銷售給其他食品、妝品企業及批發商等。其中,可能致人健康受損的産品集中在2023年9月之後的批次。

引發服用事故的産品核心成分爲「紅麴」,這是一類常見的食品、保健品原料。在國內,大衆最爲熟知的可能是紅麴酒和紅麴豆腐乳。

由於用途較廣,各國、地區監管部門都對這類原料做出過相關監管要求:比如2022年,歐盟就發布關於紅麴類保健品的管理要求稱,相關産品有效成分的每日攝取量應控制在3毫克以內;在中國,國家藥監局也曾在2010年發布規範要求,紅麴推薦量每日暫定不超過2g。

有從事保健品研發工作的行業人士對內地媒體「36氪」介紹,紅麴有效成分是他汀類藥物類似物,用於保健的作用包括降固醇、降血脂、降壓等。不過,紅麴原料製作爲産品時需要一步發酵過程,産生的次級代謝産物桔青黴素具有腎臟毒性,用量不當可能會産生毒副作用。因此,如果發酵該過程存在污染,可能會出現副作用。但多數情况下,相關産品「基本都是安全的」。由於小林製藥並未對外公布其生産環節,因此究竟是哪一步的問題導致這種原本很安全的原料出現致死案例,仍然很難說。

召回事件發生後,外界詬病小林製藥明明在今年1月中旬就接到醫患報告,發現首個疑似健康危害的病例,但直到2個月後才召回産品,此間「沒有向政府提供任何信息」。

有日本消費者團體代表批評稱,小林製藥公布信息太晚,沒有立即回收問題商品令受害者增加,隱瞞不報的做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據「鳳凰網」,日本社團法人食物溝通指南代表森田滿樹接受採訪說,小林製藥公布得太晚了,這令出現健康問題的人增多,應該在得知有人健康受損時就自主回收(保健品)。

鳳凰網新聞截圖

鳳凰網新聞截圖

小林製藥回應表示,這是因爲確認其紅麴成分産品是否真的存在危害「需要時間」。但目前爲止,小林製藥只確定了已出現的腎病患者病例食用的是「同一批原料製成的産品」,這些産品中可能存在公司未預料到的成分,雖尚未確定該成分是什麽,但並未檢測到桔青黴素。

與此同時,由於公司原料供應廣泛,召回事件波及的主體範圍不斷擴大。

據官方數據,自2021年4月起,日本全國藥店和優購電已出售約100萬件「紅麹膽固醇顆粒」;共有170家公司正在銷售由小林製藥生産的紅麴酵母製成的産品,官方正在考慮是否讓國立健康科學研究所參與調查,確定如何處理這些産品。

據日媒統計,截止26日晚7點,其餘主動召回紅麴酵母成分産品的企業數量已達25家,涉及食品及調味料、酒類等多個領域。

3月27日,第2例死亡事件被披露後,小林製藥在官網發布聲明,死亡事件是否與産品相關正在調查中,並「真誠向遺屬表示哀悼」。

及至目前,相關病例僅出現在日本國內。但召回事件的發生及發酵,或將影響中國消費者對這一日本老牌網紅保健品牌的認可度。

小林製藥工廠。AP圖片

小林製藥工廠。AP圖片

在中國,小林製藥的名字其實算不上家喻戶曉,但這家憑藉利基市場打造爆款單品策略而實現業績騰飛的日本企業,其實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字號」。及至2023年,小林製藥銷售額突破1734.55億日元(約合89.6億港元),同比增長4.3%;營業利潤257.8億日元(約合13.3億港元),實現26年連增。

國內消費者對小林製藥的認知則是隨著海外代購風潮興起而開始的。憑藉這種方式,2015年時,小林製藥在日本面向中國游客的銷售收入就達到了43億日元;近些年,跨境電商的興起,讓小林製藥旗下更多並未在中國開展銷售的保健類産品爲更多國人熟知,如本次召回的3款改善膽固醇類保健品、激素調理産品「生命之母」等。

此外,品牌旗下的一次性使用懷爐系列「暖寶寶」、退熱冷貼系列「冰寶貼」、馬桶清潔産品「波樂清」等,也都是備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網紅款」。

小林製藥産品圖示意。圖源:小林製藥官網

小林製藥産品圖示意。圖源:小林製藥官網

强大的購買力在前,中國因此成爲小林製藥近年來急於拓展的海外市場之一。

2017年,小林製藥就開始規劃向中國投資,計劃在3年內斥資300億日元在以中國爲主的海外市場收購當地企業,擴大産品的海外銷售;2018年,小林製藥正式在中國設立製藥總公司的同時,宣布收購中丹製藥,計劃在未來10年內,將藥品品類的在華銷售額提升至40億日元。

從實際表現來看,據小林製藥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3年的五年間,其在中國的銷售收入由84億日元增至136億日元。公司雖並未對具體銷售品類做出說明,但從體量上來看,中國已經成爲小林製藥在美國之外的第二大海外市場。爲進一步擴大銷售,小林製藥持續加碼在華投資。

今年3月中旬,小林製藥在中國的最大生産基地,小林日用品綠色智能化生産基地二期竣工儀式剛剛在合肥高新區完成,主要用於生産醫用退熱貼、一次性取暖片暖寶寶、芳香劑産品等單品,預計達産後年銷售達3.4億元左右。

但在召回事件影響下,國內消費者是否還會向過去那樣信任小林製藥的系列産品,可能要打上一個問號。「36氪」注意到,在一些有紅麴類保健品銷售的綫上平台,有消費者已經在留言稱擔憂這類産品的安全性問題。

有網民在X表示,小林製藥在知情的兩個月內沒有提供相關信息,負有重大責任。

有網民在X表示,小林製藥在知情的兩個月內沒有提供相關信息,負有重大責任。

今次有日媒也在分析召回事件發酵時格外提到,以中國、韓國等爲代表的游客購買需求爲小林製藥的境內收入(指日本)貢獻頗高,由此對其國內業務表現造成影響。

3月27日,小林製藥在官網發布聲明稱,召回事件對業績産生的影響正在審查中。小林製藥將在3月28日召開董事會,3月29日在日本大阪召開記者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