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高壓線上「手術師」帶電作業廿載 守護萬家燈火

美善人生

高壓線上「手術師」帶電作業廿載 守護萬家燈火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高壓線上「手術師」帶電作業廿載 守護萬家燈火

2022年11月10日 10:00 最後更新:11月11日 17:47

為了讓百姓不停電

如今在大多數城市,各家各戶燈火通明,鮮少會遇上停電的狀況,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兢兢業業從事供電系統作業的工作者們。國家電網北京市昌平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長王月鵬就是其中一位。過去的幾十年中國電力工業取得了諸多成就,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遇上停電的頻率越來越少,這背後有著無數像王月鵬一樣的電力技術人員在默默付出。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為了讓百姓不停電

網上圖片

究竟為何要進行看起來十分危險的「帶電作業」,早前,王月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以前要把電桿從拆遷紅線中移出來,直接停電移桿是最方便的操作,但是停電施工會涉及到周邊幾百戶居民的用電問題,現在帶電作業可以讓老百姓不停電,這就是它的價值。而帶電作業要不分節假日、不分時段開展,而且現在他們帶電作業任務越來越多的原因「其實就是為了保證老百姓的可持續用電,讓老百姓不停電。」

網上圖片

而在常人看來稀疏平常的鳥窩,如果搭在了高壓線上就成了王月鵬平日里處理最多的麻煩。王月鵬曾處理一個鳥窩,是喜鵲從附近工地叼著鐵絲和焊條搭成的,特別結實,有幾十斤重,因為導線上有個裸露的點,鐵絲一搭上就會造成短路,有的喜鵲就會受傷。王月鵬表示,處理這種狀況手必須特別穩,在帶電操作中手抖特別容易失誤,一旦發生短路就跟一個小型手榴彈爆炸的威力一樣。

而采訪當日王月鵬也需要處理的帶電作業任務,他頗為興奮地介紹,今次作業點是特殊桿型,作業難度大,涉及技術難點多,之前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經驗,是一根實實在在的硬骨頭。他帶領班組人員兩次實地勘察,不斷完善施工方案,制定極具針對性的安全措施,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不忽略每一個環節。這次帶電作業更出動了4輛絕緣鬥臂車、十幾名作業人員,在一戶都未停電的情況下,順利將一個三角桿抱立桿平移了五米。這看似只有5米的距離,卻凝聚了多個王月鵬發明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網上圖片

2018年,王月鵬在首屆北京大工匠挑戰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榮獲了「北京大工匠」稱號。2020年,王月鵬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在國網北京昌平供電公司成立。在北京冬奧會期間,王月鵬作為國家體育場保障團隊成員,主要負責鳥巢場館應急電源設備保障,他也作為一名基層電力員工,參加北京冬奧會的火炬傳遞。

從事帶電作業20多年,被稱為高壓線上「手術師」的王月鵬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面對工作難題,他不斷創新鉆研技術,從一名供電工人成長為一名行業專家,曾帶領團隊主持研發了八項國家級專利,以北京市電力公司帶電作業專家身份參與了相關技術規程的編寫。他研發的技術成果成為帶電作業理論實踐的重要指導。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究竟為何要進行看起來十分危險的「帶電作業」,早前,王月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以前要把電桿從拆遷紅線中移出來,直接停電移桿是最方便的操作,但是停電施工會涉及到周邊幾百戶居民的用電問題,現在帶電作業可以讓老百姓不停電,這就是它的價值。而帶電作業要不分節假日、不分時段開展,而且現在他們帶電作業任務越來越多的原因「其實就是為了保證老百姓的可持續用電,讓老百姓不停電。」

王月鵬帶電作業等級是10千伏,這個電壓相當於日常家庭用電220伏的50倍。在高壓線上,王月鵬操作的導線之間的安全距離只有三四十厘米。加上用各種絕緣工具在高壓線上操作,必須時刻警惕,一旦操作失誤隨時可能被短路所產生的巨大火球吞噬,許多操作難度不亞於拆彈專家。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而在常人看來稀疏平常的鳥窩,如果搭在了高壓線上就成了王月鵬平日里處理最多的麻煩。王月鵬曾處理一個鳥窩,是喜鵲從附近工地叼著鐵絲和焊條搭成的,特別結實,有幾十斤重,因為導線上有個裸露的點,鐵絲一搭上就會造成短路,有的喜鵲就會受傷。王月鵬表示,處理這種狀況手必須特別穩,在帶電操作中手抖特別容易失誤,一旦發生短路就跟一個小型手榴彈爆炸的威力一樣。

對於這份工作的危險性,連王月鵬上小學五年級兒子都懂,他曾表示別人幹活要是幹錯了沒大事,爸爸的活要幹錯了就沒有下回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而采訪當日王月鵬也需要處理的帶電作業任務,他頗為興奮地介紹,今次作業點是特殊桿型,作業難度大,涉及技術難點多,之前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經驗,是一根實實在在的硬骨頭。他帶領班組人員兩次實地勘察,不斷完善施工方案,制定極具針對性的安全措施,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不忽略每一個環節。這次帶電作業更出動了4輛絕緣鬥臂車、十幾名作業人員,在一戶都未停電的情況下,順利將一個三角桿抱立桿平移了五米。這看似只有5米的距離,卻凝聚了多個王月鵬發明的操作工具和方法。

王月鵬喜歡挑戰,也熱愛在工作當中不斷探索新的技術和方法。20多年的磨礪與錘煉中王月鵬始終堅持不斷創新。他認為「帶電作業人員屬於高危人員,幹得不順手或者幹得時間長,作業人員的風險都在增加。」而他悉心研發了得心應手的工具,就是為了降低帶電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效率,讓他們安全地守好萬家燈火,這就是他的初心也是動力。

2018年,王月鵬在首屆北京大工匠挑戰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榮獲了「北京大工匠」稱號。2020年,王月鵬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在國網北京昌平供電公司成立。在北京冬奧會期間,王月鵬作為國家體育場保障團隊成員,主要負責鳥巢場館應急電源設備保障,他也作為一名基層電力員工,參加北京冬奧會的火炬傳遞。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王月鵬看來,工匠精神離不開六個字:承諾、堅持、傳承。如今,王月鵬不僅把師傅教的本領悉數傳承,還把自己工作20多年來總結的經驗成果,傳遞給了新一代帶電作業人。

天文館專家長途跋涉1300里走進鄉村小學開展流動科學課,佈置有趣功課為學童科普天文知識。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大米Video》報導,北京天文館首席科普專家寇文近日攜帶100份特殊禮物,跨越1300里來到河南一所鄉村小學,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流動科學課」。這名58歲的專家不僅親自授課,還佈置了一項有趣的功課,旨在讓更多孩子了解天文的魅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悉,寇文從2003年開始進入天文館工作,從事天文科普進學校組織大家進行觀測活動,至今已有20年時間。2020年時,寇文所在的天文館和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為了致力於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普及天文知識,尤其注重偏遠地區。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為此,他們精心策劃了一個「上知天文」的社交平台帳號來傳播這個天文知識,至今已經堅持了4年。現時,該短視頻平台已經發佈了461條短視頻,其中還有很多短視頻被當成教學課件,讓孩子對天文學能有更深入了解。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而此次來到這裡進行科普,為了讓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寇文佈置了一項利用星圖尋找星星的功課,讓孩子們獨立地使用星圖找到天上的星星,從而親身體驗天文學的魅力。寇文看到課堂上這些5、6年級的學生眼神中閃爍著好奇和渴望知識的光芒時,他就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看到孩子眼裡的光,我就有成就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