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另一面 孔子的哥哥是傷殘人士
也許是歷史把孔子過於神化了,所以大家對於孔子的了解多在《論語》,以及孔門三千弟子與七十二賢的大名上。然而,孔子不是孤兒,他有家人,包括一位哥哥及九位姐姐。歷史記載,孔子的哥哥是傷殘人士,也因為這樣,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需要繼續努力「造人」,才有今天的聖人孔子。

孔子教學讀本等 (資料圖片)
史書記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原配夫人是施氏,一共生下九個女兒,但沒有生下兒子。因此叔梁紇另外娶妾,並成功誕下男嬰,也就是孔子的庶兄孔皮。由於孔皮為妾侍所生之長子,因此又人稱孟皮,或作伯皮,字伯尼,伯有大哥之意。至於孔子因為按計算屬由妾侍所生,排名第二之子,因此字仲尼,仲字有排名第二之意。作為參考,諸葛亮死敵司馬懿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字仲達,而他的哥哥司馬朗字伯達,可見古人名字背後的含意。

萬世師本是後世對孔子的尊稱 (資料圖片)
不過孔皮有足疾,不能主祭祖先。若按周代禮法制度,即失去繼承家主的地位,這使叔梁紇不得不繼續努力再聚妻生子。這次看上的魯國顏家女兒顏徵在,也是孔子的母親,所以孔子與哥哥孔皮屬於同父異母的關係。
談及孔子父母的婚姻也是困難重重。據說顏氏有三個女兒,但當時叔梁紇已是年過七十歲的老頭,顏家的大女兒和二女兒都嫌棄叔梁大齡。顏父對三個女兒問道:「陬大夫叔梁紇的父祖輩雖然都只是士,但他卻是古代聖王的後裔。而且他身高十尺,武力絕倫,我非常希望能與他聯姻。雖然他年紀大且性情急躁,但這不值得猶豫不決,你們三個誰能夠嫁給他做妻子?」結果,只有年僅十八歲的小女兒顏徵決定遵從父親之命,回答說:「聽從父親您的決斷,還有什麼好問的。」顏父說:「就是你能嫁給他了。」他便將顏徵在嫁給叔梁紇。不久,顏徵在如願為叔梁紇誕下男嬰孔子,再過三年,叔梁紇去世,兩母子只得相依為命。

孔子與耶穌等並稱四大聖人 (資料圖片)
據說叔梁紇的正妻性格潑辣,所以在叔梁紇去世後其妾待只得過著平民的生活,正如孔子所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至於大哥孟皮因為殘疾關係只可以平民的身份生活,但他們二人應該至少保持一定的聯繫,並在《論語》中見到相關的故事。

孟皮之子孔忠 (網上圖片)
不久之後,孔子人生迎來重大轉變。隨著顏徵在去世,孔門因為人丁單簿關係,使孔子從以成功認祖歸宗,取得貴族身份,開始其政治及教育工作。至於孟皮,據說他有一子一女。關於女兒的記載,在《論語‧先進》有︰「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即以孟皮的女兒許配給得意的弟子南容。《論語》內關於孔子「妻之」的記載有二,另一記載是《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圓玄學院孔子像 (資料圖片)
據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補充︰「公冶長之賢不及南容,故聖人以其子妻長,而以兄子妻容,蓋厚於兄而薄於己也。」可見孔子對於兄長孟皮的尊重。另外,孟皮的兒子孔忠成為孔子的學生。據《孔子家語•弟子解》︰「孔忠,字子蔑」,位列七十二賢人之一。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