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飲水不足可導致蛀牙? 牙醫建議每日要飲咁多水

生活事

飲水不足可導致蛀牙? 牙醫建議每日要飲咁多水
生活事

生活事

飲水不足可導致蛀牙? 牙醫建議每日要飲咁多水

2022年11月21日 07:00

原來飲水不足都會影響牙齒健康

飲水不足容易引致健康出現問題。有牙科醫生表示,飲水量過少可以引起口腔問題,並揭4種恐怖下場,嚴重甚至可能會導致爛嘴爛舌頭。她又建議每日應喝夠1個份量的水,強調這才能有效維持身體及口腔健康。

更多相片
Getty示意圖

原來飲水不足都會影響牙齒健康

蛀牙增加。

飲水不足引致口腔問題

嘴唇容易破裂。

2.嘴唇容易破裂

吞嗞困難。

3. 吞嗞困難

容易口臭。

4.容易口臭

設計圖片

同場加映:11類蛀牙高風險人士

設計圖片

5種預防蛀牙方法

飲水不夠隨時導致蛀牙爛口。

2.運動中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飲水不足引致口腔問題

台灣牙科醫生劉馥萱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喝不夠水可引致口腔問題。她曾接觸過一些嘴唇乾裂的病人,仔細詢問下才發現他們都沒有經常飲水的習慣。劉醫生直言,一般人每日要飲2000毫升(ml)的清水,才達到健康標準。

劉醫生又提醒,飲不夠水可能會對口腔造成以下4種傷害:

1.蛀牙增加

不喝水會導致口水減少。口水是清潔口腔的關鍵,可预防蛀牙,以及維持口中的pH值穩定,避免細菌過度繁殖。

蛀牙增加。

蛀牙增加。

2.嘴唇容易破裂

口水有潤滑功能,不喝水導致口中唾液减少,容易咬傷嘴巴和舌頭,造成疼痛。

嘴唇容易破裂。

嘴唇容易破裂。

3. 吞嗞困難

较乾的食物要嚼比较久,口腔濕潤可以幫助吞嚥,尤其對長者很重要。

吞嗞困難。

吞嗞困難。

4.容易口臭

口水减少令抗菌能力降低,細菌容易在水腔滋生,造成口臭,而多喝水則是预防方法。

容易口臭。

容易口臭。

同場加映:11類蛀牙高風險人士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資料,蛀牙是指牙齒堅硬表面永久性損傷的區域,該區域會發展成微小的開口或洞,如果不治療,蛀牙會變大並影響牙齒深層,可能導致嚴重牙痛、感染和牙齒缺失,甚至因感染導致毀容。以下11類人士會有較高風險出現蛀牙:

1.牙齒位置:後牙(臼齒和前臼齒)有很多凹槽、凹坑、隙,會殘留食物顆粒,比更光滑的前牙更難保持清潔。

2.常進食特定食物和飲料:奶類、冰淇淋、蜂蜜、糖等食物容易長時間黏在牙齒上,因此可能遵致蛀牙。

3.經常吃零食或喝飲料:經常吃零食或喝含糖飲料,就是在餵養口腔細菌,使其產生酸來腐蝕牙齒並形成蛀牙。

4.睡前餵養的嬰兒:如果睡前用奶瓶餵孩子奶類、配方奶、果汁或其他含糖液體,便會於睡覺期間在其牙齒上停留數小時,導致口腔細菌滋生。

5.刷牙次數過少:如果進食或喝東西後沒有立刻清潔牙齒,很快會形成斑塊,這就是蛀牙的第一階段。

6.氟化物不足:氟化物C是一種天然礦物質,有助於預防蛀洞,甚至能逆轉早期的牙齒損傷。

7.年輕或年老:幼童和青少年普遍有蛀牙,而老年人風險也較高。

8. 口腔乾燥:口腔乾燥GC是因為缺乏唾液,而唾液能带走牙齒上的物質和斑塊,有助於預防蛀牙。

9.補牙:補牙幾年後效果會降低,開始磨損或出現粗糙邊緣,使斑塊更容易堆積卻更難清除。

10.胃灼熱:胃灼熱或胃食管反流病使胃酸流入口腔(反流),磨損牙釉質,造成嚴重牙齒損傷。

11.進食障礙:包括厭食症和貪食症;會干擾唾液產生,且反覆嘔吐的胃酸會腐蝕牙齒,開始溶解牙釉質。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5種預防蛀牙方法

另外,良好的口腔和牙齒衞生有助避免蛀牙,以下5種預防方法可供參考:

1.進食後用含氟牙膏刷牙

2. 漱口

3.定期看牙醫

4. 使用窩溝封閉劑

5.避免經常吃零食及喝飲料

同場加映:運動補水3階段:

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安欣瑜在其個人Facebook專頁表示,運動後補充水分十分重要,喝太少水會導致脫水;喝太多淡水亦會導致低血鈉症,甚至喝心臟疾病、脫水一同成為馬拉松比賽中最常發生的意外。至於補充水分也有學問,大致可分成運動前、運動中及運動後三個部分。

運動補水3階段

1.運動前

運動前4小時的飲水量應為5至7ml/kg(每公斤體重飲5至7毫升),即60公斤重的人要飲300至420毫升清水。

如尿液沒有呈深色,可以在運動前2小時飲用3至5ml/kg的清水(每公斤體重飲3至5毫升),吸收含鈉飲料或鹹味零食亦有助保持水分。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2.運動中

運動時補充水分,可防止出現脫水或低血鈉症,減少體重下降2%;若運動時間超過2小時,更需注意鈉的流失。

補充液體的成分應包括:每公升20至30mEq的鈉、每公升2至5mEq的鉀、5至15%的碳水化合物。

補充液體的份量及次數,應取決於出汗速度、環境和運動時間。每小時應飲約400至800毫升,或口渴時飲200至300毫升。

當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 肌肉的糖分儲備會逐漸用盡,血糖將成為主要能量來源。

如要維持表現及防止疲勞,可進食30至60克的飲料和零食,其中要含有可被快速吸收,濃度達6至8%的碳水化合物。

3.運動後

從正常飲食攝取碳水化合物補充糖原儲備,補充電解質加速水合。

若要快速恢復,C每下降1公斤體重就要補充1.5公升的液體。

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嚴重脫水狀況,或體重下降超過7%,須立即求醫。

飲水不夠隨時導致蛀牙爛口。

飲水不夠隨時導致蛀牙爛口。

同場加映:5種脫水程度+影響

台灣營養師林婷貽表示,夏天或天氣炎熱時,人體流汗量大,尤其做運動時更容易出現脫水,不過千萬不要忽略口渴的感覺,因為不同程度的脫水可對身體造成不同損害。

脫水程度可分為5種,分別對身體有以下影響:

1.流失1-2%水分:感受到口渴。

對多數人無太大影響,惟某些較敏感的人可能會食慾變差,出現稍稍不適。

2.流失3-4%水分:感到強烈口渴伴随肌肉收縮及耐力下降。

血液量减少,供氧不足令心跳加速會導致氣喘及疲累,造成運動不適。

3.流失5-6%水分:嚴重脫水狀態。

出現頭痛、噁心想吐,動作變得遲緩,0心情亦變得暴躁,對身體已造成不少傷害。

4.流失6%以上:造成生命威脅。

5.流失達10-12%時,身體會十分虚弱,的心臓承受能力亦會下降。如流失20%以上時,就已經回天乏術。

台醫生分享「6大排空膀胱秘訣」,提醒尿液殘留或引起腎衰竭。

台灣泌尿科醫生普及「排空膀胱」知識

尿液殘留竟會引起腎衰竭?台灣知名泌尿科醫生高銘鴻近期在FB專頁發文普及關於「排空膀胱」的知識。他指出,在正常情況下,成人每次排尿量應在300至600毫升,大約是一個中型水瓶的容量。50歲以下的人排尿後膀胱內可能殘留約60毫升尿液,而年紀更大時,這一數字可能增至100毫升。

示意圖

示意圖

尿液殘留可能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

高銘鴻進一步指出,「排空膀胱」對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人們感到需要排尿時,相關神經會向大腦發信號。如果尿液殘留在膀胱內未能完全排出,可能會造成尿液從膀胱逆流至腎臟,進而引發泌尿道感染或膀胱輸尿管逆流等問題,並在某些情況下導致腎功能衰竭。此外,尿液殘留可能會使膀胱過度拉伸或膀胱肌肉受損。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分享6大「排空膀胱」技巧

民眾應如何確保避免這些健康問題呢?高銘鴻分享了六大排空膀胱的技巧:

1. 不要憋尿

當感覺尿急時應盡快尋找廁所排尿,避免憋尿。

2. 上廁所不逗留

快速完成排尿,盡量避免在廁所逗留太久,長時間坐著會導致膀胱不完全排空。

3. 攝取足夠水分

適量飲水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促進健康排尿。

4. 完全坐下解尿

民眾應避免懸空解尿,確保骨盆底肌肉得到放鬆。

5. 做骨盆底肌肉運動

日常可做諸如凱格爾運動,有助於提高膀胱控制能力,改善尿失禁。

6. 避免膀胱刺激物

盡量不飲用或少量飲用咖啡、茶、碳酸飲料、酒精等,以及避免柑橘類水果和某些香料,這些食物飲料可能會刺激膀胱。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呼籲保持良好排尿習慣

最後,高銘鴻提醒大家,良好的排尿習慣和生活方式對預防泌尿系統問題至關重要,能有效提升膀胱健康並預防尿失禁等不適症狀的發生。他呼籲大家應重視這些生活習慣,並定期關注自己的膀胱健康,以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