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元首外交回來了

博客文章

中國元首外交回來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國元首外交回來了

2022年11月15日 18:50

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在印尼峇里島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為這次峰會焦點,習主席此行透露出幾方面的重大訊息。

第一,中國元首外交回來了。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停止了外訪,特別是今年是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年,更不容有失。在二十大順利召開之後,習主席在疫情後首次出國訪問,他會先到印尼峇里島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然後會到泰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

習主席專機抵達印尼的一幕,惹起注意,他和夫人彭麗媛步下舷梯,兩人都沒有戴上口罩,這是中國元首外交復常的一個表徵。在中美兩國會談的時候,只有習主席和美國總統拜登沒有戴口罩,其他與會人員都戴上口罩。無論如何,習主席不戴口罩,顯示國家最高領導人對疫情防控的心態,已略為寬鬆了些。

第二,多國領袖一邊罵,一邊求見中國領導。外國媒體現時仍充斥對中國的罵聲,但是,這次習主席出席印尼峰會,應約與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塞內加爾總統薩勒和阿根廷費爾南德斯等多國領導舉行雙邊會面。「應約」兩字相當重要,這顯示了這些國家,特別是美國和法國,是主動要求要和習主席會面。身體很誠實,中國的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西方國家都要謀求與中國對話。

第三,中美關係趨向穩定。這次中美峰會,是拜登自2021年上台以來,首次和習主席面對面會談。會面之後,中美雙方各自發表官方新聞稿,各自闡述立場。

習主席在會上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就台灣問題向美方發出至今最強烈的警告。

而白宮的會後聲明循例提到,拜登在會上對新疆、西藏、香港與人權議題表達關注。

只看會後新聞稿,很難見到中美元首談得怎麼樣。但是,有幾個信號顯示會談情況尚可,包括:

a. 會談進行了3小時12分鐘,比中方原先估計的時間長;

b. 新華社在會後主稿發佈了4張照片,1張是會談現場,其餘3張是習主席與拜登的友好互動,握手合照時,兩人都面帶笑容。新華社選擇發佈相片有一套準則,若雙方關係不好,不會刊登這麼多兩國元首積極互動的照片。

c. 雙方評價正面。國務院兼外長王毅說:「這次會晤達到了深入溝通、明確意圖、劃清紅線、防止衝突、指明方向、探討合作的預期目的。」總結得比較正面。而華府官員亦認為,只要雙方同意開闢更多溝通管道,拜習會的目的就算達成。

d. 有後續安排。如果雙方關係差勁,講完就散。而在中美元首會面之後,美國務卿布林肯稍後將會訪問中國,亦提到中美雙方的多個合作項目,會有專組跟進,落實兩國元首的建議。

在中美問題上,中方的態度始終如一,只要美國不踩到中國的紅線,兩國永遠有互惠雙贏的合作空間。而拜登政府受到選舉左右,在選前要擺出對華強硬的立場,在選舉的之後,彈性增加,中美兩國關係可能朝向比較穩定的方向發展。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個陀槍的債仔

2024年04月24日 19:14 最後更新:20:55

一個負債累累的債仔,被逼到走投無路本身已經得人驚,一個陀槍的債仔就更可怕。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前夕,美國官員又出來放料。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媒本周二(4月23日)引述消息指,美國正起草制裁措施,切斷部分中資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的連接,為布林肯訪華增加籌碼,希望可以阻止內地對俄羅斯軍事生產商的商業支持。報道引述美國官員指,以銀行作為制裁對象,是為行動升級的備選方案,以防外交措施未能說服中國限制對俄國的出口。

雖然路透社在當天晚些時候報導,引述一名匿名美國官員說,美國尚無實施這些措施的計畫。

但美國放料施壓的手法已相當露骨,這也是美國的慣技,在進行外交談判之前,先將自己的嗓門提高八度,惡人先告狀,指控對方。早前美國財長耶倫訪華前夕,就提出「產能過剩論」,同時開始拋出「中國向俄羅斯輸出軍民兩用產品以支持俄羅斯」的指控。今次布林肯訪華前夕,就將「支持俄羅斯論」升級,恐嚇要制裁中資銀行。

分析美國行事動機主要是「觀其行、不用聽其言」,因為她的言論與實際行動很多時是十分脫節的,美國講起和中國接觸,表面上會提出一些大義凜然的理由,例如設置護欄,負責任的管控和中國的競爭,避免競爭升級為衝突云云。但實際行動時美國有其自利的圖謀。

拜登政府想要什麼?估計主要考慮兩個方面。

第一,找人接美債。美國過度借貸風險不斷升溫,現在美國國債以每100日上升1萬億美元的速度急速膨脹,現在美國國債的總量已經達到34.6萬億美元,每個月要大量推出國債入巿場借錢。近日美國通脹回升,聯儲局減息的預期急速冷卻,市場債息急升,債價下跌,美國發債更加舉步維艱,所以急欲逼迫中國多買美債。

近年中美關係轉差,中國大方向是不斷減持美債,截止去年9月,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令美債持有量降至7781億美元,在一年多之前2022年3月,中國的美債持有量還有超過1萬億美元,到去年9月中國美債持有量首度跌穿8000億美元大關。

不過,去年11月在美國三藩市舉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當時中美兩國已經開始緊密聯繫,安排中美領導人會晤。與此同步,中國去年10月減持美債的數量開始減縮至85億美元,到11月中國掉頭增持124億美元美債,結束連續7個月的拋售。12月,即習拜會開會之後一個月,中國繼續增持美債343億美元。

不過到今年1月開始,中國就掉頭減持,一月減持186億美元美國國債,2月再進一步減持227億美元,持有美債的規模進一步接近低位,這從一側面反映,習拜會之後中美關係沒有實質的改善,所以中國由今年1月開始再度減持美債。美國財長耶倫4月急於訪華,之前拜登要求和習近平通電話,相信都是帶著希望中國增持美債的要求而來。

第二,為選舉鋪路。美國還有半年就進行總統選舉,競爭開始進入百熱化階段,如今外界一致看好特朗普,拜登陷入苦戰。拜登政府明顯是想推動兩個議題以重振聲望。1. 顯示美國有全球領導力,例如再度力撐烏克蘭; 2. 推動反華議題,顯示敢於和中國對抗。近日民主黨和共和黨,捆綁禁制TikTok的法案和援助烏克蘭法案。最後眾議院通過超過600億美元的援烏撥款,拜登就想將烏克蘭這個死議題「玩返生」,大力吹噓中國支持俄羅斯,藉機向中國施壓,顯示自己還在領導全球,順便搞壞中國和歐洲的關係,更可轉移美國支持以色列在加沙開戰引發人道危機的注意力。

美國政府吹什麼風都可以,如果真去制裁中國的銀行,切斷它們和美元支付系統的連繫,等於是放一個金融核彈,會有嚴重後果。

中國的態度是吃軟不吃硬,你讓步,中國就釋放一點善意,多買一些美債。你玩強硬,中國可以更硬。有人說中國可以全面禁止向美國出售稀土,切斷芯片的製造,但其實中國拋售美債,美國會更傷。如今在這個高息期,如果中國急速拋售美債,就會令債價快速下跌,債息急升,更加可以攞美國拜登政府的命。

說到底,一個陀槍的債仔,仍然是債仔,她不應惡過債主吧。所以美國儘管放料向中國施壓,但如果美國真的想取得實質成果,就只能各讓一步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