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你的名字是一間學校 南路先驅黃學增

歷史長河

你的名字是一間學校 南路先驅黃學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你的名字是一間學校 南路先驅黃學增

2023年12月08日 10:00 最後更新:11:49

偶然Google一下,會發現湛江市黃學增紀念中學,該中學以紀念一位活躍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廣州地區青年學生運動及廣東南路農民運動的領袖--黃學增。

黃學增出生於南方北部灣畔的黃學增,在廣東和廣西南路的農民運動革命策源地建功創績,寫下光輝的篇章。他為革命馬不停蹄,險象叠生,曾憑機智勇敢十次在與敵人的鬥爭中脫險,是一位經受過各種嚴峻考驗,為革命不畏烈火錘煉的勇士。

黃學增紀念中學 (網上圖片)

黃學增紀念中學 (網上圖片)

五四運動湧現出一大批學生領袖和先進的青年分子,其中就有廣東遂溪的黃學增。1919年,黃學增考上了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在學校里,黃學增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他自覺地閱讀馬克思著作和有關資料,並如饑似渴地學習、思考,後來加入了陳獨秀在廣州組建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和宣傳員養成所。1921年,黃學增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成為廣東早期黨組織和廣州地區青年學生運動骨幹。

1924年,從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畢業後的黃學增擔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部特派員。1925年,廣東農民運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形成了以實行減租和反抗民團壓迫為主要內容的「廣東農潮」。黃學增代表廣東農民協會,與廖仲愷、譚平山、劉少奇等人一起出席廣東各界舉行的「五七」國恥紀念大會並發表演說,到會工人、農民和軍人共約2萬人。

為發展廣東南路的農民運動,在第二次東征期間,國民政府還派部隊進剿盤踞廣東南路的軍閥鄧本殷部。中共廣東區委為配合這次軍事行動,成立了以黃學增為書記的南路特別委員會。

黃學增 (網上圖片)

黃學增 (網上圖片)

在與土豪劣紳的鬥爭中,黃學增曾十次遇險,但都機智勇敢地闖了過去。其中,1925年6月27日遇險,是他難以忘懷的。他在執行任務的路上,為防廣州灣法警及反革命派的攔截,從梅菉繞道吳川,前往雷州。行到龍頭嶺時,遇上土匪,被其劫擄,眼看是難逃一劫。黃學增一路與土匪鬥智鬥勇,自稱是遂溪城高小學教員,瞞過土匪,避過了一劫。他在給戰友寫信的時候記錄了此事,並表示「在梅菉早已知道有土匪的,不過為著黨和農民的利益,不得不去,而且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時時是準備犧牲的,故大膽地絕不畏怯」!

1924年,黃學增從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網上圖片)

1924年,黃學增從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網上圖片)

1925年10月,在黃學增的影響和指導下,南路第一個團組織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雷州特別支部成立。當時,黃學增與當地革命青年開會,決定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名義成立雷州特別支部,對南路地區的革命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26年2月,南征結束,廣東統一,南路農民運動大有作為。後南路農民運動迅猛發展,黃學增經常到各地主持農民協會成立大會,宣傳鼓動農民和反動剝削階級進行抗爭。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黃學增隨中共廣東省委機關轉移到香港,擔任廣東西江巡視員,積極組織農民運動,以配合廣州起義。1928年春,黃學增擔任廣東廣寧縣委書記,4月擔任海南島瓊崖巡視員,成立了瓊崖蘇維埃,開展土地革命,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並擔任政治委員;黃學增與師長梁秉樞積極配合,使瓊崖中共黨組織的力量得到恢覆和發展,紅軍也擴大到3000多人。是年底,瓊崖特委機關遷到海口市。

以黃學增故事為題材的學校大型原創歷史情景劇《南路先驅》 (網上圖片)

以黃學增故事為題材的學校大型原創歷史情景劇《南路先驅》 (網上圖片)

1929年3月,瓊崖特委機關被國民黨特務破壞,黃學增隱蔽在海口繼續堅持工作,並重建瓊崖特委。1929年7月,由於叛徒出賣,黃學增在海口市福音醫院被捕。面對國民黨軍警的威逼利誘,黃學增堅定地表示:「我是共產黨員,相信共產主義能夠勝利,為勞苦大眾的解放而奮鬥是無尚光榮的事。今日被捕,要殺便殺,死也要死的清白!」1929年7月底,黃學增犧牲於海口,時年29歲。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Tags:

廣州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三位出自佛山高明譚姓革命家 其中一人更享年106歲

2024年03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1:02

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難得出現三位一同出自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的譚姓革命家。他們儘管出身不同,年齡也有差異,卻不約而同踏上革命之路,史稱「革命三譚」。三譚是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的統稱,在廣東省佛山市有紀念三人的「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位於高明區明城鎮明七路325-6。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 (網上圖片)

譚平山,1886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元坊人。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58名黨員之一,是廣東黨團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也是中共三大中央委員、中共廣東區委書記、中共四大中央執行委員、中共五大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代表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譚平山銅像 (網上圖片)

譚平山銅像 (網上圖片)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曾擔任中共中央局駐國民黨中央黨團書記、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國民黨中常委、中央組織部部長、武漢國民政府農政部長等職。1926年代表中共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執委擴大會議,並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他也是八一南昌起義發起人和領導者之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譚平山在革命統一戰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戰爭初期他與何香凝、李濟深等在香港組建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後任副主席。1949年10月1日,譚平山隨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同時還是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56年4月2日,譚平山在北京病逝。

譚植棠 (網上圖片)

譚植棠 (網上圖片)

譚植棠,1893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濠基坊人。中國共產黨廣東黨組織的創建者和早期領導者之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二、三屆教員,第四屆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譚植棠因患肺癆,秘密返回家鄉養病,與黨組織失去聯繫。1944年底,前往東江抗日遊擊區,重回革命隊伍。1945年冬,經周恩來親自審理,以中共中央名義正式批准恢復黨籍。新中國成立後,譚植棠由中共華南分局派往肇慶擔任西江行政專署工商科科長兼貿易、糧食、百貨三大公司經理。1952年「三反」即「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中,譚植棠受到不公平待遇。同年6月,在廣州去世。1979年9月,獲組織平反。

譚天度在三人中享有「百歲革命家」之名,直到1999年5月才以106高齡在廣州病逝。(網上圖片)

譚天度在三人中享有「百歲革命家」之名,直到1999年5月才以106高齡在廣州病逝。(網上圖片)

譚天度,1893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青玉坊人。中共「一大」期間的黨員,曾參加過建黨、建軍、工運、農運、青運、統戰等許多重大的開創性工作。大革命時期,譚天度曾引導陳鐵軍等一大批優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還同周恩來、陳延年、彭湃、鄧中夏、蘇兆征等並肩作戰,參加了省港大罷工、八一南昌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廣東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為省港兩地的統戰、僑務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百歲革命家」「世紀松」。1999年5月,在廣州病逝,享年106歲。

1920年10月20日,《廣東羣報》創刊,以陳獨秀為總編輯,譚平山編新聞,譚植棠編副刊。(網上圖片)

1920年10月20日,《廣東羣報》創刊,以陳獨秀為總編輯,譚平山編新聞,譚植棠編副刊。(網上圖片)

為了緬懷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三位革命人物,更好地讓後人學習「三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精神,高明市人民政府於1998年建立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展館包括了紀念館、文化廣場等在內,其占地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26平方米,是一座仿古建築,分兩層,下麵有回廊,廊柱鋪設精緻瓷片,簷頂以玻璃瓦鑲嵌,外觀典雅大方。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內三人的銅像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內三人的銅像 (網上圖片)

展館展陳面積810平方米,首層正中央擺放著譚平山、譚天度、譚植棠的半身玻璃鋼雕塑像。首層左邊是接待室,右邊展掛國家和省領導人以及史學家的題詞。二層是70多平方米的展廳,由10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幾十幅頗具代表性的文字資料組成,中央設有10多平方米的展臺,擺放相關文物和研究書刊。

譚平山故居 (網上圖片)

譚平山故居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於1997年12月被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佛山市愛國主義基地,2014年12月被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公佈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6月被中共佛山市委組織部公佈為佛山市黨員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公佈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0年10月被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公佈為廣東統一戰線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