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塌糊塗「德國病」

博客文章

一塌糊塗「德國病」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塌糊塗「德國病」

2022年11月24日 18:25 最後更新:18:36

這是日本隊自1998年首次晉級世界盃決賽圈以來,連續第七次參加世界盃。今次的戰果很矚目,日本以2比1反勝德國。日本第一次擊敗世界盃冠軍。

AP圖片

AP圖片

原本是一場足球比賽而已,不過,各地網友的評論落在德國隊今屆太過政治化,內地報導︰「比賽開始前,全體首發隊員拍攝賽前團體照。這時,德國隊全體隊員竟然用手捂住嘴巴,以抗議國際足總禁止球隊穿戴支持LGBTQ群體的OneLove彩色臂章參賽的決定。」更多的政治化來自德國的政客和媒體,一開始就高調批評主辦國卡塔爾的人權問題,如果大家一直有留意德國發展,你會感覺得到這可不是我們熟悉的德國,從幾時開始,德國忽然變成意識型態的大國?德國人沉默專著的進取精神,何以轉到政治領域發光發熱?

德國各界正熱烈提出警惕中國論,德國總理朔爾茨手上從北京拿到的140架空中巴士訂單,墨跡未乾,他日前再表明︰「德國在貿易或能源方面依賴單一國家是一個『錯誤』,並重申這樣的情況『不會再發生』。」明顯是針對中俄這兩個在默克爾時代支撐德國工業製造發達的國家,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日前聲明,柏林將為中國的投資擔保設定上限。換言之,政府不鼓勵投資中國了。

《明镜》周刊上星期報導,德國的新對華戰略草案提出:「在歐盟框架內,如果不能通過其他方式確保沒有侵犯人權行為的供應鏈,那麼,我們也準備停止從發生特別大規模侵犯人權行為的地區進口商品。此外,德國外交部還建議與歐盟同步,將中國描述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德國準備對華進行人權外交,以人權為經濟貿易交流的基礎,就算歐盟不這樣做,德國也會一意孤行。

我們怎樣描述德國這個歐洲國家?也不妨把德國目前的不通情不達理的行為表現,名之為「德國病」。眾所周知,現代歐洲多病痛︰英國病(British disease)「指上世紀60年代後英國經濟停滯,不過,政府加碼提供社會保障制度,以及進行企業國有化,國民享受安穩生活,可是英國能力負擔不起,最大問題是國民工作積極性下降。」

荷蘭病(Dutch disease)︰「70年代石油危機,荷蘭作為歐洲天然氣出口大國,憑豐厚的自然資源,荷蘭過得很好,不過,荷蘭貨幣匯率因此上揚,導致工業出口減少,勞工成本、社會福利也大增,荷蘭實體經濟製造業出現了衰退。」

現在率先為大家介紹德國病︰德國經濟出現危機,俄烏戰事令能源價格飛漲,物價飆升,不過,德國人認為最迫切的危機是來自遠在幾千公里之外、制度與價值體系不同的中國,因為德國人相信新疆、西藏、香港和台灣,有很多問題需要德國挺身而出,主持公義。

那算什麼病呢?習近平2009年2月中訪問墨西哥時說︰「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那些外國人吃飽沒事幹嘮叨幾句,這不是有病,你或者可以視之為「過度活躍」表現,不過,好似德國面臨吃不飽、穿不暖,連足球都踢到走了樣,竟然有那麼大的勁頭,拿中國問題來折騰自己,這就是病,德國病!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投資中國,贏在中國

2024年03月28日 20:33 最後更新:20:45

習近平昨日在人民大會堂先後與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以及荷蘭首相呂特會見。他提點︰當今世界出路是「投資中國,贏在中國」。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及學術界代表。AP圖片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及學術界代表。AP圖片

習近平向美國代表說的一番話很有份量︰「中國經濟是健康、可持續的。去年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繼續超過30%,這是中國人民幹出來的,也離不開國際合作。」事實上,有識之士明白所謂「中國崩潰論」適宜永久刪除,勿再循環使用。

「我們將持續推動高品質發展,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既讓中國人民不斷過上更好生活,也為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發展前景是光明的,我們有這個底氣和信心。」提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時候,習近平恰如其分的表達,也不必過份自謙了,再說,中國資源之大、市場之廣,再玩下美國不單只是擋車的螳螂,更可能變成捕蟬的螳螂。想想,中國可自主量產7nm芯片、手握稀土供應權,還有的是美國傳統軟硬件依靠中國市場的程度等等。

中國與人為善,向來如是,美國如有善意,大家有生意可做。習近平指出︰「追求中美共贏和世界共贏。歡迎美國企業更多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大型經貿活動,繼續投資中國、深耕中國、贏在中國。」

加入美國對華限制的半導體聯盟的荷蘭,今天得到什麼回報?荷蘭總理心裡有數,不過,也有需要給對方補一課。習近平向呂特表示︰「經濟全球化或許遭遇逆風,但歷史大勢不會改變,『脫鉤斷鏈』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是唯一選擇。中方始終認為,你輸我贏、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維早已過時。」呂特回應︰「脫鉤斷鏈不是荷蘭政府的政策選項,因為任何損害中國發展利益的行動也會傷及自身」。

踏入新一年,中國外貿與內部消費回升,主要工業企業的利潤更見逾10%增長,青年人口就業暫未見鼓舞數字,但中國正在穩中向好進展,西方認定的中國陰霾逐一掃清。

自從新冠大流行以來,一直遭遇到美西方媒體杜撰「中國信用危機」,簡言之,中國別樹一幟的治理模式就係「信唔過」,明明白白中國拯救了無數生命,體現盡救盡救的人道至高標準,放任患者死亡的大部分西方國家,反而用盡心機解說中國的「動態清零」是破壞民主自由的劣政,除損害國民的個人價值之外,更令中國經濟陷入水深火熱。

去年,《華爾街日報》借國內房地產泡沫現象,股市不振等負面因素,推斷中國衰退10年之論,也許,華爾街的「狼」,以為在美國主導對華的技術制裁、經貿的「去風險」,可以達到窒息中國進步的成效,於是提早放出「沽空中國」的消息,「狼」以為中國還在美國掌控之中。

中方一直沒有高調的跟各路媒體爭論,只待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中國在好消息加持下,由國家主席面見歐美代表,表達中國信譽可靠的信息。奉勸西方不要只讀《孫子》的韜略計謀,最好學點《資治通鑒》。此書這寫給治國者的心靈雞湯,速覽中國歷史智慧。《詩經》有云︰「商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宋神宗以此賜書之名。作者司馬光推崇治國︰「信者,人君之大寶也。」當今為什麼那麼動盪混亂?正因為有大國不顧信用,搬龍門還不夠,還想搬球場,每日向世界大話西遊,掩飾自己的虛和劣。商應以夏亡為鑒,勿失信於民失信天下,道理歷久彌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