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何在中國古代 平民叫黎民百姓

歷史長河

為何在中國古代 平民叫黎民百姓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為何在中國古代 平民叫黎民百姓

2022年12月02日 10:00

在中國古代,經常會以「黎民百姓」來稱叫平民。「黎民百姓」其實是「黎民」及「百姓」兩字的合稱,故事要追溯至上古時代黃帝與蚩尤部落的大戰,以及春秋戰國時代貴族的平民化有關。「黎民」及「百姓」屬於社會上的可憐人,因為命運的安排,淪為社會上的低下層。

「黎民」之名最早見於《尚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所謂「黎」者,可解「眾也」,發展至後世,「黎民」已泛指為平民。如《孟子•梁惠王上》:「黎民不飢不寒。」; 《史記•五帝本紀》:「棄,黎民始飢,汝后稷播時百穀。」不過「黎民」原來身份並不低下,而是相傳為蚩尤的族人。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寫道:「九黎族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酋長……這大概是以猛獸為圖騰,勇悍善鬥強大部落。」

黎民的典故與蚩尤有關 (網上圖片)

黎民的典故與蚩尤有關 (網上圖片)

在歷史上,九黎族曾經十分強大,力壓當時的炎帝族及黃帝族。他們之間經過多年的征戰後,炎帝族不敵蚩尤的九黎族,被迫逃到涿鹿,求助於軒轅黃帝,最終兩族決定結成聯盟共同對抗蚩尤九黎族。結果蚩尤落敗,九黎族成為戰俘,淪為奴隸。他們沒有家室,也無姓氏,並被刺瞎一目作為特有的標記。他們甚至可以被奴隸主作用人牲,殺死以祭神或殉葬。 在古代,以「鬲」為炊器,也是葬禮中用的陪葬器皿,而「黎民」也被稱作「人鬲」。如《令簋》記:「姜商(賞)令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回應上文「黎民於變時雍」。「黎」字在古代通「黧」,可解作黑色,如蔡沈《書經集傳》︰「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不過這裏要注意的此「黑」並非單純形容目前為「黑色」,而是有「墨面」及「黔首」之意,即不屬於正常的公民,而是奴隸的身份。

黎民百姓予人的印象是社會的低下層,如與畜牧及耕田有關。(資料圖片)

黎民百姓予人的印象是社會的低下層,如與畜牧及耕田有關。(資料圖片)

現在再說「百姓」了。「百姓」在遠古時代與「黎民」的關係屬於管治者及被管治者。在古代,「姓氏」並非人人皆有,而是限於少數貴族所獨有,主要是防止同族通婚,誕生有問題的下一代。以孔子為例,孔子是宋國貴族叔梁紇的後代,所以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至於孔子的母親因為是平民的身份,所以姓「顏」名「徵在」,與孔子的貴族身份不能相提並論。另一個與「姓氏」有關的名人是周武王姬發。他氏「周」,姓「姬」,名「發」,因此有指周武王應該叫「周發」,但後來「姓」與「氏」合併了,自此不再分開兩者,所以目前公認的兩人叫法為「孔子」與「姬發」。

姓氏在今天十分普遍,但在古代是貴族的專利。(資料圖片)

姓氏在今天十分普遍,但在古代是貴族的專利。(資料圖片)

在遠古時代,並非人人有姓,而是一個部落只有幾個姓的不同氏族羣團,但作為一個部落聯盟,其姓也就比較可觀了。黃炎兩個部落的聯盟,是由大約100個氏族構成的,統稱為「百姓」。當然古人好舉成數,以百而言多,所以可能是少於或多於100個氏族也說不定。

在黃帝打敗蚩尤的時候,「百姓」是負責監控「黎民」的統治者,擁有貴族的身份。如《國語•楚語》記載:「民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是為百姓。」不過「百姓」與「黎民」同樣擁有社會地位升遷的機會。有時候「百姓」會因為犯法而淪為奴隸。與此同時,已淪為奴隸「黎民」會有立功的機會而取得管治者的身份。隨着時間的推移,貴族的人口出現大幅的增長,而周禮又有「五世而斬」的條文,使一些血緣上較疏的「旁支」失去貴族的地位。尤其在春秋後半期,宗族逐漸破壞,土地個人私有的地主階級代替土地嫡子世襲的領主階級興起。百姓逐漸失去貴族的意義,社會地位與平民相似。「百姓」和「黎民」的差別越來越小,都成為被統治的平民。

在上環有一間與平民有關的「百姓廟」(資料圖片)

在上環有一間與平民有關的「百姓廟」(資料圖片)

不過在戰國及秦漢時期,「黎民」與「百姓」並未結合使用,以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張延雋之為晉州 行台左拯,匡維主將,鎮撫疆埸,儲積器用,愛活黎民。」為例,可見是沒有用上「黎民百姓」的。即使在唐代,也是用「黎民」為主,如唐•劉禹錫 《復荊門縣記》:「是利不及下也,黎民病之。」但成書於清初的《隋唐演義》第17回有:「那六街三市勳衞宰臣,黎民百姓,奉天子之命,與民同樂。」可見自清代開始,已較多採用「黎民百姓」統稱了。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