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鮮食品「掃碼追溯」系統 未經第三方鑑證或助長魚目混珠

社會事

新鮮食品「掃碼追溯」系統 未經第三方鑑證或助長魚目混珠
社會事

社會事

新鮮食品「掃碼追溯」系統 未經第三方鑑證或助長魚目混珠

2022年11月29日 11:24 最後更新:20:38

假如購物時都可以「掃一掃安心購物」,你會主動掃描嗎?近年,世界各地對於食物安全有更進一步的追求,紛紛推出「掃碼追溯系統」,顧客掃描二維碼(QR code)或輸入產品序號,便能輕鬆追蹤產品來源。「掃碼追溯」不限於預先包裝食物,新鮮食品也會按批次發出編號,方便店家在貨架上展示,令消費者能夠獲取更多產品資訊。有市場檔販坦言,二維碼固然提升產品的透明度,但並非每樣新鮮食品都適合採用,加上資料由商家提供,或未經第三方鑑證,除非當局能每天派員巡視,否則有機會被有心人士利用,將冰鮮食物混入新鮮食品中,魚目混珠。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早於2013年,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表《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表明要建設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及統一追溯編碼。雖然香港尚未設立統一掃碼追溯系統,但日前環境及生態局回覆議員查詢,指局方會繼續留意內地和國際間相關系統應用的發展和效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新鮮豬肉分割後難辨來源

事實上,近年「掃碼追溯」技術也漸漸流入本港,不難發現預先包裝的新鮮豬肉、蔬菜,甚至急凍魚,都印上猶如「食物身分證」的二維碼,市民一掃便知食物的來源地和抵達商店的日期等,但在非預先包裝食物則較少見,例如鮮肉和活魚等。據了解,香港現時可以追查鮮肉來源,以新鮮豬肉為例,食物環境衞生署有一定的監管程序,鮮肉大聯盟副主席關國華指,屠房每日都會發提貨單予肉商,寫明商家從哪個屠宰場購入了多少頭豬,以及每頭豬的獨立編號,方便追蹤問題豬隻,「肉商不能遺失提貨單,若政府派人突擊檢查,便要出示單據證明豬隻來源!」對於再進一步設立「掃碼追溯」系統,關直言「有既定程序已足夠,不需吹毛求疵」,因為一旦豬肉分割成不同部位擺放出售,根本難以分辨出自哪頭豬,既混亂又擾民。

食環署。資料圖片

食環署。資料圖片

他舉例,訪問當日正好購入了來自湖南省、湖北省及廣東省的豬,「如果一日賣六頭豬,分別從三、四個省份購入,到時客人要求買來自湖南的豬,但經已拆件,又如何取出湖南的豬肉呢?」他指,肉販現時會檢查豬身有否蓋上食環署的印章,代表符合香港的衞生水平,「如豬隻無病無痛,消費者能安心食用,已經可以了!」

當局無法每天派員巡視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早於2016年推出「國產生鮮豬肉追溯系統」,市民掃描二維碼連結至資料庫,輸入標示在肉店的拍賣編號或屠宰編號,就能得知豬隻的拍賣及來源畜牧場等基本資料。然而,當地記者曾到肉店視察,發現店鋪出示了4個編號,惟肉販坦言,經屠宰過後已無法分辨豬肉的對應編號。

關國華提出同樣疑慮,擔心市民習慣信賴二維碼的資料,或會助長犯罪,「若有肉販存心在新鮮肉中混合冰鮮肉出售,市民掃描二維碼後不虞有詐,只會購入『混合肉』也懵然不知。」另一業內人士不諱言,除非食環署職員每日巡視、掃描二維碼,否則難以揭發,「政府無法派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善系統。」

同樣問題也在活魚檔出現,有魚販向記者反映,難以想像要在店面貼出二維碼作「掃碼追溯」。他指,漁獲「種類多又細」,每日平均至少有10多款,最多只能列明全都在南中國海水域捕獲,無法查明魚從何游來。他認為,賣飼養魚的魚檔或能做到「掃碼追蹤」,亦曾見過別家魚檔售賣烏頭等飼養魚,個別劃出一個區域放置烏頭,並展示漁場的標籤。另一邊廂,也有超級市場設有自家魚類檢定系統,在預先包裝急凍魚上印上二維碼,一掃即可獲得食品安全實驗室測試證書及報告。

活魚種類多 難查從何游來

除了肉類和魚類,蔬菜同樣可以使用「掃碼追溯」技術。蔬菜統營處一級市場經理(推廣)羅家豪指,二維碼等同產品的「身分證」,首要條件是產品源頭做好資料記錄。綠芝園創辦人譚嗣籇認為,該技術能夠在生產綫上作記錄,「出產、運輸,以至在超級市場上架,整個流程都可以追蹤。」然而當中有太多不確定因素,例如包裝蔬菜運到超級市場後,其中一部分菜葉有損壞,店鋪職員或會把批次重新包裝,「假如混合了其他來源地的蔬菜,也不得而知!」

散裝蔬菜一開箱就「無譜」

此外,店家處理非預先包裝蔬菜,會統一在貨架上展示批次編號,譚嗣籇覺得做法難以監管,「蔬菜一箱箱運到商店,一開箱就『無譜』!即使把二維碼放在菜籃,難以確保有客人揀選過後放回正確位置。」

有蔬菜批發商不諱言,在菜檔追蹤來源相對麻煩,「若要細分從中國哪個城市進口就更加棘手!」他指,若然是選擇性參與計畫,加上政府願意提供資助,有鼓勵性的誘因,相信業界會遵從,對市民也有益處。

透過掃描二維碼或輸入序號,可追蹤產品來源,但亦有風險被不法之徒魚目混珠。資料圖片

透過掃描二維碼或輸入序號,可追蹤產品來源,但亦有風險被不法之徒魚目混珠。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食環署:北區試行錄像蒐證效果理想 擬擴展至其他地區適用

2024年04月18日 21:42 最後更新:23:40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為提高蒐集證據的效率,並減低行動對途人和執法人員構成的安全風險,在北區試行以錄像蒐證為主導的新執法策略,以有效打擊無牌熟食小販活動。由於試行效果理想,署方會考慮在其他地區應用新執法策略。

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新聞處圖片

食環署昨晚在上水彩園路近寶石湖邨服務設施大樓一帶採取先導執法行動,以錄像設備蒐集證據為主導,記錄無牌熟食小販的違法行為和資料作為證據一部分,打擊懷疑有組織性的無牌熟食小販活動。自去年至今,該地點共錄得19宗無牌販賣投訴。署方行動中拘捕4人,就涉嫌在公眾地方無牌販賣、在公眾地方造成阻礙,以及未領有有效牌照而烹煮或加熱食物作販賣用途展開檢控程序,並檢取4架熟食手推車和其他相關工具,以及即時銷毀約20公斤相關食物。

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新聞處圖片

發言人表示,即使小販離開販賣現場,執法人員仍可根據錄像證據作出拘捕行動,不但可避免在販賣現場發生衝突或混亂場面,亦可減低對途人和執法人員構成的風險,提升打擊無牌熟食小販活動的執法成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