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連破三道封鎖線 中央紅軍萬里征途第一站

歷史長河

連破三道封鎖線 中央紅軍萬里征途第一站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連破三道封鎖線 中央紅軍萬里征途第一站

2022年12月05日 10:00

廣東是中央紅軍長征離開中央蘇區後經過的第一個省份,從1934年10月21日到11月5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中央紅軍英勇奮戰,衝破國民黨軍隊分別在粵贛、湘粵邊境設置的前三道封鎖線,通過了中央紅軍萬里征途的第一站。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主力8.6萬餘人開始長征。為了防止紅軍西進,國民黨粵軍在安遠、信豐、贛縣、南康一帶,以桃江為天然屏障構築了第一道封鎖線。雖然長征之前,紅軍與陳濟棠部已經達成了秘密協定,但陳濟棠尚未通知其前線各部隊,因此紅軍在突破第一道封鎖線時仍然遇到了不小的對抗。經過戰鬥,中央紅軍全部渡過桃江,突破了第一道封鎖線。10月25日,紅一軍團一部進入廣東南雄境內的界址。10月26日拂曉,紅一軍團直屬偵察連在烏逕的新田與國民黨軍隊相遇,並迅速將敵消滅,此為新田之戰。這是中央紅軍進入廣東後打的第一仗,保證了紅軍後續部隊順利通過烏逕。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網上圖片)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網上圖片)

在得悉中央紅軍突破第一道封鎖線之後,國民黨軍隊在廣東仁化城口與湖南桂東之間設立了第二道封鎖線,中革軍委要求紅一軍團「打開自己前進的道路」。仁化城口是湘粵邊境的交通咽喉,也是國民黨第二道封鎖線的中心據點。11月2日,紅軍佔領三江口,截斷了湘軍與粵軍的聯繫,後攻佔城口,在國民黨第二道封鎖線上撕開了一個大缺口。城口一戰,紅軍俘敵100多人,繳獲槍械數百支、子彈一萬多發以及糧食、煤油等物資。奇襲城口的勝利,標誌著紅軍突破了國民黨第二道封鎖線。

紀念館內的展示 (網上圖片)

紀念館內的展示 (網上圖片)

紅軍佔領城口之後,11月4日至5日,紅二師六團一營在銅鼓嶺與準備北上阻截紅軍的粵軍獨立警衛旅第三團發生激戰,紅軍以傷亡100多人的代價將敵人控制在銅鼓嶺南麓一帶,為保證紅軍主力在城口作短暫休整、順利過境繼續西進創造了條件。在城口,紅軍得到自中央蘇區核心區域突圍後的第一次休整,緩解了連續長途行軍作戰的疲勞,籌措了物資。

紅軍留下的手雷 (網上圖片)

紅軍留下的手雷 (網上圖片)

在聞悉紅軍突破第二道封鎖線之後,國民黨軍隊在粵漢鐵路湘粵邊境的郴縣、宜章、樂昌一線設置了第三道封鎖線。這時,敵人已判明紅軍意圖,蔣介石嫡系部隊有的已經從福建、江西追上來了,國民黨粵軍趕赴廣東樂昌,企圖利用公路、鐵路之便堵截紅軍前進。11月5日,中央紅軍繼續分頭西進,期間多次發生激戰。部分紅軍部隊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經過10多個小時艱難的行軍,翻越了五山與九峰交界海拔1600多米的大王山。

中央紅軍作戰油畫 (網上圖片)

中央紅軍作戰油畫 (網上圖片)

中央紅軍長征在粵北期間得到了當地人民的大力支持。1934年10月29日,紅軍總政治部專門頒發《對目前行動的政治工作訓令》,對嚴守紀律、不侵犯群眾利益等提出嚴格要求。紅軍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留下了不少紅軍標語。廣大人民群眾見到紅軍紀律嚴明,秋毫不犯,保護群眾利益,也用實際行動幫助紅軍排憂解難,支援紅軍長征。不少群眾給紅軍充當嚮導、提供情報,為紅軍順利作戰和轉移做出了貢獻。人民群眾還在物質上支援紅軍,為紅軍提供糧食,幫助紅軍籌辦蔬菜、稻草等各種物資。紅軍離開之後,有的群眾還冒著生命危險積極掩護和精心救治失散的紅軍傷病員。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