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工人運動的參與者到領導者——羅登賢

歷史長河

從工人運動的參與者到領導者——羅登賢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從工人運動的參與者到領導者——羅登賢

2022年12月07日 10:00

羅登賢,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工人運動領袖,東北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領導者,曾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兼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等。

羅登賢舊相 (網上圖片)

羅登賢舊相 (網上圖片)

羅登賢出生於廣東佛山南海,3歲喪父,家境貧寒,姐姐把他接到香港撫養並讓他讀了幾年小學,11歲停學後進入英國資本家辦的太古船廠當學徒。羅登賢極少外出活動,經常在家挑燈夜讀,勤學苦練,數年後,文化水準有了很大提高。

更多相片
羅登賢舊相 (網上圖片)

羅登賢,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工人運動領袖,東北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領導者,曾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兼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等。

當時的舊中國紗廠普遍使用童工,有的一天工作16小時以上。(網上圖片)

羅登賢出生於廣東佛山南海,3歲喪父,家境貧寒,姐姐把他接到香港撫養並讓他讀了幾年小學,11歲停學後進入英國資本家辦的太古船廠當學徒。羅登賢極少外出活動,經常在家挑燈夜讀,勤學苦練,數年後,文化水準有了很大提高。

1922年11月31日,在俄國出版的向華人工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華工醒時報》。(網上圖片)

1920年4月,香港5000多名機械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增加工資。羅登賢與太古船廠工人一起積極參加罷工鬥爭,反抗英國資本家的壓迫和剝削。這次鬥爭的勝利使他認識到,工人只有組織起來團結鬥爭才有力量。

海員工會代表合影 (網上圖片)

羅登賢在數次工人鬥爭中認識了蘇兆征、林偉民、楊殷等人,通過他們,羅登賢學習到了來自蘇聯十月革命的知識和實踐啟迪,並開始深入鑽研馬列主義理論。羅登賢越學習,越覺得反抗帝國主義的壓迫刻不容緩。他意識到只提高工人的經濟待遇並不能解救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於水火,而是要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爭得政治地位。1925年春,他在羅珠、楊殷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成為一名無產階級的優秀戰士和工人運動的組織者。

漫畫羅登賢向工人群散發《罷工宣言》(網上圖片)

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發生後,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浪潮。為了支援上海工人的反帝鬥爭,中共廣東區委決定組織廣州、香港兩市工人舉行罷工,羅登賢熱烈響應黨的號召,深入各工會團體,揭露黃色工會的欺騙宣傳,發動香港海員、金屬業工人和太古船廠工人舉行罷工。 1925年6月19日,由於香港當局拒絕接受工人提出的要求,香港幾十個工會、25萬多人先後加入了罷工行列,10多萬人衝破港警封鎖,撤出香港回到了內地。頓時,香港機器停轉,車輛停運,航運商務停頓,香港變成了一座「荒島」。此次罷工有力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在香港的反動統治,也使香港的經濟受到巨大損失,為國民革命政府北伐除去了後顧之憂。

羅登賢革命足跡圖 (網上圖片)

6月下旬,羅登賢率領罷工海員和金屬業工人撤離香港,回到廣州。6月23日,中共廣東區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數萬罷工工人以及廣州工農商學革命士兵參加的反帝鬥爭大會在東較場舉行,羅登賢率領罷工的香港機工聯合會成員參加,會後舉行了反帝示威大遊行,當隊伍行至沙基時,沙面租界英法帝國主義軍隊突然開槍掃射,當場打死群眾52人,重傷170餘人,輕傷無數,史稱「沙基慘案」。 為增強工會組織的戰鬥力,羅登賢對香港金屬業工會、機工聯合會的幹部說:「香港的船塢、電燈、鐵業、修造鐵輪船、電器等行業金屬工人很多……不僅扼住了英帝國主義在香港的重要生產部門,而且在市政上也占著重要地位。但是金屬業工人組織得不好,成立了很多工會,力量不集中,較散漫,妨礙了我們工人間的團結。現在,中華全國總工會號召我們成立香港金屬業總工會,我們應該堅決響應號召,迅速組織起來。」

1933年4月1日上海《申報》上刊登的廖承志(左2)、羅登賢(左1) (網上圖片)

1926年,在羅登賢的主持下,香港聯合工會發表了《為統一組織告金屬業工友書》和《香港金屬業總工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召開香港機器工人代表大會、香港香港金屬業總工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並將香港金屬業工會、香港機工聯合會和機器十科工會聯合組成香港金屬業總工會。 省港罷工委員會中共黨團任命羅登賢為香港金屬業總工會中共黨團書記,他從工人運動的參與者、協助者,慢慢成長為工運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當時的舊中國紗廠普遍使用童工,有的一天工作16小時以上。(網上圖片)

當時的舊中國紗廠普遍使用童工,有的一天工作16小時以上。(網上圖片)

1920年4月,香港5000多名機械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增加工資。羅登賢與太古船廠工人一起積極參加罷工鬥爭,反抗英國資本家的壓迫和剝削。這次鬥爭的勝利使他認識到,工人只有組織起來團結鬥爭才有力量。

1922年11月31日,在俄國出版的向華人工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華工醒時報》。(網上圖片)

1922年11月31日,在俄國出版的向華人工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華工醒時報》。(網上圖片)

羅登賢在數次工人鬥爭中認識了蘇兆征、林偉民、楊殷等人,通過他們,羅登賢學習到了來自蘇聯十月革命的知識和實踐啟迪,並開始深入鑽研馬列主義理論。羅登賢越學習,越覺得反抗帝國主義的壓迫刻不容緩。他意識到只提高工人的經濟待遇並不能解救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於水火,而是要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爭得政治地位。1925年春,他在羅珠、楊殷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成為一名無產階級的優秀戰士和工人運動的組織者。

海員工會代表合影 (網上圖片)

海員工會代表合影 (網上圖片)

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發生後,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浪潮。為了支援上海工人的反帝鬥爭,中共廣東區委決定組織廣州、香港兩市工人舉行罷工,羅登賢熱烈響應黨的號召,深入各工會團體,揭露黃色工會的欺騙宣傳,發動香港海員、金屬業工人和太古船廠工人舉行罷工。 1925年6月19日,由於香港當局拒絕接受工人提出的要求,香港幾十個工會、25萬多人先後加入了罷工行列,10多萬人衝破港警封鎖,撤出香港回到了內地。頓時,香港機器停轉,車輛停運,航運商務停頓,香港變成了一座「荒島」。此次罷工有力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在香港的反動統治,也使香港的經濟受到巨大損失,為國民革命政府北伐除去了後顧之憂。

漫畫羅登賢向工人群散發《罷工宣言》(網上圖片)

漫畫羅登賢向工人群散發《罷工宣言》(網上圖片)

6月下旬,羅登賢率領罷工海員和金屬業工人撤離香港,回到廣州。6月23日,中共廣東區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數萬罷工工人以及廣州工農商學革命士兵參加的反帝鬥爭大會在東較場舉行,羅登賢率領罷工的香港機工聯合會成員參加,會後舉行了反帝示威大遊行,當隊伍行至沙基時,沙面租界英法帝國主義軍隊突然開槍掃射,當場打死群眾52人,重傷170餘人,輕傷無數,史稱「沙基慘案」。 為增強工會組織的戰鬥力,羅登賢對香港金屬業工會、機工聯合會的幹部說:「香港的船塢、電燈、鐵業、修造鐵輪船、電器等行業金屬工人很多……不僅扼住了英帝國主義在香港的重要生產部門,而且在市政上也占著重要地位。但是金屬業工人組織得不好,成立了很多工會,力量不集中,較散漫,妨礙了我們工人間的團結。現在,中華全國總工會號召我們成立香港金屬業總工會,我們應該堅決響應號召,迅速組織起來。」

羅登賢革命足跡圖 (網上圖片)

羅登賢革命足跡圖 (網上圖片)

1926年,在羅登賢的主持下,香港聯合工會發表了《為統一組織告金屬業工友書》和《香港金屬業總工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召開香港機器工人代表大會、香港香港金屬業總工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並將香港金屬業工會、香港機工聯合會和機器十科工會聯合組成香港金屬業總工會。 省港罷工委員會中共黨團任命羅登賢為香港金屬業總工會中共黨團書記,他從工人運動的參與者、協助者,慢慢成長為工運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1933年4月1日上海《申報》上刊登的廖承志(左2)、羅登賢(左1) (網上圖片)

1933年4月1日上海《申報》上刊登的廖承志(左2)、羅登賢(左1) (網上圖片)

1933年,由於叛徒出賣,羅登賢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在獄中,他遭到酷刑折磨,兩條腿骨被鐵杠壓斷,但他寧死不屈,領導獄中難友與敵人作鬥爭,直至英勇就義,時年僅28歲。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