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任安「坐觀成敗」 被批見風使舵後被斬

史空穿梭

任安「坐觀成敗」 被批見風使舵後被斬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任安「坐觀成敗」 被批見風使舵後被斬

2022年12月07日 20:00

「坐觀成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西漢司馬遷所寫的《史記》,當中的《田叔列傳》有言:「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

漢武帝雖然是中國史上一位傑出有為的君主,可是在他遲暮之年卻迷上了方術煉丹。因此,這位本來勵精圖治的帝王在晚年接連犯錯。除了不斷對外發動戰爭、勞民傷財外,他還寵信奸臣江充。此人奸險無比,不僅借著武帝對他的偏護來鏟除異己,更是向武帝進言說他身體欠佳都是因為有人在宮中施行巫術。沒想到武帝一聽,居然信以為真,馬上就派江充去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

由於太子劉據和江充兩人不對頭,所以江充便把矛頭直指太子劉據。本來他想乘調查之機向武帝稟告太子宮中埋有大量木頭人,有施巫蠱之術的嫌疑。可是,劉據早就料到江充想置自己於死地,所以先發制人,率先一步把江充殺了。江充的同黨見太子手起刀落,立刻就趕到武帝宮中裡說太子要起兵造反。

武帝聽後眉頭緊皺,想也沒想就派丞相帶兵去捉拿太子。劉據見武帝不分皂白地想判自己的罪,也只能率軍抵抗。然而在發兵之時,太子就明白自己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戰勝敵人。於是,他便親自到任安將軍的營寨中,並賜予他可以調動全國兵馬的兵符,希望他可以發兵支持自己。可是,任安接受了兵符,卻遲遲不發兵。因為他吃不准交戰雙方到底誰是誰非,以致於劉據因孤立無援而兵敗逃亡,最後甚至在湖縣被殺。

太子劉據因被弄臣術士江充迫得自縊而死,而京中死傷過萬,此事在史書上被稱之為「巫蠱之禍」。後來,漢武帝醒悟為太子進行平反,並進行了一波政治肅清。

太子劉據因被弄臣術士江充迫得自縊而死,而京中死傷過萬,此事在史書上被稱之為「巫蠱之禍」。後來,漢武帝醒悟為太子進行平反,並進行了一波政治肅清。

後來漢武帝知道了這個情況後,非但沒有責怪任安接受了兵符,反而覺得他忠君愛國,以假受兵符來穩住太子,所以也就沒追究他的責任。只是任安軍隊的一個管錢小官因為曾經受罰於任安而懷恨在心,所以悄悄地向武帝告發:「陛下,任安並不像您所想一樣忠心。他確實答應太子出兵相助,甚至發過誓以太子命令馬首是瞻!」武帝聽後心裡極不舒坦,甚至氣得渾身發抖地說:「我以為任安對我忠心耿耿,沒想到他竟是如此的老奸巨猾!在戰事即將爆發之時,卻打算腳踏兩只船,坐觀成敗。看樣子他是打算哪方打贏,就投靠那方。這種見風使舵的人,實在留不得!」就這樣,武帝派人逮捕了任安,並把他殺了。

後人從此提取出「坐觀成敗」這個成語,是指坐那些冷眼旁觀人家的成功或失敗的人。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