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習主席今訪沙特 為何說中阿峰會具「里程碑意義」?

博客文章

習主席今訪沙特 為何說中阿峰會具「里程碑意義」?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習主席今訪沙特 為何說中阿峰會具「里程碑意義」?

2022年12月07日 11:22 最後更新:12:04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

外交部公布習近平訪問沙特,並出席中阿峰會。

外交部公布習近平訪問沙特,並出席中阿峰會。

外電引述接近沙特政府的分析人士,指習近平訪問沙特反映兩國近年發展更深層次關係;作為沙特石油的最大進口國,中國是至關重要的合作夥伴,兩國軍事關係一直強勁發展,預計雙方今次將簽署一系列協議。

有分析認為,當前,美國與沙特的關係處於低位,而伴隨中國崛起,其在中東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則有所提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接待中國領導人,表明利雅德決心不顧西方盟友的意願,在兩極分化的全球秩序中穿行,尋求在中東地區的領導權和獨立性。

新華社資料圖片

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國駐杜拜總領事館在早前發出的聲明中強調,首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峰會「在中阿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阿峰會的里程碑意義,體現在哪裡?

阿拉伯國家地處亞非大陸交匯地帶,自二戰以來就一直是地區熱點問題高度聚集的位置,雖然擁有豐富的能源,但始終沒有擺脫地緣政治衝突的糾纏。進入21世紀後,又經歷了一輪「阿拉伯之春」的嚴重衝擊。

避免政治動盪,實現穩定的經濟增長,是眾多阿拉伯國家的共同心願。它們對中國的相關經驗產生了濃厚興趣,中國也願意毫無保留地分享、追求合作共贏,中阿之間的合作潛力巨大。

目前中國已成為阿拉伯國家的第一大交易夥伴國。去年阿拉伯世界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3000多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3以上;今年前三季度,中阿貿易額達3192.95億美元,同比增長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

新華社今日發布短片,總結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發展成就。

新華社今日發布短片,總結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發展成就。

此外,還有20個阿拉伯國家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新華社今日發布短片,總結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發展成就,當中包括沙特中沙延布煉廠、沙特吉贊經濟城商業港、埃及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阿聯酋迪拜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阿聯酋聯邦鐵路網二期、卡塔爾盧賽爾體育場、摩洛哥努奧光熱電站等等,可以說,中阿合作的範疇從能源領域拓展深入到農業、數字經濟、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中阿峰會的召開,相信將會令雙方合作再上一個台階。

更值得留意的是,除了經貿合作,作為兩大古老文明,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主張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都反對外部干涉,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當下「文明衝突」等論調再度抬頭的背景下,中阿志同道合的一面就更加凸顯。

簡言之,和美國以高人一等的姿態進入中東,在該區作為政治掮客著力操弄地緣政治與安全議題不同,中阿共同努力推動的是阿拉伯國家和平與發展、從根本上化解地區熱點問題,推動中阿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更高水平,攜手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表時評,提到近年來中國先後提出關於實現中東安全穩定五點倡議、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四點主張、落實巴以「兩國方案」三點思路等系列倡議和主張,得到中東國家的高度認可;而阿拉伯國家在台灣、新疆、香港、人權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始終給予中方堅定有力的支持。

時評說,首屆中阿峰會具有歷史性意義,必將為中阿關係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又指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同為國際舞台上重要政治力量,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環境,雙方發展友好關係的決心更加堅定,中方願意與阿拉伯國家一同面向未來,不斷充實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格局。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德總理二度訪華 隨行企業陣容豪華 德媒:「沒中國不行」

2024年04月15日 19:45 最後更新:19:53

由環境、農業、交通3名內閣部長陪同,西門子、寶馬、平治等重量級企業還組成隨行「商業天團」,朔爾茨今次率高規格團體訪華,意欲何為?

4月1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重慶市渝中區參訪。新華社圖片

4月1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重慶市渝中區參訪。新華社圖片

德國總理朔爾茨於4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他自就任總理以來第二次訪華,也是今年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領導人。

4月1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重慶市江北嘴瞭解中德合作「水監測」科研項目。新華社圖片

4月1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重慶市江北嘴瞭解中德合作「水監測」科研項目。新華社圖片

據德國《圖片報》4月13日報道,作為總理,朔爾茨從來沒有訪問過一個國家這麽長時間,他此行關乎德國的未來、經濟、就業和增長。陪同出訪的是德國最重要的企業老闆們,政府專機乘客名單堪稱「德國企業名人錄」,這表明企業管理層和政府都認為「沒有中國就行不通」。對於德國日益疲軟的出口經濟來說,中國龐大的銷售市場是必不可少的。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教授告訴內地媒體「第一財經」,從訪華陣容來看,此次規模非同尋常,一位政府總理加上三位部長,這樣的情况往往多出現在雙方政府磋商的情况下,所以這次德國政府來訪的規格是非常之高的。隨行的三位部長既體現了朔爾茨對聯合執政夥伴的兼顧,比如其中兩位是綠黨,一位是自民黨,此外三人所涉及的交通、農業、環境領域,也體現了中德之間還有更多潜力、進一步合作的方向可以挖掘。

伍慧萍特別强調,隨行的這三位部長此前對華言行也非常友好。據央視新聞報道,德國聯邦交通部長維辛去年就明確表示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懲罰性關稅,並警告說,德國經濟將因此受到損害。

在外界關於中國經濟前景的各種聲音中,四川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講席教授龐中英認為,朔爾茨此行表明「德國和歐盟都想瞭解中國經濟的真實狀况」。

龐中英表示,朔爾茨的訪問可能有助於德國企業進一步發展在華業務,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國西南部曾經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但現在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中心。」

在重慶,朔爾茨首先來到有著德資背景的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參觀了該企業研發生産的氫動力産品及氫燃料電池解决方案。

4月14日,朔爾茨參訪位於重慶九龍坡區的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新華社圖片

4月14日,朔爾茨參訪位於重慶九龍坡區的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新華社圖片

報道指出,近年來,重慶和鄰近的四川省一直在大力開發這一領域。據重慶本地的上游新聞報道,在重慶的很多發展、建設中,都有德國企業的身影。截至2024年2月,德國累計在渝設立84家外資企業,主要涉及製造業、建築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等。

高級商務代表團隨行,是德國總理在進行重大外訪時的「標配」。2022年11月朔爾茨訪華時就帶領了由12家企業組成的豪華商業代表團,均為中德雙邊經貿合作中極具潜力的行業和重點領域。

伍慧萍表示,德國企業界的報名非常踴躍,有些當初提交了隨訪申請的企業最終未收到隨行通知。從此次隨訪的企業來看,在當前中德經貿關係中,大企業還是主要的推動力量,畢竟它們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熟知政策環境,希望挖掘進一步的合作潜力和動力。而企業界的隨訪也利於維持中德經貿關係的穩定性,體現德國方面希望進一步尋求與中國市場的深度合作。

以大眾、平治、寶馬、巴斯夫、西門子等為代表的大型德國企業近年來紛紛爭相繼續增加在華投資。對於總部位於德國的材料製造商科思創而言,中國已成為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

德國經濟研究所(IW)報告顯示,2023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總額達創紀錄的119億歐元,比上年增長4.3%。2023年德國對華投資占德國海外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10.3%,為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另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中德雙邊貿易額為2531億歐元。自2016年起,中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莫裏茨•舒拉裏克(Moritz Schularick)指出,「與中國的貿易給我們帶來了繁榮,而且在短期內幾乎是不可替代的。」

伍慧萍表示,對於德國來說,未來外部環境面臨很多重大變數,比如俄烏衝突下一步走向、美國大選等。因此,穩定中德關係尤為重要,德國需要與在各個領域,包括全球治理領域,與保持極大影響力的中國維持定期交流和友好關係。

一些媒體在報道中提到德國政府鼓吹對華「去風險」,跟風炒作中企「産能過剩」以及德國企業在華面臨「不公平競爭」等問題,但不約而同指出,朔爾茨希望通過這次訪問來加强經濟關係。

朔爾茨。AP資料圖片

朔爾茨。AP資料圖片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稱,朔爾茨需要中國。距離下一次全國大選僅剩一年多的時間,這個歐洲經濟引擎國家的領導人已經沒有時間創造奇迹,來扭轉其政府在德國民眾中的灾難性地位。

美媒稱朔爾茨此次訪華「將是他自2021年底上任以來時間最長、最重要的出訪」。在創紀錄的低支持率和政治聯盟矛盾重重的困擾下,這次訪問不僅讓朔爾茨有機會證明他擁有全球地位,而且可以向選民表明他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德國公司。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