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商界群起反對 美涉華芯片提案放寬限制
據路透社消息,在美國商會等商業團體的壓力之下,美國參議員修改了一項禁止美國政府及其承包商使用中國芯片的提案,從而放寬了相關限制。

涉華芯片提案預計本月通過審議並提交拜登簽署。AP圖片
相關報道稱,修改過的最終提案文本日期為12月1日,預計將在本月通過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審議後,被送往白宮經總統拜登簽署後成為法律。
今年9月,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和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科寧試圖在2023年《國防授權法案》的最終版本中加入一項修正案,要求美國聯邦機構及其承包商停止使用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等中國企業生產的芯片。

修正案最終版不再禁止承包商使用中國企業生產的芯片。AP圖片
不過,路透社6日在報導中指出,最終版本的修正案內容不再禁止承包商使用中國企業生產的芯片,提案生效的期限也從先前版本的即時或2年後推遲為5 年後。
另外,最新草案還縮小了限制措施的適用範圍,指出它們只適用於政府「關鍵系統」的項目,例如用於情報活動、軍事指揮及武器的電信或資訊網路。

美國商界一致反對修正案納入今年的《國防授權法案》。AP圖片
綜合美媒報道,上個月舒默和科寧還在美國國會大力遊說,希望將其提出的修正案納入到今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但遭到美國多個不同領域商業團體的一致反對。
包括航空航天工業協會、汽車創新聯盟、國防工業協會、無線通訊和互聯網協會、美國商會等在內的商界團體聯名致信美國參議院,聯名信指,芯片無處不在,要確定大量電子產品中所含的芯片是否由中國企業生產,成本很高,難度也很大。
這封聯名信還表示,從烤麵包機等普通電器中找出這些芯片,或者迫使紙張供應商等聯邦承包商承擔這樣一項艱巨的任務,並不會進一步加強美國的國家安全。
路透社稱,這是美國商界用限制中國芯片最終導致成本大增來抵制此類提案的最新案例。

美國出於政治目的而人為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AP圖片
科技行業資深專家項立剛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出於政治目的而人為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做法,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不符合中美雙方利益,勢必遭遇美國商界的抵制。美國個別政客應該從中汲取教訓,儘快糾正錯誤做法,共同維護全球芯片產業鏈的穩定與安全。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