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只得六人的農會 得趣書室舊址

歷史長河

只得六人的農會 得趣書室舊址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只得六人的農會 得趣書室舊址

2024年02月02日 10:00

一個只得六人參加的農會,而且還是中國現代史上首個縣級農會,其效率之高實在令人驚訝!六人農會舊址位於海豐縣城東龍舌埔彭湃故居的左邊,即彭湃自家的得趣書室。

1922年7月的一天,彭湃頂著烈日來到龍津河畔天后廟前的一棵大榕樹下,用從日本帶回來的留聲機播放著優美的音樂。不少趕集的農民被留聲機的歌聲所吸引,圍聚過來。彭湃對圍觀的農民們說:「世界本來沒有壓迫,但有了地主剝削,清白的世界被攪得混暗;十月革命勝利和中國共產黨誕生後,貧苦大眾才看到了紅太陽,看到了光明。」彭湃振臂揮手,一改往日的腔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他講述了農民水深火熱的痛苦,地主敲骨吸髓的罪惡,指出封建社會土地所有制是一切不合理的根源。聽了彭湃的宣傳演講,革命種子深深埋在了農民心中。

六人農會舊址位於海豐縣城東龍舌埔彭湃故居的左邊 (網上圖片)

六人農會舊址位於海豐縣城東龍舌埔彭湃故居的左邊 (網上圖片)

1922年7月29日,彭湃再次到龍山天后宮前面的大榕樹下宣傳革命道理,用留聲機播放白字戲、革命歌曲等,聲情並茂的講述讓男女老少聽得如癡如醉。隨後,彭湃即興演說到:「加入農會好比過河,這邊河岸是痛苦的,對岸是幸福的,可是個個都怕被河水浸死,都不願先過。互相推諉,結果沒有一個人敢過。我們要成立農會並加入農會,聯合過河,手握手地前進。」 一位壯實的青年農民豁然站起來:「說得沒錯,現在的問題在於我們能否團結一致,讓廣大農民都受益。」彭湃激動地緊握住了這個青年的手,原來他就是海豐赤山約常來榕樹下聽彭湃宣講的張媽安。於是,彭湃瞅準時機,建議立即成立一個農會,他說:「入農會好比過河, 要大家手牽手;手牽手才能安全過河,農民聯合起來才能辦大事,農民才會積極參加。」在場的農民李老四聽後贊同地說:「對啊,我們幾人就先成立一個農會,將來有人加入就好,要是沒有人加入,我們也不要散,同心幹下去!」

彭湃自家的得趣書室 (網上圖片)

彭湃自家的得趣書室 (網上圖片)

同日晚上,張媽安、李老四以及另外三位農友應約來到彭湃居住的得趣書室。彭湃和張媽安等人商討農民如何團結起來,組織起來進行鬥爭。彭湃總結了早年在日本留學時參加社會實踐的經驗,打算將其應用到即將組織的農會上,讓農會能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共同的革命信仰把六顆火熱的心緊緊地聚在一起,彭湃、張媽安、林沛、林煥、李老四、和李思賢在得趣書室成立了海豐第一個農會——「六人農會」,它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個縣級農會組織。在彭湃的主持下,「六人農會」成員莊嚴宣誓,發誓要服從組織、保守秘密、不出賣同志。「六人農會」雖然在當時是一個不起眼的農會組織,但它有能量,擅於團結和教育農民,組織農民同地主豪紳作鬥爭。完成了海豐農民由分散到組織起來的第一步。

得趣書室的內部 (網上圖片)

得趣書室的內部 (網上圖片)

在組織農會期間,彭湃於1923年2月9日寫給李春濤的信中說明了農會採取的政策:一是對付田主;二是對付官廳。即經濟的鬥爭與政治鬥爭並進,使農民有經濟鬥爭的訓練及奪取政權的準備。同時還畫了經濟鬥爭示意圖,說明開展農民運動的理念。

六人的紀念像 (網上圖片)

六人的紀念像 (網上圖片)

1922年10月25日,在「六人農會」的基礎上,赤山約農會在龍山天后廟成立。1923年1月1日,全縣六十多位代表歡聚在海豐縣城,成立海豐縣總農會,選舉彭湃為總農會會長。1962年7月,得趣書室與彭湃故居同被省人民委員會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Tags:

日本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