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薑茶並非最暖身? 日節目實測飲「呢款熱飲」暖足1個鐘

樂活道

薑茶並非最暖身? 日節目實測飲「呢款熱飲」暖足1個鐘
樂活道

樂活道

薑茶並非最暖身? 日節目實測飲「呢款熱飲」暖足1個鐘

2023年01月27日 07:00

原來這款熱飲保暖最有效

在寒冷的冬季,不少人會選擇飲薑茶暖身,不過原來薑茶並非最有效的保暖飲品。今日有日本節目實測6款熱飲的暖身效果,並測試其保暖持久度,結果發現第一位可以保暖長達1小時,比薑茶更有效。

更多相片
朱古力。

原來這款熱飲保暖最有效

咖啡。

實測6款熱飲保暖效果

綠茶。

第5位:綠茶(14分鐘)

甘酒。

第4位:甘酒(27分鐘)

紅茶。

第3位:薑茶(47分鐘)

薑茶。

第1位:朱古力(59分鐘)

朱古力。

朱古力。

實測6款熱飲保暖效果

日本節目《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曾邀請6位測試者,實測飲用咖啡、紅茶、綠茶、朱古力、薑茶及甘酒的暖身效果。節目組先安排測試者坐在一間20°C的房間內,各人獲派上述其中1款熱飲,各杯飲品份量和溫度相同;飲用後不斷測量體溫,直至測試者的體溫回落至36.2°C。體溫回落至36.2°C的時間愈長,就代表該飲品的保暖程度愈持久。

6款飲品保暖功效排名

經測試後,節目組根據6款熱飲的暖身效果排列名次(由低至高):

第6位:咖啡(9分鐘)

節目組表示,咖啡內的咖啡因有降低體溫的效果,而且含量不少,因此無法讓身體持續保暖。

測試者飲用咖啡5分鐘後,體溫就已大幅下降;4分鐘後更已跌到36.2℃,保暖效果不算理想。

咖啡。

咖啡。

第5位:綠茶(14分鐘)

綠茶同樣含有咖啡因,因此保暖效果只比咖啡略勝,多出5分鐘。

綠茶。

綠茶。

第4位:甘酒(27分鐘)

甘酒含有糖份,雖然人體吸收後會發熱,但甘酒缺少可促進血液循環的成分,所以保暖效果不持久。

甘酒。

甘酒。

第3位:薑茶(47分鐘)

測試者飲過薑茶後,體溫就急升至接近36.9℃,專家指體溫急升會導致出汗,反而令體溫流失得比較快。

第2位:紅茶(52分鐘)

紅茶含有茶黃素,有助改善血液循環和手腳冰冷的問題。

紅茶。

紅茶。

第1位:朱古力(59分鐘)

朱古力含有可可多酚,有良好促進血液循環效果,因此可維持保暖近1小時。

暖包放4部位最暖

日本醫學博士福田千晶曾在其著作《暖活:手腳冰冷隱藏著可怕的危機!》中表示,人體有許多可以令全身溫暖的穴位,若感到寒冷,將暖包放在以下4個部位,就可令全身都感到溫暖:

1. 腰部兩側

腰部周邊有肝、腎等血液量多的器官。只要令腰部溫暖,就可以解除大腦緊張狀態。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令全身同樣感到溫暖。

2. 腹部

暖包貼在肚臍下方,可以幫助消除腹痛、腹瀉及經痛。但腹部皮膚較薄較敏感,所以要小心因暖包過熱而導致燙傷。

3. 背部

贴在背部的肩胛骨中間,能夠有效紓緩肩膀痠痛、頭痛等症狀。

4.後頸

可以有助紓緩頸痛、肩痠痛及頭痛。但長時間接觸暖包有可能引致低溫燙傷,所以要調節使用時間。

延伸閱讀:最保暖蓋被方法+穿衣方法

日本節目《教えてもらう前と後》早前列出3種蓋被方法,溫度可相差逾4°C。如下:

1蓋被方法最保暖

方法1:先蓋羽絨被,再蓋毛毯。

方法2∶先蓋毛毯,再蓋羽絨被。

方法3:先將毛毯鋪在床上,身上再蓋羽絨被。

結果發現,方法2的溫度為21.7℃,方法3則為25.6℃。這代表方法3更保暖,且被內的溫度更高逾4℃。實驗證明,先將毛毯鋪在床上,然後身上再蓋羽被,這方法會更保暖。

專家解釋,在身下鋪毛毯,可減少體溫流失。而羽絨被由羽毛組成,需靠體溫膨脹才能達到保暖效果,故越貼身越保溫。

若想更保暖,可在方法3的基礎上,再於被子上方加薄毛毯,更能鎖住熱力。厚毛毯則不推薦,因太重反而會令被內空間收縮,壓走熱空氣。

戴頸巾最保暖方法

另外,節目《教えてもらう前と後》亦教如何戴頸巾最保暖:

Q. 如何戴頸巾最保暖 ?

方法1:交叉重疊

方法2:纏頸一卷

結果,方法1(交叉重疊)是較為保暖方式。

據服裝專家解釋,交叉重疊頸巾的方法會涉及較多布料,所以溫暖的空氣較難流失。但若纏頸一圈,纏範圍較小,反而會不夠暖。

延伸閱讀:24款暖身食物

本港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在「CheckCheckCin」facebook專頁指,入冬時溫度比較反覆,而有些人天生體溫偏低,或者屬於怕冷體質。她把怕冷體質分為3類,講解其特性及適合食用的食材。

1. 陽虛型怕冷

常見症狀:面色偏白、四肢及身體冰冷嗜睡自汗、浮腫、小便量多、大便稀爛或內有未消化食物。

調理重點:補陽驅寒

宜吃食物:人參、靈芝、冬蟲夏草、蟲草花、舞茸菇、羊肉、生薑、車厘子

2. 血虛型怕冷

常見症狀:面色偏白容易頭暈、心悸、脫髮、手腳麻痹月經不調。

調理重點:益氣補血

宜吃食物:紅豆、紅腰豆、靈芝、紅棗、南棗、桂圆、黨參、黃芪

3. 氣虛型怕冷

常見症狀:面色偏白容易頭晕氣短、容易感冒、食慾差。

調理重點:補氣健脾

宜吃食物:淮山、白扁豆、薏米、人參、花旗參、靈芝、小米、薯仔、大棗、鵪鶉

薑茶。

薑茶。

台醫生分享「6大排空膀胱秘訣」,提醒尿液殘留或引起腎衰竭。

台灣泌尿科醫生普及「排空膀胱」知識

尿液殘留竟會引起腎衰竭?台灣知名泌尿科醫生高銘鴻近期在FB專頁發文普及關於「排空膀胱」的知識。他指出,在正常情況下,成人每次排尿量應在300至600毫升,大約是一個中型水瓶的容量。50歲以下的人排尿後膀胱內可能殘留約60毫升尿液,而年紀更大時,這一數字可能增至100毫升。

示意圖

示意圖

尿液殘留可能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

高銘鴻進一步指出,「排空膀胱」對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人們感到需要排尿時,相關神經會向大腦發信號。如果尿液殘留在膀胱內未能完全排出,可能會造成尿液從膀胱逆流至腎臟,進而引發泌尿道感染或膀胱輸尿管逆流等問題,並在某些情況下導致腎功能衰竭。此外,尿液殘留可能會使膀胱過度拉伸或膀胱肌肉受損。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分享6大「排空膀胱」技巧

民眾應如何確保避免這些健康問題呢?高銘鴻分享了六大排空膀胱的技巧:

1. 不要憋尿

當感覺尿急時應盡快尋找廁所排尿,避免憋尿。

2. 上廁所不逗留

快速完成排尿,盡量避免在廁所逗留太久,長時間坐著會導致膀胱不完全排空。

3. 攝取足夠水分

適量飲水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促進健康排尿。

4. 完全坐下解尿

民眾應避免懸空解尿,確保骨盆底肌肉得到放鬆。

5. 做骨盆底肌肉運動

日常可做諸如凱格爾運動,有助於提高膀胱控制能力,改善尿失禁。

6. 避免膀胱刺激物

盡量不飲用或少量飲用咖啡、茶、碳酸飲料、酒精等,以及避免柑橘類水果和某些香料,這些食物飲料可能會刺激膀胱。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呼籲保持良好排尿習慣

最後,高銘鴻提醒大家,良好的排尿習慣和生活方式對預防泌尿系統問題至關重要,能有效提升膀胱健康並預防尿失禁等不適症狀的發生。他呼籲大家應重視這些生活習慣,並定期關注自己的膀胱健康,以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