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沒有廁紙荒 古代不用廁紙用甚麼?

歷史長河

沒有廁紙荒 古代不用廁紙用甚麼?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沒有廁紙荒 古代不用廁紙用甚麼?

2020年02月06日 15:30 最後更新:16:19

在沒有廁紙的古代,是用這種物品。

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很方便,很難想像古人究竟如何生活。早前除了為大家介紹古代馬桶古代牙刷等等,更有讀者想了解,古人去完大便後,沒有現代的廁紙,究竟如何清潔,會擦屁股嗎?用甚麼擦?

翻查史料,最早可靠「擦屁股」的記載始於魏晉三國時期,當時,名為「廁籌」的物品隨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唐代僧人道世《法苑珠林》載,三國時期的吳國,於御花園挖出一尊金身佛像,輕蔑成習的末帝孫皓,就命人將之放在廁所,替他捧廁籌:「吳時於建鄴後園平地,獲金像一軀......孫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於廁處令執屏籌。」

廁籌的樣子 (網上圖片)

廁籌的樣子 (網上圖片)

「廁籌」中的「籌」,是木或竹削成的小片,每用一次後以水沖洗,以備下次再用。而貴族之家,甚至將廁籌打磨拋光,令木竹片光滑溫潤,再以錦襄盛籌,以備取用。所以當時的人,有習慣以專門竹片來削走如廁後屁股上的餘穢。

古裝電視劇有劇情提到古人使用廁籌 (網上圖片)

古裝電視劇有劇情提到古人使用廁籌 (網上圖片)

至於數到使用紙張來擦屁股,英國近代漢學家李約瑟等人認為中國人最先使用,最遲在唐代已經有。唐末大食人蘇萊曼在《印度中國遊記》中記載了他在公元851年,到中國一帶經商的情況,指出:「中國人出恭後不用水來清洗,僅用紙擦抹一下了事」。但紙張價格昂貴,當然不會用來擦屁股,所以竹木廁籌仍普遍。《資治通鑒》載: 「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 下至廁籌。 」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載造紙術流程(網上圖片)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載造紙術流程(網上圖片)

由於古代紙張相當珍貴,所以一般文人和僧侶都反對以紙張來擦屁股,主張用較環保而又不浪貴紙資源的「廁籌」。北齊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曰:「故紙有《五經》詞義,及賢達姓名,不敢穢用也。」唐代《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終南山沙門道宣述中說:「用廁籌...不得用文字故紙。」就連寫過字的紙也不能用來擦屁股,可見中國敬惜字紙的文化。

文人僧侶反對用紙,而普羅百姓更了解紙張是奢侈品,更加不會甚至沒機會作穢用。不過,達官貴人宮廷皇室等,就可能有不同說法。《元史》載:「侍昭睿順聖皇后,不離左右,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面擦, 令柔軟以進。」指元世祖忽必烈之子,裕宗真金妻子非常孝順婆婆,她要在婆婆擦屁股之前,先用自己的臉,來試紙的柔軟度, 稱之為賢德媳婦。

《元史》局部 (網上圖片)

《元史》局部 (網上圖片)

到了明清,以草紙擦屁股已成為當時達官貴人的習慣,成書於清代的中國經典小說《紅樓夢》有一段講劉姥姥肚屙:「腹內一陣亂響,忙的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就解衣。」

但要留意的是,當時用寫字的紙張擦屁股,明清時期官方是明文禁止的,據了解,《惜字律》、《惜字新編》、《惜字征驗錄》、《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過律》等等,都是相關一系列法律。違者不但會被官府懲罰,甚至會遭「天譴」。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