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快快救救美國人!
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美西方力求在這最後階段衝刺,挽回「疫敗國」的污名。要改變事實是不可能,但可以用小伎倆轉移國際視線。

AP圖片
最新中國疫敗論來自BBC中文網,緣於日前國家醫保局稱,因生產企業輝瑞對Paxlovid報價高,所以未能通過談判納入中國的醫保目錄。於是BBC進行三步曲式的敘事工程︰一、春運人口大挪移峰值超過20億人次,「許多人」(筆者按︰不知何許人也)擔憂會造成疫情進一步擴散、加重;第二點︰「因為疫情嚴峻,對Paxlovid的需求很大,這款藥也被很多人稱為救命藥,甚至沒有感染的中國民眾也想要囤貨,以圖安心,藥品在黑市上炒到高價。根據中國媒體報道,一盒已經被炒到上萬元人民幣。」根據以上邏輯,第三點是,國家不出手「以民為本」購入Paxlovid,若不是民族自尊作祟,有意排擠美國這種「救命藥」,就是中國在過去三年「浪費彈藥」,把錢都花在西方人堅信沒有成效的「動態清零」之上。
BBC又借用一位不知何許人也的網友之言,單方面判斷中國防疫失策。網民「JAK_R」說:「做核酸把醫保裏的錢霍霍完了,現在真正需要買救命藥,得,沒錢了。」BBC文章向來擅長帶節奏,尤其是報導中國時事。但這個節奏顯得荒腔走板,唱衰唱到過哂了籠。
先看看「軟件大王」蓋茲以世界慈善家的身份,2015年在TED演講中警告說:「如果在未來幾十年內,有任何事件殺死了超過1000萬人,那很可能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戰爭。」蓋茲解釋說:「我們在核威懾力量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實際上我們在遏制流行病的系統上卻投入很少,這可能是我們如今備受挑戰的部分原因。」他提醒,「我們還沒有為下一次流行病做好準備。」這就是美國,原本有心有力有科技,它不應在新冠面前出現如此失敗的表現。
美國面對新冠流行束手無策。2020年10月8日《紐約時報》刊出題為〈我為美國人感到難過〉的文章,作者問︰「這樣一個超級大國怎麼就讓自己被病毒擊倒?」美國醫療開支全球最高,美國人口(3.3億)佔全球(78億)的4%,但新冠死亡人數110萬竟高佔全球中冠死亡人數673萬的15%。問題在哪?
美國的醫療保障制度一直存在不可解的矛盾,美國記者羅伯茨(Paul Roberts)2014年《衝動的社會》(The Impulse Society)一書,談到美國的醫療情況。2014年,美國衛生醫療開支佔GDP 18%,高達3萬億美元,排在德國GDP之後,超過法國、英國、俄羅斯和巴西。
問題是這3萬億美元中,美國的醫院收入最高,超過30%,醫生收費佔20%,而科技和醫藥的盈利亦豐。在自由市場機制下,企業、醫生專業和科技團隊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面對高昂醫療費用,美國有5000人買不起基本的醫療保險。也許,這樣令美國「死得人多」。
美國醫療科技很高端,例如造藥方面。我假設Paxlovid勝過國產,功效有如「救命藥」,我再假設西方人士抱著世界大同,關心中國疫情,但最合情合理的是美國把「救命藥」留住自己用,與此同時,西方傳媒請多加注意美國醫療體制的疏漏,你們的良心要用在這裡。
我認為,事情有先後緩急之分的話,先救救美國吧。莫以為中國防疫宣傳戰採取守勢,少有嚴厲反擊,你們便拿中國當小女孩那般任意化妝,我真心為你們難過!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