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史上三位貞觀皇帝 為何只有一人能成功

歷史長河

史上三位貞觀皇帝 為何只有一人能成功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史上三位貞觀皇帝 為何只有一人能成功

2023年02月03日 10:00

「貞觀之治」是耳熟能詳的盛世,但歷史上採用「貞觀」為年號的皇帝又豈止唐太宗李世民一人!在歷史長河上,還有兩位皇帝採用「貞觀」為年號,其中一位是西夏的崇宗,另一位是晚唐年間的日本清和天皇。兩人的表現較之唐太宗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是首位改元貞觀的皇帝 (網上圖片)

唐太宗李世民是首位改元貞觀的皇帝 (網上圖片)

「貞觀」兩字代表甚麼,且先看其出處。在《周易‧繫辭下》第一章︰「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所謂「天地之道」又稱正道,如陳夢雷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談到「貞觀」年號,唐太宗曾作《改元貞觀詔》,內容以陳述唐高祖李淵自創業以來開始進入治世,萬國來庭,是時候改元。對於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花時間看看原文︰「朕遐觀方冊,曆選前王,大道既隱,至公斯革,莫不思樹風聲,用隆鼎命。太皇膺籙受圖,功成治定,鄙聖人之餘事,顧天下而窅然。永言俗累,高居物表。爰以大寶,俯授微躬。自肅奉神器,亟移灰律,屬三正在旦,萬國來庭,長世之術既宏,惟新之命方始,體元居正,今則其時。可改武德十年為貞觀元年。」

更多相片
唐太宗李世民是首位改元貞觀的皇帝 (網上圖片)

「貞觀之治」是耳熟能詳的盛世,但歷史上採用「貞觀」為年號的皇帝又豈止唐太宗李世民一人!在歷史長河上,還有兩位皇帝採用「貞觀」為年號,其中一位是西夏的崇宗,另一位是晚唐年間的日本清和天皇。兩人的表現較之唐太宗如何?

唐代「貞觀盛世」,表現在樂舞俑背後的歌舞生活之中。(資料圖片)

「貞觀」兩字代表甚麼,且先看其出處。在《周易‧繫辭下》第一章︰「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所謂「天地之道」又稱正道,如陳夢雷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談到「貞觀」年號,唐太宗曾作《改元貞觀詔》,內容以陳述唐高祖李淵自創業以來開始進入治世,萬國來庭,是時候改元。對於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花時間看看原文︰「朕遐觀方冊,曆選前王,大道既隱,至公斯革,莫不思樹風聲,用隆鼎命。太皇膺籙受圖,功成治定,鄙聖人之餘事,顧天下而窅然。永言俗累,高居物表。爰以大寶,俯授微躬。自肅奉神器,亟移灰律,屬三正在旦,萬國來庭,長世之術既宏,惟新之命方始,體元居正,今則其時。可改武德十年為貞觀元年。」

西夏崇宗李乾順 (網上圖片)

唐太宗是一代明主,貞觀年間君臣上下一心合力建設國家的言行見於《貞觀政要》一書,書中的名句如「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以及「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無一不屬教科書式的典範。「貞觀之治」也成功為大唐帝國開創了首個盛世,唐太宗不論文治武功皆為後世所稱頌,四夷來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至於及後那兩位採用「貞觀」為年號的皇帝,表現又大致如何呢?

最近開始有更多西夏文化展覽,為人們提供更多認識西夏古國的機會。(網上圖片)

西夏歷史一向未受太大的重視,不過西夏自1038年立國至1227年為蒙古所滅,歷時共189年,且長年夾在遼宋及金國之間,其影響力不容忽視。本文的主角崇宗李乾順(1084年—1139年)(1086年-1139年在位)是西夏第四代皇帝,終其在位期間共改元八次,分別為天儀治平(1086年) 、天祐民安(1090年)、永安(1098)、貞觀(1101年)、雍寧(1114年)、元德(1119年)、正德(1127年) 、大德(1135年),這與唐太宗在位僅採用「貞觀」一個年號不同。在崇宗採用「貞觀」年號的12年間(1101-1113年),宋遼金形勢發生重大變化。1101年是為宋徽宗即位不久的建中靖國元年,而1115年大金建國,並於1125年滅遼、1127年滅北宋,因此西夏皇朝在貞觀年間對宋遼兩國的取態可謂舉足輕重。

日本清和天皇 (網上圖片)

崇宗李乾順即位早年受制於母黨梁氏專權,直至永安二年(1099年)才因遼道宗遣人鴆殺梁太后,命李乾順親政,時年16歲。在親政初期,李乾順需要處理與宋軍戰敗的難攤子,因此一向致力於與宋講和,遣使向宋室上謝罪表,最終雙方成功議和,並獲宋室恢復「歲賜」。對於遼室,李乾順則借助其力量,結束了母黨專權的局面,並力爭與遼國結成秦晉之好。永安三年(1100年)十一月,李乾順向遼請婚,但不獲遼道宗允許。其後天祚帝繼位,李乾順在貞觀二年(1102年)六月和三年(1103年)五月,曾經兩次遣使向遼請婚,夏使臣李至忠等對天祚帝一再稱頌李乾順,遼帝最終答應婚事。貞觀四年(1104年)三月,遼主封宗室女南仙為成安公主,嫁給李乾順。對於崇宗李乾順,歷史上並沒有多大的作為,尤其對於宋遼金方面戰爭多採取觀望態度,未能從中獲利,表現僅屬中規中舉,後世對於他的評價是守城之主,如《西夏書事•卷三十一》記李至忠評其為「秉性英明,處事謹慎,守成令主也。」

唐代「貞觀盛世」,表現在樂舞俑背後的歌舞生活之中。(資料圖片)

唐代「貞觀盛世」,表現在樂舞俑背後的歌舞生活之中。(資料圖片)

唐太宗是一代明主,貞觀年間君臣上下一心合力建設國家的言行見於《貞觀政要》一書,書中的名句如「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以及「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無一不屬教科書式的典範。「貞觀之治」也成功為大唐帝國開創了首個盛世,唐太宗不論文治武功皆為後世所稱頌,四夷來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至於及後那兩位採用「貞觀」為年號的皇帝,表現又大致如何呢?

西夏崇宗李乾順 (網上圖片)

西夏崇宗李乾順 (網上圖片)

西夏歷史一向未受太大的重視,不過西夏自1038年立國至1227年為蒙古所滅,歷時共189年,且長年夾在遼宋及金國之間,其影響力不容忽視。本文的主角崇宗李乾順(1084年—1139年)(1086年-1139年在位)是西夏第四代皇帝,終其在位期間共改元八次,分別為天儀治平(1086年) 、天祐民安(1090年)、永安(1098)、貞觀(1101年)、雍寧(1114年)、元德(1119年)、正德(1127年) 、大德(1135年),這與唐太宗在位僅採用「貞觀」一個年號不同。在崇宗採用「貞觀」年號的12年間(1101-1113年),宋遼金形勢發生重大變化。1101年是為宋徽宗即位不久的建中靖國元年,而1115年大金建國,並於1125年滅遼、1127年滅北宋,因此西夏皇朝在貞觀年間對宋遼兩國的取態可謂舉足輕重。

最近開始有更多西夏文化展覽,為人們提供更多認識西夏古國的機會。(網上圖片)

最近開始有更多西夏文化展覽,為人們提供更多認識西夏古國的機會。(網上圖片)

崇宗李乾順即位早年受制於母黨梁氏專權,直至永安二年(1099年)才因遼道宗遣人鴆殺梁太后,命李乾順親政,時年16歲。在親政初期,李乾順需要處理與宋軍戰敗的難攤子,因此一向致力於與宋講和,遣使向宋室上謝罪表,最終雙方成功議和,並獲宋室恢復「歲賜」。對於遼室,李乾順則借助其力量,結束了母黨專權的局面,並力爭與遼國結成秦晉之好。永安三年(1100年)十一月,李乾順向遼請婚,但不獲遼道宗允許。其後天祚帝繼位,李乾順在貞觀二年(1102年)六月和三年(1103年)五月,曾經兩次遣使向遼請婚,夏使臣李至忠等對天祚帝一再稱頌李乾順,遼帝最終答應婚事。貞觀四年(1104年)三月,遼主封宗室女南仙為成安公主,嫁給李乾順。對於崇宗李乾順,歷史上並沒有多大的作為,尤其對於宋遼金方面戰爭多採取觀望態度,未能從中獲利,表現僅屬中規中舉,後世對於他的評價是守城之主,如《西夏書事•卷三十一》記李至忠評其為「秉性英明,處事謹慎,守成令主也。」

日本清和天皇 (網上圖片)

日本清和天皇 (網上圖片)

最後要介紹的是日本的清和天皇(850年-880年)(858年-876年在位),他即位年間在中國屬唐宣宗(847年—859年在位)、唐懿宗(860年—873年在位)及唐僖宗(873年—888年在位)即晚唐年間。清和天皇是第56代天皇,而「貞觀」是他在位期間的第二個年號,在天安三年四月十五(859年5月20日)改元貞觀,自始不作變更。即位後,大臣藤原良房藉口天皇年幼,自任攝政。清和天皇在位時的「貞觀時代」還算清明,史稱「貞觀之治」。876年,藤原基經逼迫清和天皇退位,擁立年僅9歲的太子繼位,是為陽成天皇。清和上皇在政治上無所作為,只好避入空門,一心研究佛理。880年,因過度的苦行生活損害了他的健康,剛剛30歲出頭就離開了人世。

大抵來說,在三位採用「貞觀」為年號的皇帝中,只有唐太宗李世民表現最為成功,其餘兩人或受時代因素所限,或被權臣所掣肘,難有一番作為。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