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引發「爆眼女」和「新屋嶺」的8.11暴動案審結 兩大事件將黑暴運動推向高潮

博客文章

引發「爆眼女」和「新屋嶺」的8.11暴動案審結 兩大事件將黑暴運動推向高潮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引發「爆眼女」和「新屋嶺」的8.11暴動案審結 兩大事件將黑暴運動推向高潮

2023年01月29日 00:04 最後更新:00:19

2019年8月11日,多區有反修例示威,其間尖沙嘴警署外爆發暴動。警方事後檢控29人,涉及暴動、無牌管有彈藥及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等罪,案件分成三案審理。最後一宗案件今日判刑,8名被告被判罪成,分別被判入教導所、判囚3年4個月至4年4個月,其餘2人脫罪,1人在保釋期間潛逃到台灣。三宗案件共26人被判罪成。

法官林偉權判刑時表示,案發前社會已發生多次非法集結或暴動,不同媒體都圖文並茂報道,示威者一般穿着黑色衣物、戴頭盔、呼吸過濾器等裝備,這些裝備讓身處暴動現場的人,透過衣飾表達自己與其他示威者,是同路人、支持者,從而鼓勵其他參與暴動人士,壯大聲勢。

而對集結暴動人士提供急救醫療服務,亦是反映鼓勵或協助其他人暴動的意圖。參與者以人多勢眾包圍尖沙咀警署,並作出一系列破壞行為,嚴重挑戰香港法治。示威活動規模大且嚴重,導致交通嚴重癱瘓、店舖停業,示威者人數遠超當日在場執勤的警員人數,增加執法難度。

「爆眼女」。

「爆眼女」。

高人說,8.11尖沙嘴暴動案後,發生了後來的黑暴運動推向高潮的「爆眼女」及新屋嶺造謠事件。

當時, 2019年8月11日,「爆眼女」於黑衣暴徒圍攻尖沙咀警署的暴動現場眼部受傷倒地。她與部份案件被告一樣自稱義務急救員,衣着亦相同,明顯為同一夥人。其後攬炒派及有媒體指她是被警方發射的布袋彈令其受傷,打造成為「警暴」受害人,引發往後一連串黑暴事件,一發不可收拾。

爆眼女受傷後透過民間記者會發布短片,但片中全程戴墨鏡,無直接提及右眼傷勢、康復情況及受傷過程,又拒絕外界探訪。其後有傳媒引述消息指,警方早已取得其醫療報告,雖未能完全確定傷勢因何造成,但據了解其眼球及內部組織未有嚴重受損。

爆眼女入稟高等法院拒絕警方公開醫療報告,2020年9月30日,爆眼女更被傳媒發現現身香港國際機場赴台灣,家人機場送別,期間一度脫下口罩,顯示其眼球完好。

高人說回想當日,發生爆眼女事件後,隨即有不同黑暴事件發生,例如2019 年8月12日,大批示威者以「警察還眼」為由,癱瘓機場,其中,一名27歲男手足區得福更在香港國際機場外路上襲擊警長李智健,被判襲警及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成,判監6個月,可以說,前途盡毁。

爆眼女事件亦引發了2019年8月13日內地記者付國豪被禁錮毆打事件,被告賴雲龍、畢慧芬及何家樂均被裁定暴動,及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等罪罪成,判囚51至66個月。

高人又說,至於新屋嶺事件,亦是同8.11尖沙嘴暴動的後續。警方當日於文錦渡新屋嶺拘留中心扣留多名在尖沙咀等地暴動的示威者。反對派陳淑莊斥責警方用「無恥手段剝奪被捕人士權利」,黃之鋒則形容,仍有40多名被捕者未能見律師,又轉述有律師表明「警察留難拖延極不合理」。網上其後傳出違反人權、凌辱、虐打或性侵被捕者等假新聞內容。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首政策組外判研究多數公開 高人:多做研究比拍腦袋決策好

2024年04月16日 21:50 最後更新:22:35

立法會今天(4月16日)召開的財委會特別會議,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及工聯會梁子穎均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除了一些敏感話題報告外的成果理應公開,對香港市民或企業也有幫助。江玉歡又指,一些研究如旅遊巴泊位的研究用了90多萬元去做報告,做完研究但仍有旅遊巴擾民的問題。

高人話,外界或許有點誤解,以為特首政策組的研究都是保密的,其實並非如此。特首政策組一年外判的研究費用2000多萬元,當中很多研究是公開的。他們選題時也有和政策局溝通,確保做出來的研究政策局能用得著。

高人形容,政府決策前多做研究,了解情況,然後才作出決定,比拍腦袋決策科學得多。但事實上不能說做了一個旅遊巴泊位研究就馬上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但做了研究可以讓政策局有更多數據和科學分析,以供參照。

他說,特首政策組有部分研究不公開,涉及費用大約1000多萬,包括就不同問題做的民調,以及其他合約研究,保密的研究有兩大類,主要是和施政報告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就政府內部醖釀中的政策作研究,例如了解外界有無其他可行的政策選項,或者作為「紅隊」,挑戰現有構思中的政策,找出其中漏洞。由於這些研究和政府即將推出的政策緊密關連,故有保密的需要。

高人分析,特首政策組的預算和過去差不多,但本屆政府謀劃的新項目很多,涉及眾多未來的規劃,以有限資源完成更多工作,協助政府作科學決策,殊非易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