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回望3年無硝煙之戰 全港市民共同度過抗疫歲月

社會事

回望3年無硝煙之戰 全港市民共同度過抗疫歲月
社會事

社會事

回望3年無硝煙之戰 全港市民共同度過抗疫歲月

2023年01月30日 11:54 最後更新:12:36

新冠確診者隔離令由1月30日起撤銷,市民以後一旦核酸檢測或快測陽性均無須呈報,也不用隔離,無病徵人士可自由外出或上班。

回顧3年無硝煙之戰

更多相片
疫情遺下一個個普通卻又刻骨的名詞。​

新冠確診者隔離令由1月30日起撤銷,市民以後一旦核酸檢測或快測陽性均無須呈報,也不用隔離,無病徵人士可自由外出或上班。

熟識的430疫情記者會。

連地方名——竹篙灣、亞博提起也叫人心有餘悸 。當「430」不再是穿梭機時,衛生防護中心、張竹君,以至一眾專家與前官員袁國勇、許樹昌、梁卓偉、陳肇始......等,熟識的臉孔彷彿深深烙上防疫兩字。

陳肇始。

陳肇始。

梁卓偉。

梁卓偉。

許樹昌。

許樹昌。

袁國勇。

袁國勇。

張竹君。

張竹君。

學生疫下鮮有回校上實體課堂。

學生疫下鮮有回校上實體課堂。

食肆封枱保持社交距離。

食肆封枱保持社交距離。

港府推行社區檢測計畫。

港府推行社區檢測計畫。

疫情持續3年。

疫情持續3年。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運作。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運作。

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

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

疫情下抵港的旅客需接受檢疫。

疫情下抵港的旅客需接受檢疫。

機場不時見到有乘客穿上全套保護衣。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省會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疑似出現新冠病毒。

工作人員消毒街道。

工作人員消毒街道。

港人可選擇接種科興疫苗。

港人可選擇接種科興疫苗。

復必泰疫苗運抵本港。

復必泰疫苗運抵本港。

小朋友接種科興疫苗。

小朋友接種科興疫苗。

接受檢測已成市民的生活常事。

香港爆發第一波疫情

港府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港府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港府呼籲市民同心抗疫。

港府呼籲市民同心抗疫。

本港一度掀起口罩搶購潮。

本港一度掀起口罩搶購潮。

疫情下食肆生意慘淡。

疫情下食肆生意慘淡。

流動檢測車。

2020年9月,港府推自願性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冀盡早識別隱性患者,達致「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10月底疫情穩定。

位於中央圖書館的打針中心。

位於中央圖書館的打針中心。

食肆因疫情圍起隔板。

食肆因疫情圍起隔板。

港府已停止大廈強檢。

港府已停止大廈強檢。

千萬樓抽獎的幸運兒是一名35歲年青廚師。

2020年12月,中小學及幼稚園停課,跨年暫停面授課堂;同月港府公布候選疫苗名單。英國出現變種病毒,港府收緊對英國的防疫措施。

人類與病毒開打無硝煙之戰,3年間,有過去的事,有逝去的人,有著你我難以言喻卻共同度過的惶恐不安歲月。走出黑暗隧道前一刻喘息著回望那悲壯慘烈,以溫暖真摯的目光揮別過去,願來日依舊果敢前行。

口罩蒙著的背後,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與每一家人說不完的心事。緊張周旋的千個日與夜,忐忑間遺下一個個普通卻又刻骨的名詞與名字。

疫情遺下一個個普通卻又刻骨的名詞。​

疫情遺下一個個普通卻又刻骨的名詞。​

連地方名——竹篙灣、亞博提起也叫人心有餘悸 。當「430」不再是穿梭機時,衛生防護中心、張竹君,以至一眾專家與前官員袁國勇、許樹昌、梁卓偉、陳肇始......等,熟識的臉孔彷彿深深烙上防疫兩字。

3載疫情細說從頭

忘不了那時的無奈又無助,世界翻了天覆了地,內心的小世界也滿目瘡痍。一切,得從2019年底從頭說起——

熟識的430疫情記者會。

熟識的430疫情記者會。

陳肇始。

陳肇始。

梁卓偉。

梁卓偉。

許樹昌。

許樹昌。

袁國勇。

袁國勇。

張竹君。

張竹君。

學生疫下鮮有回校上實體課堂。

學生疫下鮮有回校上實體課堂。

食肆封枱保持社交距離。

食肆封枱保持社交距離。

港府推行社區檢測計畫。

港府推行社區檢測計畫。

疫情持續3年。

疫情持續3年。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運作。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運作。

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

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

疫情下抵港的旅客需接受檢疫。

疫情下抵港的旅客需接受檢疫。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省會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疑似出現新冠病毒。

2020年1月,世衛(WHO)中國辦事處考察團指病毒在武漢有人傳人證據;港府宣布新冠疫情為「緊急事件」,開始出入境管制,減少來自内地的跨境交通,繼而宣布學校停課,並實施公共醫療控制措施,康文署罕有關閉博物館、圖書館及體育館;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30日,世衛總幹事宣布新冠病毒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機場不時見到有乘客穿上全套保護衣。

機場不時見到有乘客穿上全套保護衣。

工作人員消毒街道。

工作人員消毒街道。

港人可選擇接種科興疫苗。

港人可選擇接種科興疫苗。

復必泰疫苗運抵本港。

復必泰疫苗運抵本港。

小朋友接種科興疫苗。

小朋友接種科興疫苗。

香港爆發第一波疫情

2020年2月,香港爆出第一波疫情,並出現首宗死亡個案。2月11日,病毒被世衛正式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同月,停靠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郵輪爆疫。香港市面出現口罩、廁紙、防疫用品和米搶購潮。

香港爆發第二波疫情

2020年3月,3月2日,香港錄得第100宗確診病例;世衛於3月11日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3月23日,武漢放寬為期兩個月的封鎖政策;由於歐洲疫情惡化出現港人回流潮,香港3月中爆發第二波疫情,港府宣布禁止所有境外的非香港居民入境。所有由境外抵港的香港居民必須接受強制隔離14日;並進一步收緊社交限制措施,實施4人限聚令,要求餐廳滿座人數不超過一半,餐桌之間要有1.5米距離。

2020年4月,港府關閉卡啦OK、夜總會、美容院、按摩院、酒吧和麻將館。由於出現蘭桂坊群組感染,酒吧和酒館場所也關閉14天。

2020年5月,略為放寬防疫。好景不長,6月沙田瀝源邨祿泉樓發現集體群組感染,居民需疏散。

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

2020年7月,在外地海員及機組人員豁免檢疫下,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政府重新收緊防疫,8月底疫情回落再度放寬防疫。

回望過去:

接受檢測已成市民的生活常事。

接受檢測已成市民的生活常事。

港府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港府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港府呼籲市民同心抗疫。

港府呼籲市民同心抗疫。

本港一度掀起口罩搶購潮。

本港一度掀起口罩搶購潮。

疫情下食肆生意慘淡。

疫情下食肆生意慘淡。

2020年9月,港府推自願性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冀盡早識別隱性患者,達致「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10月底疫情穩定。

香港爆發第四波疫情

2020年11月,隨跳舞群組的出現香港爆發四波疫情;疫情嚴峻下公務員在家工作,其他公私營機構陸續仿效;港府推「安心出行」二維碼。

回望過去:

流動檢測車。

流動檢測車。

位於中央圖書館的打針中心。

位於中央圖書館的打針中心。

食肆因疫情圍起隔板。

食肆因疫情圍起隔板。

港府已停止大廈強檢。

港府已停止大廈強檢。

2020年12月,中小學及幼稚園停課,跨年暫停面授課堂;同月港府公布候選疫苗名單。英國出現變種病毒,港府收緊對英國的防疫措施。

2021年1月,香港史上首次「封區」,大規模封鎖佐敦「廟街疫區」,居民留家強檢。到當年的1月30日,世衛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周年。

2021年2月,港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科興疫苗獲批在港作緊急使用後,疫苗接種計畫開始推行。

2021年3月,復必泰疫苗運抵本港,市民可預約接種。

2021年5月,為提高疫苗接種率,信和集團為已接種疫苗的香港居民推出抽獎,大獎是價值1080萬元的觀塘凱匯單位。多家企業接著也推出打針抽獎和獎品。而千萬樓抽獎的幸運兒是一名35歲年青廚師。

2021年6月,政府公布疫苗氣泡慨念,並於稍後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2021年11月,香港錄得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病例。

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

2022年1月,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力強,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當局再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同月葵涌邨逸葵樓實施5天圍封檢測行動,居民怨聲載道。公務員在家工作。

2022年2月,「居安抗疫」計畫啟動;疫苗通行證也實施,初期進入或於食肆、商場、百貨公司、街市、超市和其他表列處所,市民必須接種至少1劑新冠疫苗。

2022年3月,感染達高峰,當局推出2019冠狀病毒病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的呈報平台。

2022年4月,雷聲大的全民檢測變一連3日自願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行動;月底,社交距離措施首階段放寬。

2022年5月,「疫苗通行證」進入第三階段,一般人士必須已接種3劑疫苗才能出入指定場所。

疫情趨穩陸逐放寬防疫措施

2022年10月起,由於政府放寬入境限制。

2022年12月28日,特首李家超宣布優化防疫措施。香港復常在即。

2023年1月8日,香港和內地通關。

2023年1月15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恢復服務。

2023年1月19日,港府宣布由1月30日起,不再向新冠病毒感染人士發出隔離令。

千萬樓抽獎的幸運兒是一名35歲年青廚師。

千萬樓抽獎的幸運兒是一名35歲年青廚師。

往下看更多文章

防疫設施保安及清潔費每月370萬 林健鋒倡空置方艙醫院安置劏房戶 

2024年04月17日 10:52 最後更新:11:55

立法會特別財委會討論下年度政府開支預算,議員關注現有防疫抗疫設施的使用。

竹篙灣

竹篙灣

醫務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說,現時醫衞局、衞生署和醫管局正使用河套區應急醫院提供醫療服務,另外北大嶼山感染控制中心及竹篙灣的防疫設施單位,則保留用作防疫抗疫用途,其他社區隔離設施會陸續作後續安排,分階段釋出在原址作其他用途,而在未轉變用途前,衞生署會負責設施的保安及清潔,每月開支約370萬元。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議員林健鋒說,現時劏房問題嚴重,建議空置的方艙醫院可轉為安置劏房住戶,議員何敬康就關注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最新用途。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方艙醫院已交由財政司副司長領導跨部門處理,包括啟德在內的很多設施,預計會很快轉為非醫療用途。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