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0歲男痛風未遵醫囑 因「一不良習慣」腎功能退化至60歲

樂活道

30歲男痛風未遵醫囑 因「一不良習慣」腎功能退化至60歲
樂活道

樂活道

30歲男痛風未遵醫囑 因「一不良習慣」腎功能退化至60歲

2023年02月07日 07:00

險些要洗腎度日

台灣一名30歲男子早前腳部受傷求醫,經檢查後發現是急性痛風發作,醫生經詢問下確認是其飲食習慣所致,惟男子當時未有在意,直至兩年後覆診時,醫生發現其腎功能已幾乎退化成老人,險些需要洗腎度日。

更多相片
Getty示意圖

險些要洗腎度日

Getty示意圖

腎功能退化成60歲

unsplash圖片

洪醫生建議,痛風患者不能同時吃海鮮和喝啤酒,如果真的要吃,就應該在進食前先喝500毫升的水,吃完再喝500ml水,減低海鮮和啤酒的影響。

unsplash圖片

痛風患者能否食用黃豆製品?

設計圖片

他指出,以下32款食物的嘌呤含量相當高:

1飲食習慣致急性痛風

台灣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在其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指,該名男子起初因右腳腳趾關節紅腫求醫,他原本以為自己衝浪時意外受傷並感染,惟檢查後發現是急性痛風。

洪醫生其後追問男子的飲食狀況,結果得知他前一日與朋友吃海鮮喝啤酒,光是他自己一人就喝了5瓶酒。洪永祥指啤酒與海鮮都是高嘌呤食物,容易引致痛風,並勸喻男子少食高嘌呤食物和多喝水,不過男子事後並無遵守,即使痛風接近每月發作一次,他仍只會到藥房買止痛藥或到診所打止痛針。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腎功能退化成60歲

男子2年後再次到洪醫生處覆診,結果發現腎功能退化了許多,腎絲球過濾率由80分降到60分,等同60歲長者的腎功能,將來更可能要洗腎度日。洪醫生解釋指,海鮮和啤酒都是高嘌呤食物,會增加患上痛風的風險,酒精會加速體內嘌呤的代謝,產生過多嘌呤,增加尿酸;酒精同時又會令體內乳酸增加,減少尿酸排出,令尿酸沉積在腎臟,影響腎臟功能。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洪醫生建議,痛風患者不能同時吃海鮮和喝啤酒,如果真的要吃,就應該在進食前先喝500毫升的水,吃完再喝500ml水,減低海鮮和啤酒的影響。

6招預防痛風

營養師陳怡婷曾於其Facebook專頁上表示,一旦嘌呤代謝異常,便會導致高尿酸血症,而高濃度的尿酸容易累積在關節、腳趾、手指等形成痛風結石,造成發炎反應產生腫脹、疼痛。

陳怡婷又指出,雖然尿酸高不一定會有痛風,但絕對是引致痛風的主要危險因素,而且亦會提高罹患腎結石、腎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他又教6招預防痛風:

1.補充足夠水分

補充足夠的水分能預防痛風發作及減少尿酸結石

2.維持標準體重

肥胖應慢慢減重,「快速減重」會造成體內組織分解產生標吟,有引起急性痛風發作的風險

3.避免飲酒

酒精會在體內代謝成乳酸,加速尿酸的形成,並與尿酸競爭代謝途徑,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4.減少高票吟食物

蛋白質類:內臟、海鮮(海參、海蜇皮除外)、肉類應適量

蔬菜類:麗乾的乾香菇、乾紫菜應適量

5.避免含果糖飲料

果糖會抑制人體的尿酸代謝,減少手搖飲、碳水飲料、果汁,以新鮮水果取代果汁

6.減少高油食物

高脂肪食物會抑制尿酸排泄,應減少油炸、肥肉、動物皮等高油食物

unsplash圖片

unsplash圖片

痛風患者能否食用黃豆製品?

有關痛風飲食習慣,最常被問到的就是「黃豆、豆漿可以吃嗎?」營養師陳怡婷引述台灣學者研究,指出豆製品並非誘發高尿酸、痛風的主因:

痛風患者能否食用黃豆製品?

根據台灣學者的分析,約60%的人痛風發作前有喝啤酒,約18%有吃海鮮,約14%有吃內臟類食物。

豆製品幾乎不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原因,有國外研究曾追蹤47,150名40至75歲的男性長達12年,結果顯示攝取較多肉類及海鮮的人,有較高患上痛風的風險。但吃植物性食物(黃豆、菇類等)並不會提高相關風險。這表明,豆製品並非誘發高尿酸、痛風的主因,痛風患者可適量攝取豆製品。

同場加映:32款高嘌呤食物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生戴定恩在其Facebook專頁上表示,尿酸過高是都市人常見的問題,特別是愛飲用火鍋湯底人士,喝下去會導致嘌呤超標;嘌呤經身體代謝後會形成尿酸,水平過高會導致關節疼痛,引起尿酸代謝異常、腎臟排泄尿酸受阻、痛風及腎臟等問題。

unsplash圖片

unsplash圖片

他指出,以下32款食物的嘌呤含量相當高:

1.肉類

2.內臟(肝臟、腸等)

3.馬鮫魚

4.白鯧

5.鰱魚

6.虱目魚

7.吳郭魚

8.皮刀魚

9.竹莢魚

10.牙帶魚

11.鳥頭

12.鰻仔

13.鯊魚

14.小魚乾

15.沙旬魚

16.大地魚乾

17.象拔蚌

18.蛤蜊

19.扇貝

20.海鰻

21.生蠔

22.蘆筍

23.乾豆類

24.蘑菇

25.金針菇

26.木耳

27.豆芽

28.火鍋湯底

29.長時間熬煮的肉湯

30.牛肉汁

31.雞精

32.啤酒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營養師推介享用甜品的2大「最佳時間段」,可讓想吃甜品又擔心發胖人士進行合理放縱。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人們為紓壓進食甜品卻憂身體發胖

現時不少人會選擇飲奶茶食甜品的方式釋放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然而,這種紓壓方式對於想要保持身材或正在減肥的人來說卻十分苦惱,擔心甜品會導致發胖或影響減肥效果,因此選擇忍著不吃。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營養師推介吃甜品的2大最佳時機

對此,台灣知名營養師蕭瑋霖就分享了兩個吃甜品的最佳時間點,幫助那些想要享受甜食同時又擔心身材的人們,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合理地安排甜食,達到既享受生活又維持健康的平衡。

1.飯後食用

蕭瑋霖指出,人體感到飢餓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血糖過低,如果在空腹時進食甜品,會造成血糖震盪大,血糖急劇上升引發大量胰島素分泌,若胰島素的分泌速度超過血糖上升的速度,胰島素會開始利用體內已有的血糖,從而導致所謂的「反應性低血糖」。這種低血糖會再次引發飢餓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得人們感到更加饑餓,然後攝入更多的甜品。因此,在飽腹的狀態下進食甜品,可以降低血糖劇烈波動,避免飢餓感循環,能夠控制食慾和食量。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2.運動後食用

蕭瑋霖推薦的第2個最佳時間點是運動後,只因在進食甜品後,甜品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會在腸道中消化,導致血糖升高。這時,胰臟會分泌胰島素幫助將血糖轉運到脂肪細胞或肌肉中進行利用或存儲。由於合成脂肪的路徑相對較短,若在沒有運動的情況下吃甜品,且未創造熱量赤字,那麼這些糖分很可能被轉化為脂肪。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相對而言,運動後肌肉活躍,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增加,此時進食碳水化合物,如甜品中的糖分會傾向於被肌肉吸收並利用,而非轉化為脂肪。這樣不僅有助於肌肉恢復,也避免了甜品轉化為體內脂肪的可能。因此,如果想吃甜品而又擔心增加脂肪負擔,建議在運動後進食甜品,這樣對身體的負擔會相對較小。


營養師建議合理攝取甜品以維持健康

不過,蕭瑋霖提醒,雖然這2個時間點可以讓吃甜品的負擔較小,但由於甜品多為精製糖,因此仍應控制其食用頻率和份量,以免影響減肥效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