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校友評議會改選 捲欠債風波張秀賢指港獨人士不應競選

政事

中大校友評議會改選 捲欠債風波張秀賢指港獨人士不應競選
政事

政事

中大校友評議會改選 捲欠債風波張秀賢指港獨人士不應競選

2023年02月02日 23:59 最後更新:00:08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選舉3日揭開戰幔,當中數名參選人背景頗有爭議,可能又會引起另一場風波。本身是中大校友、近日捲進欠債風波的前元朗區議員張秀賢,未有正面回應自己被指借錢未還,但就對中大校友評議會改選發表意見,指主張港獨人士不應競選。

張秀賢2日在facebook表示:「有朋友問我有關校友評議會選舉的意見,認為校友評議會是校友的重要平台,不應成為港獨的宣傳平台。如果抱有港獨的政治主張競選評議會,恐怕最後只會傷害中大和香港。」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張又謂,需要強調的是,根據中大校友評議會其中之目標,包括:「協助推廣大學之活動,增進大學之利益,達至大學之目標」;「促進大學與公眾之良好關係」。因此,他希望校友應該明辨是非,盡量維護中大的形象,主張港獨的人士不應競選評議會職務。

張並謂,希望大家更應該理解正值中大校董會改組和學生會重組之際,校友評議會作為《中大條例》訂明的法定組織,此時需要採取必要手段確保中大整體利益。校友評議會應根據相關章程,盡快向校友和公眾公佈和解釋有關候選人競選資格的決定。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大棋盤2日指,目前至少4人公開宣布參選,包括中大前逸夫書院學生會會長謝煒洛、中大學生會代表會前主席孫昊賢、中大學生會前司法常務長梁溢希及另一校友陳成偉,4人在網上聯合宣傳,口號為「衛我山城 撥亂反正」,政綱包括反對中大(深圳)畢業生自動成為評議會成員、追究校方校徽事件責任、支援學生會重組等。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翻查四人背景,謝煒洛涉於2019年參與非法集結及襲警罪成,被判監禁共8個月;孫昊賢被指曾於2018年中大開學禮「播獨」,當時他稱「納粹」是言論禁區,「港獨」則不是,提醒學生要思考港獨討論問題。前年1月,有黑衣人涉向中大保安潑灑白色粉末,梁溢希與其他3名男子被控非法集結,梁否認控罪;另一名參選人陳成偉則屬「清白之身」。

中大校友張秀賢表示,主張港獨人士不應競選中大校友評議會改選。資料圖片

中大校友張秀賢表示,主張港獨人士不應競選中大校友評議會改選。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大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首年內減重 血糖有較大機會回復正常

2024年02月08日 13:37 最後更新:14:55

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達至糖尿病緩解。

2型糖尿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疾病,患者需要終身用藥控制血糖。然而,近年有臨床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或可透過持續減重達到「糖尿病緩解」,即是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發表。

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研究團隊分析了香港醫院管理局電子病歷系統中37,000個2型糖尿病新症的數據。研究發現,相對於病發後體重有所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患者能在發病首年內成功減重最少10%,他們達到糖尿病緩解的機會率是前者的三倍,成功減重5%至10%的患者之糖尿病緩解機會率亦是增重患者的兩倍。此外,與仍要服藥的患者相比,達到糖尿病緩解的患者整體死亡風險減少30%。研究結果為糖尿病患者發病後盡早進行體重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實證支持。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左起)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及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

中大醫學院研究顯示,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首年內減重,有較大機會血糖回復至正常水平,無需再接受藥物治療,達至「糖尿病緩解」,但現實世界中整體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仍然較低。(左起)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及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

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陸安欣表示,雖然研究證明糖尿病緩解是一件可以實現的事,但整體糖尿病緩解的發生率仍然相當低。英國一項臨床實驗「DiRECT」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為期十二個月的體重管理干預措施,半數成功在沒有用降血糖藥的情況下將平均血糖指數HbA1c降至6.5%,達至糖尿病緩解。但在中大的研究中,只有6%的2型糖尿病新症在平均八年的隨訪期間成功達到糖尿病緩解,這相當於每年不到1%的比率。

陸安欣指,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臨床研究中的生活干預措施和管理方式相對密集及全面,但在現實環境中,患者未能完全遵循這些措施和方式生活;而在近期臨床研究中證實有助達到糖尿病緩解的創新體重管理策略,亦未在現實世界中採用。

研究進一步顯示,要長期保持糖尿病緩解是具有挑戰性的。是次研究發現,即使患者成功達到糖尿病緩解,每年大概有20%的人會回復至高血糖的狀況。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吳鴻江指,糖尿病緩解發生率之低以及維持糖尿病緩解狀態的困難反映了糖尿病的複雜性。患者可能需要採取綜合方法,包括堅守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持久的體重管理,以一直維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才能長期保持糖尿病緩解。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表示,由於現實世界中能夠達到糖尿病緩解的發生率較低並難以維持,醫生和糖尿病患者應對達至糖尿病緩解設定一個較切合實際的期望。更重要的是,全球應優先考慮推行預防糖尿病的策略,並採取公共及個人化措施達成此目標。

目前中大團隊正開發多元社區糖尿病預防策略,作為減輕糖尿病負擔的長期解決方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