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18日發表網誌,表示香港國際機場在航空貨運方面為本地經濟帶來重大貢獻。日前,機管局與東莞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落實和促進兩地之間「海空貨物聯運」模式的長遠發展。
香港國際機場。資料圖片
他指「海空貨物聯運」就是將內地的貨物經水路運往香港國際機場,然後用空運模式將貨物運往世界各地;預計整個「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和「空側海空聯運貨運碼頭」可於2025年投入運作。當物流園及新模式全面運作後,預期營運成本可減少約50%,貨物處理時間亦可節省約三分之一。
香港國際機場。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期望能借助香港國際機場在貨運上四通八達、靈活和高效的獨特優勢,令大灣區可組成一個直達全球的龐大運輸網絡,進一步提升大灣區製造業和進出口的國際競爭力,締造多贏局面。
資料圖片
林世雄表示,東九龍過山線技術上可行,但需要兼顧造價和社會效益。會盡快公布細節。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如果採用重鐵,由於爬坡能力不足,車站需要深入地底,乘客或需乘搭幾次扶手電梯或升降機方能來往地面與月台,對市民造成不便,更會削弱鐵路線的吸引力和效益,因此當局建議以「高架無軌捷運系統」建設東九龍線。
林世雄接受網台節目訪問說政府早前開展相關技術研究,考慮內地與海外不同技術方案,包括建設與營運成本、載客量、及可靠性,當局將盡快公布東九龍線細節。
林世雄又說大型基建項目是對香港未來的投資,市民將來可從中受惠,如果新發展區欠缺交通配套,也無法發揮其效益。
他又提到高鐵最近推出福田「靈活行」便利改票措施、洪水橋至前海鐵路以及北環線支線,將會分別連接港深之間的高端服務業區域和創科園區,對北部都會區建設和香港長遠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