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華春瑩推特連發三文斥美國會TikTok聽證會: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

博客文章

華春瑩推特連發三文斥美國會TikTok聽證會: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華春瑩推特連發三文斥美國會TikTok聽證會: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

2023年03月27日 12:18 最後更新:12:45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近日在推特連發三文,直斥「TikTok聽證會是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 華春瑩指出美國國會針對短視頻社交媒體平台TikTok的聽證會證明了「部分美國議員是多麼脫離現實、偏執妄想和自以為是」,並發布了一段飛機衝破迷霧的視頻作回應。

華春瑩直斥TikTok聽證會是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

華春瑩直斥TikTok聽證會是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

來自新加坡的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在美國當地時間23日上午10時,出席了美國國會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聽證會,回應來自美方議員「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問題,結果遭美國本土網民炮轟,指聽證會淪為「網絡知識普及大會」,讓美國人顯得好蠢。美國政客們被指毫不知情、漠不關心,憑著「保護美國人的數據隱私和兒童安全」這般冠冕堂皇的借口,只為「潑髒水」。

更多相片
華春瑩直斥TikTok聽證會是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近日在推特連發三文,直斥「TikTok聽證會是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 華春瑩指出美國國會針對短視頻社交媒體平台TikTok的聽證會證明了「部分美國議員是多麼脫離現實、偏執妄想和自以為是」,並發布了一段飛機衝破迷霧的視頻作回應。

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遭圍攻。

來自新加坡的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在美國當地時間23日上午10時,出席了美國國會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聽證會,回應來自美方議員「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問題,結果遭美國本土網民炮轟,指聽證會淪為「網絡知識普及大會」,讓美國人顯得好蠢。美國政客們被指毫不知情、漠不關心,憑著「保護美國人的數據隱私和兒童安全」這般冠冕堂皇的借口,只為「潑髒水」。

議員問TikTok是否會接入WiFi。

在這場長達5個小時的聽證會上,以「與互聯網時代脫節」而著稱的國會議員們多次「出醜」,提出了諸如「應用程式是否需要接入WiFi」、「如何得知用戶年齡」」、「TikTok墨鏡濾鏡為何要知道人眼位置」等缺乏實際意義的離譜問題。不光讓現場的周受資一度無言,將聽證會開成「網絡知識普及大會」。

這場將有罪推論貫徹到底、無厘頭問題頻現的聽證會不僅成為了TikTok用戶群嘲的對像,更是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美國政治作秀根本無下限。

鏡頭下一秒給到無奈的周受資,他詢問自己是否可以回擊這一指控,結果被告知:這部分過了,繼續下一個……

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遭圍攻。

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遭圍攻。

在這場長達5個小時的聽證會上,以「與互聯網時代脫節」而著稱的國會議員們多次「出醜」,提出了諸如「應用程式是否需要接入WiFi」、「如何得知用戶年齡」」、「TikTok墨鏡濾鏡為何要知道人眼位置」等缺乏實際意義的離譜問題。不光讓現場的周受資一度無言,將聽證會開成「網絡知識普及大會」。

議員問TikTok是否會接入WiFi。

議員問TikTok是否會接入WiFi。

這場將有罪推論貫徹到底、無厘頭問題頻現的聽證會不僅成為了TikTok用戶群嘲的對像,更是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美國政治作秀根本無下限。

問到後面,有議員對自己的無知和偏執絲毫不加掩飾,開始用粗魯語氣詞斥責周受資和TikTok,可謂一定程度上呈歇斯底裡狀。

華春瑩在推特分享了這樣一段視頻並配文:「這就是美國跟世界對話的方式。」

該視頻顯示,聽證會上,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共和黨眾議員凱瑟琳·坎馬克(Kathryn Cammack)氣勢洶洶的發表了一次長篇累贅的批評。她言辭鑿鑿地對周受資說道:「你完全清楚你們保護不了1.5億美國用戶的數據和信息安全……」

鏡頭下一秒給到無奈的周受資,他詢問自己是否可以回擊這一指控,結果被告知:這部分過了,繼續下一個……

對於這場猶如鬧劇般的聽證會,華春瑩給出的評價是:「TikTok聽證會是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它只能證明部分美國議員是多麼脫離現實、偏執妄想和自以為是。」

最後,華春瑩還發布了一則飛機穿越迷霧的視頻,意味深長。

這場聽證會結束後,美媒普遍認為TikTok在美經營將面臨進一步打壓。

不過,據新華社報道,拜登政府想要實施涵蓋全美範圍的禁令也沒那麼簡單。《華盛頓郵報》指出,若對TikTok發布禁令,反對者必然會援引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保護公民言論自由的條款對禁令發起挑戰。

此前有外媒報道稱,美方將要求TikTok強制出售,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3月2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該消息屬實,中方將堅決反對。出售或者剝離TikTok涉及技術出口問題,必須按照中國的法律法規履行行政許可程序,中國政府將依法作出決定。

就TikTok CEO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一事,3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依法保護數據隱私與安全,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以違反當地法律的方式,為中國政府采集或提供位於外國境內的數據信息和情報。美國政府迄今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TikTok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卻一再對有關企業做有罪推定和無理打壓。我們也注意到有美國國會議員表示,尋求禁止TikTok是仇外的政治迫害,美方應當切實尊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無理打壓別國企業,為各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學者認西方誤解中國經濟 「可能導致面對中國時產生自滿情緒」

2024年04月22日 10:00 最後更新:10:14

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不絕於耳,有時連美國人都跳出來證偽。

《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報道,《外交事務》雜誌近日刊登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對外關係理事會成員尼古拉斯·拉迪的署名文章——《中國仍在崛起,不要低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文章指出,近兩年來,部分觀察者對於中國經濟的悲觀論調主要基於五種誤區: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趕超美國的進程已停滯,中國家庭收入、支出和消費者信心疲軟,通貨緊縮在將中國推向衰退,房地產投資可能崩潰,以及中國企業家受到打擊,但實際數據並不支持上述論點。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繼續保持在三分之一,並擴大其經濟足跡。

報道截圖

報道截圖

文章指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中國驚人的經濟表現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引起了不少警覺。自2019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許多觀察者由此粗淺地得出結論,聲稱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的巔峰已經過去。他們甚至認為,中國可能會進入長期衰退,甚至是失落的十年,而不是超過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在三月的國情諮文中也放言:「多年來,我聽到我的兩黨朋友們說,中國正在崛起,而美國正在落後。他們弄錯了。」

然而,這些人其實低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中國的確面臨著一些眾所周知的挑戰,包括房地產市場低迷、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以及人口年齡結構問題。但是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的改革開放道路克服了比現在更大的挑戰。盡管近年來增速放緩,但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是美國的兩倍。

關於中國經濟潛力的悲觀主義主要基於五種誤區。首先是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趕超美國的進程已停滯。

文章指出,的確,從2021年到2023年,中國GDP佔美國GDP比重從76%下降到67%。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到2023年,中國GDP比2019年(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前)增長了20%,而美國僅增長了8%。

AP圖片

AP圖片

這種明顯的悖論可以用兩個因素來解釋。一是近年來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低於美國。去年,中國名義GDP增長了4.6%,低於其實際GDP增長的5.2%。相比之下,由於通貨膨脹率高,美國2023年名義GDP增長了6.3%,而實際GDP僅增長了2.5%。

此外,美聯儲自2022年3月以來已將利率上調了逾五個百分點,從0.25%提高至5.5%,而中國央行將基準利率從3.70%降至3.45%。中國和美國利率之間的差距擴大。在匯率疲軟的情況下,將中國名義GDP換算成美元,才出現中國GDP相對美國GDP下降的情況。

但這兩個因素可能是暫時的。美國利率現在相對於中國利率正在下降,減少了投資者將人民幣轉換為以美元計價資產的動力。因此,人民幣已經開始逆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中國的物價將回升,這將提振以人民幣計量的中國GDP增長。以美元計算的中國名義GDP幾乎肯定會在今年重新朝著美國的方向靠攏,並且可能在約十年內超過美國。

第二個誤區是中國家庭收入、支出和消費者信心疲軟,實際數據並不支持這種觀點。去年,中國人均實際收入增長了6%,是2022年增長率的兩倍,人均消費增長了九個百分點。

如果消費者信心不足,家庭將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但中國家庭去年恰恰相反:消費增長超過了收入,這只有在家庭減少儲蓄佔收入比例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AP圖片

AP圖片

第三個誤區是通貨緊縮在將中國推向衰退。去年居民消費價格僅上漲了0.2%,引發了房價下跌的擔憂,導致人們預期價格還會進一步下跌,從而減少需求,增長放緩。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核心消費價格(指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實際上增長了0.7%。

用於生產其他商品的工具和原材料價格的確在2023年有所下降,這反映了全球能源價格和其他國際貿易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以及中國對一些工業品需求相對較弱,可能削弱了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的動力。

人們認為,企業不會將資金投入到他們的業務中,而是用他們日益減少的利潤償還債務。但事實恰恰相反:中國企業的借貸規模還在增加,無論是絕對值還是佔GDP的比例。製造業、採礦業、公用事業和服務業的投資也在增加,並沒有衰退的跡象。

第四個誤區是房地產投資可能崩潰。這些擔憂並非完全沒有根據,2023年新開工建設的樓盤數量只有2021年的一半。但是必須看到這一數據的背景。

在同期的兩年時間裡,房地產投資僅下降了20%,因為開發商將更多的支出用於完成早期開始的住房項目。2023年,住房竣工面積擴大到78億平方英尺(約合7.2億平方米),首次超過了住房開工面積。這是因為政府政策鼓勵銀行專門向即將完工的住房項目提供貸款,如果放寬銀行向房地產開發商放貸的限制,將會加劇房地產供應過剩。

AP圖片

AP圖片

第五個誤區,即中國企業家受到打擊,正在將資金轉移到國外。有悲觀的觀點認為,中國政府從2020年底對大型民營企業無序擴張的治理收效甚微。自1978年改革開放起至2010年代中期,私人投資在中國增長速度超過了國有企業。到2014年,私人投資幾乎佔所有投資的60%,而1978年,這一比例幾乎是零。這一趨勢在2014年後開始逆轉,到2023年,私人投資僅佔總投資的50%。

同樣,數據並不支持上述悲觀情緒。首先,2014年後,私人投資份額減少幾乎全部源於以民營企業為主的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如果排除房地產,去年中國的民間投資增長了近10%。盡管個別的中國企業家離開了國家,但仍有超過3000萬家民營企業繼續投資。

此外,未被官方歸類為公司的家族企業數量在2023年增加了2300萬家,企業總數達到了1.24億家,容納了約3億人就業。

文章指出,盡管中國面臨著許多問題,但誇大這些問題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甚至可能導致西方在面對中國時產生自滿情緒。

這對美國尤其如此。中國可能會繼續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約三分之一的份額,同時擴大其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力。如果美國決策者低估了這一點,他們可能是高估了自己與亞洲伙伴深化經濟和安全關係的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