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民主峰會」在嘲諷質疑聲中登場 中國發布報告戳穿美民主人權虛偽及雙標

博客文章

美「民主峰會」在嘲諷質疑聲中登場 中國發布報告戳穿美民主人權虛偽及雙標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民主峰會」在嘲諷質疑聲中登場 中國發布報告戳穿美民主人權虛偽及雙標

2023年03月30日 13:20 最後更新:13:33

在時隔一年半後,美國籌辦的所謂第二屆「領導人民主(視頻)峰會」3月29日正式開場,但這次會議從一開始就遭到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廣泛質疑與批評。實際上,美國自身的種族主義、槍支暴力、腐敗和社會不平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即使按照西方的民主標準,美國也是西方民主指數最低的國家之一」,韓國《明日新聞》嘲諷稱,「民主教師爺美國正在發生動搖」。

中國接連發布了《美國在國內國際上實施任意拘押的事實真相》報告以及《美國侵犯難移民人權的事實真相》報告。戳穿了美國在民主人權領域的虛偽面目和雙重標準。

第二屆「領導人民主(視頻)峰會」29日正式開場。AP圖片

第二屆「領導人民主(視頻)峰會」29日正式開場。AP圖片

第二屆「民主峰會」當地時間29日正式開場,美國總統拜登在簡短的開場白中表示,此次峰會將致力於「讓俄羅斯為其對烏克蘭的不公正和無端戰爭負責,表明民主國家是強大和堅定的」。

美聯社稱,由於美國舉辦的第一屆「民主峰會」被批評為「美國中心主義」,拜登政府這次邀請贊比亞、哥斯達黎加、韓國和荷蘭領導人一起主持峰會,峰會還邀請121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與會,比第一屆多出8個。為吸引其他國家與會,拜登宣布將提供6.9億美元的資金,用於促進海外民主,包括推動自由選舉、獨立媒體和加強反腐的計劃。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講話。AP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講話。AP圖片

不過,拜登政府的這場新的「民主秀」從一開始就受到質疑。「分裂的民主峰會」,美國《新聞周刊》網站稱,第一屆「民主峰會」因為美國的邀請標準不確定而引發廣泛批評。這一次,人們對美國邀請標準的爭議依舊激烈,匈牙利、土耳其兩個北約盟國被排斥在外。報道擔心,這可能激怒這兩個西方為擊敗俄羅斯而需要拉攏的國家。

《紐約時報》稱,拜登近來頻頻誇口,自從其就任總統以來,「民主(在世界上)變得更強,而不是更弱了」。但是,美國邀請的幾個盟友國內發生危機,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試圖削弱司法獨立引發了全國抗議和政治動蕩,就連拜登本人也稱對此「感到不安」。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其他幾個主要國家的民主也「正在倒退」。

法新社稱,美國政府此次「民主峰會」還把沙特、埃及等國領導人排斥在外,不過,拜登此前卻曾努力尋求與這幾位他曾承諾要與其保持距離的領導人合作而受到指責。此外,美國還避開了包括新加坡、泰國、孟加拉國在內的一些親密伙伴。新加坡已是第二次被排除在美國「民主峰會」之外。

「在華盛頓,民主峰會被稱為拜登政府『標誌性的意識形態會議』」,《華盛頓郵報》稱,私下裡,一些美國官員和外交學者對此次峰會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清談會」,或是美國外交政策在世界上前後矛盾的一次不受歡迎的展示,因為華盛頓在某些情況下支持人權,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卻視而不見。美國「負責任的治國之道」組織質問:「為什麼拜登要舉辦另一場毫無意義的民主峰會?」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稱,盡管拜登政府在民主問題上高談闊論,但包括選擇「民主峰會」與會國等問題上,所有的決策都是在利益之間權衡取舍。美國經常把利益置於價值觀之上,拜登政府也不例外。報道引述美國學者的話稱,美國政府就像是「民主夜總會的門衛,決定誰可以進去、誰可以出去」。

即使在「民主價值觀」與美國最接近的歐洲,《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觀察到,與前一屆相比,媒體對本屆「民主峰會」熱情大幅度減少,而對美國槍擊案件頻發、種族歧視嚴重、故意掩蓋核輻射和有毒化學品污染等「美國民主危機」的報道和指責卻很多。就在「民主峰會」前夕,美國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一所教會學校3月27日發生槍擊案,造成3名兒童及3名學校職員死亡。

3月27日美國田納西州校園槍擊案造成6人死亡。

3月27日美國田納西州校園槍擊案造成6人死亡。

《環球時報》引述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表示,美國實際上是借舉辦「民主峰會」為名拉幫結派,企圖挑動陣營對抗。實際上,美國以民主之名採取的許多行動,給其他國家帶來的往往是危機和災難。

3月29日中國發布了《美國在國內國際上實施任意拘押的事實真相》報告。報告顯示,美國一方面毫無依據地指責別國任意拘押,另一方面卻對本國監獄裡司空見慣的酷刑虐待絕口不提。不經審判就將人任意投入美國在全球各地的「黑監獄」,已成為美國踐踏法治、侵犯人權的像征。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當天表示,來自世界各地和美國國內鐵一般的事實表明,美國作為《世界人權宣言》起草國和最早通過國際人權條約的國家之一,罔顧國內法律規定和國際條約義務,任意實施拘押,對有關人員造成嚴重身體和精神雙重傷害。

3月30日中國再發布《美國侵犯難移民人權的事實真相》報告,報告從歷史和現實、國內和國際多個角度如實記錄了美國在難移民問題上的惡行劣跡,用事實和數據證明美國在難移民問題上並非自詡的「民主燈塔」,而是充斥著謊言和雙標。

「民主教師爺美國正在發生動搖」,韓國《明日新聞》29日稱,美國自認為是全世界民主的教師爺,但近來世界多國經常駁斥美國「對別國人權和民主指手畫腳之前應先照照鏡子」。在本屆「民主峰會」前幾天,美國發表的《2022年度國別人權報告》遭到眾多國家的駁斥。報道稱,英國「經濟學人信息社」(EIU)不久前發布的「2022全球民主指數」顯示,去年美國的民主排名已經跌到第30位,這可以看出美國民主水平的坍塌。位於瑞典的「民主多樣性研究所」的最新報告也顯示,美國的自由民主指數僅為0.74,堪稱「西方國家中民主指數最低的國家之一」。該報告還警告,或許「不久後美國就將被剝奪民主國家的頭銜」。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產能過剩」?分析:美國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

2024年04月18日 13:02 最後更新:13:18

美國財長耶倫16日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聲稱解決產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駐美使館對此予以駁斥。

「誠然,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有所增長,但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所謂「產能過剩」,是美國政客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耶倫近期無視經濟學常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受到多方駁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耶倫本月4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首位訪華的美內閣成員。8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雙方就發展中國家債務處理、世界銀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全球性挑戰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在多邊渠道下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廖岷表示,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介紹,所謂「平衡增長」,包括許多議題:各國如何平衡自身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經濟發展利益,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等。

「平衡增長」一詞同樣暗示了美國的兩面性。呂祥認為,美國既想要借中國市場發展自身,又要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和優勢產能的崛起,這種兩面性對華政策預計會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至於耶倫等美國政客近期炒作「產能過剩」,呂祥表示,此舉實質上是希望中國給美國留時間。同時,「這些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以配合現任總統拜登的連任競選。

去年9月,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