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泰工會惡人先告狀「倒公司米」高手指管理層難防「內患」

博客文章

國泰工會惡人先告狀「倒公司米」高手指管理層難防「內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國泰工會惡人先告狀「倒公司米」高手指管理層難防「內患」

2023年05月25日 18:27 最後更新:18:50

國泰空姐嘲笑內地人不懂英語,又說他們「聽唔明人話(粵語)」,引爆了一個超級大炸彈,國泰面對的危機,不小於當地員工支持黑暴,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最壞情況是「攬炒」,喪失內地整個市場。我問一位前企業公關大員,國泰應如何「拆彈」?他說,目前最重要的,是預防再爆大鑊,若然如此,管理層再上北京跪玻璃都冇用。但在這事件上,工會與公司不但非站在同一陣綫,甚至擺明「倒米」,如果管理層不能管控好內患,危機亦難以消除。

企業公關高手指,國泰工會不與公司站在同一陣綫應對危機,反而轉移視綫,要公司保護員工,只會惹來對公司更大打擊。

企業公關高手指,國泰工會不與公司站在同一陣綫應對危機,反而轉移視綫,要公司保護員工,只會惹來對公司更大打擊。

這位朋友服務過幾間大公司,曾處理多場公關危機,是行內出名的高手。他說國泰當日3次發聲明,最初的一份明顯是「行貨」,似乎輕估了網上訊息的漣漪效應,未察覺事件可能引爆內地抵制國泰的強烈情緒。其後管理層顯然知道情況嚴重,隨即出重手,快刀解僱涉事員工,因為火燒到埋身,這事已不能不做。

他說,做危機管理,不是應付了即時風波就完,最重要的,是預防以後不再發生同類事情,如果再有員工「倒米」,CEO道歉多幾次都冇用。公司須用今次這個案,加上過往的失當事件,作為員工培訓的實例,加大力度改變員工的心態,這比教他們技能更加重要。

不過,他看過國泰工會就事件所發的聲明後,感到公司要改善員工心態,實在極之困難。他說,工會根本不理會公司面對的危機,反而轉移視綫,提出要公司保護員工,避免被乘客偷錄,對涉事員工的不當行為,卻隻字不講。

他指,公司正處危急關頭,工會仍只顧保護員工,不但對化解危機全無幫助,更加火上加油,引來外界對公司更大攻擊。由此可見,工會根本不與公司站在同一陣綫。如果這情況不改變,公司要預防日後再爆危機,真是談何容易。

他舉一個比喻說,當年許志安在的士上被拍到偷情,條片在傳媒公開,令他陷入形象危機,如果當年他只譴責的士司機偷拍,而自己不「認衰」,公眾一定不會放過的,所受壓力將更大。今次國泰工會正正是這樣做。

我詢問另一位曾任大企業「一哥」的朋友,他對國泰工會聲明的即時反應是「有冇搞錯呀」,指它是非不分、黑白不分,竟仍然維護明顯犯錯的員工,可見在他們心裏,那些行為並無不當。國泰員工如果維持這心態,公司怎樣加強培訓也沒用。

我問他,工會是否不可控制?他說,只要公司有意志和魄力,是可以控制的。記得20多年前,國泰機師曾發動罷工,管理層鐵腕應對,炒了50多名機師,對方反應強烈,但管理層一直企硬,忍過短痛後,機師多年都沒罷工。如今對待不顧公司整體利益的工會,管理層的態度都應如此。

聽完上述兩位朋友的意見,我完全認同問題出於一些員工的「心態」,而多少年來心態都沒改,是管理只停留於技能層面,未挖到「心態」深處,當中一大阻力,是意識型態十分牢固的工會。

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面對內外交困,如不除「內患」,將難以化解危機。

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面對內外交困,如不除「內患」,將難以化解危機。

如何移除阻力,正是管理層處理今次危機時,必須深思的問題。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李光耀留3大「秘笈」給新領導人 第4代總理要聽 港府也可學嘢

2024年04月17日 20:31 最後更新:20:53

新加坡即將改朝換代,李顯龍掌權近20年後退位,5月15日正式交棒給第4代總理黃循財。不過,新加坡有別於大多數「黨派更替」的國家,管治模式的延續性極強,不會出現「人去政息」,而其中的核心領導理念,由「國父」李光耀傳給兒子李顯龍,以至新一代領導人,延綿不絕,這正是新加坡國力持續強勁的主因。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中美注定一戰?》作者),摘錄了李光耀歷年的講話與訪談,編成《去問李光耀》一書,當中有關如何領導政府的部分,是留給新一代接班人的「秘笈」,我認為也值得港府高層細味,從中學嘢。

李顯龍於5月15日正式交棒給黃循財(右),新加坡將改朝換代,不過「國父」李光耀的一套領導和施政秘笈,將會延續下去。新加坡管治模式延續性極強,是其國力保持強勁的主因。

李顯龍於5月15日正式交棒給黃循財(右),新加坡將改朝換代,不過「國父」李光耀的一套領導和施政秘笈,將會延續下去。新加坡管治模式延續性極強,是其國力保持強勁的主因。

在這部分,艾利森首先提出一個問題:政府的角色是什麼?他從李光耀的大量言談中尋找答案,其中幾段話很精警:

「政府的任務就是.... 作出堅決的決定,使得人民在事務上有確定性、穩定性。」

「政府的藝術,就是把國家能掌握的有限資源,利用到最大程度。」

「好政府被期許的,不僅是執行及維持標準,還要提升標準。最最重要的,是在經濟範疇一定要有建樹,必須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必須讓更多人分享繁榮。」

「政府從基層而起,有責任讓代表站穩基層,確保在苦況和不滿尚未到達嚴重程度前,就已採取補救動作.... 政府不僅要知道他們的苦楚,也要接觸、組織他們。」

我的簡略總結是,李光耀教落:第1,政府要把國家可用的資源用到最盡,將效益最大化,不容絲毫浪費;第2,把標準提得更高,在經濟領域做出成績,並要雨露均霑;第3,對民生苦困先知先覺,而非到爆發後才補鑊。

艾利森接着問:領導人的角色是什麽?李光耀在多次講話中對此也有論及,其「領導術」也甚精彩:

「領導人的職責是灌輸信心給人民,讓他們能自立自強.... 軍隊無論多勇敢,將帥無能即不可能戰勝。領導人必須有能力計劃,為未來綢繆堅守路綫.... 當他們面對逆勢,並肩作戰而勝,人民和領導人之間會鍛造出命運一體感,有如部隊與將帥並肩作戰之後那股不可動搖的信賴感。」

「領導人的工作就是鼓舞和激勵,而非分擔你的憂慮,如你這麼做,會使人民士氣渙散。」

「政治領導人必須向人民描繪未來的前景,然後把前景化為政策,必須說服人民這些政策值得支持,最後要激勵他們協助領導人實施這些政策。」

「當我們認識到這些焦慮的存在,必須帶頭驅除,不能消極地任由事情懸而不決.... 我們必須訂出解決方案,促進共同福祉。」

對此的小結是:第1,領導人要在逆境中建立民眾的信心,加強他們對政府的信賴感;第2,向民眾展示前景,同時提出具體解決方法,爭取他們支持。實例是,新加坡政府當年成功抗疫,就是有效地採取這策略。

艾利森提的第3個問題是:領導人對民意應如何回應?李光耀的答案,與一般的想法大不相同:

「我學會不大理睬專家和準專家的批評和建議,特別是社會科學和政治科學界學者的意見。他們自有一套鍾愛的理論,高談闊論應如何脗合他們的理想。我一向嘗試要求正確,但不搞政治正確那一套。」

「你在治理時,不必總是顧慮如何才能獲得民心.... 有時你必須徹底不顧慮民心。.... 如果你天天想的是民意支持度,你的施政會失去重點。」

「我從來沒有過份關切或迷戀民意調查,我認為只顧民意支持數字高低的領導人,是弱勢領導人。.... 至於群眾在不同時候怎樣看待我,我認為完全不重要.... 只要我知道這是對的,我就勇往直前。我深信,經過一段時間,事態明朗後,我會贏得人們了解。」

知名美國學者艾利森,在李光耀大量訪談和講話中,萃取了他在多方面的精闢見解,編成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一書,其中關於政府角色和領導術的「秘笈」十分精警,港府高層也可學嘢。

知名美國學者艾利森,在李光耀大量訪談和講話中,萃取了他在多方面的精闢見解,編成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一書,其中關於政府角色和領導術的「秘笈」十分精警,港府高層也可學嘢。

李光耀不愧是政治強人(他自認是中世紀權術理論大師馬基維利(Machiavelli)的信徒),拒絕被民意調查牽着走,而是建立施政強勢,定了正確方向後,就昂首前行。這當然只能在新加坡的政治制度下,才可以實行。

黃循財下月接棒任總理後,李顯龍將擔任「國務資政」,提供經驗和指導,這與當年李顯龍坐上總理之位時,李光耀仍以「內閣資政」身份加入決策核心一樣,此安排令李光耀的「治國秘笈」得以貫徹,不會左搖右擺。

無可否認,新加坡在政府施政方面,確有不少比香港優勝之處,李光耀這位「政治大智者」的領導心法,值得港府高層細心領悟,增進自己的功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