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推動ESG 創造互利共贏

博客文章

推動ESG 創造互利共贏
博客文章

推動ESG 創造互利共贏

2023年06月10日 07:00 最後更新:00:53

太平紳士協會早前參觀了中華電力的龍鼓灘發電廠,據中電管理層介紹,大亞灣核電站的「專廠專線」模式,向香港供應核電接近30年,行之有效,完全符合ESG的期望,近年國際投資者愈來愈講究ESG(E,Environmental 環境保護 ; S,Social,社會責任 ; G,Governance,公司治理),講求可持續發展,在可見將來,ESG不達標的上市公司,可能不獲投資者青睞。

太平紳士協會早前參觀中華電力的龍鼓灘發電廠

太平紳士協會早前參觀中華電力的龍鼓灘發電廠

港交所於2019年起規定上市公司要發表ESG報告,今年4月中刊發諮詢文件,建議強制上市公司在ESG報告中披露與氣候相關信息, 2024年生效。上市公司須披露重大氣候變化對業務營運、財務表現及現金流量的影響、有關的風險及機遇等。

最近有會計師調查640家香港上市公司2021至2022年度的ESG報告,60%董事會直接監督可持續發展事項,高於上年的54%,但僅有10%公司對ESG披露進行獨立認證,來證明所披露的ESG資料可靠,上市公司對推行ESG反應緩慢。

遵守ESG規則,許多時須作額外投資,相信這是上市公司反應遲緩的原因,推動ESG確會影響公司短期利益,但看長遠一點,國際大氣候對ESG日益重視,做好ESG有不少好處,事實上,歐美部份企業很重視ESG的程度,會衡量生產過程是否對環境友善、員工福祉是否得到照顧等,來決定是否把生意交給企業 ; 另一方面,愈來愈多投資者選股會考慮ESG因素,在ESG方面落後、缺認證的公司,未來吸引投資說不定遇到障礙。

國家制訂減碳目標,港府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不少企業須實行減碳措施,要投資相關設備,「綠色金融」應運而生,企業發行「綠色債」,或向銀行借貸,若指明資金用作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信貸成本會較一般貸款低。對銀行來說,「綠色金融」等同多一種金融產品,貸款給ESG做得好的企業,即使利息收入稍低,卻有其他無形好處,例如對商譽有利,更易爭取外國生意,可說是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

對投資者來說,投資ESG可能成績可能較好,以3年計算,恒生ESG 50指數跌11.46%,同期恒指跌22.28% ; 以1年計,恒生ESG 50指數跌8.5%,同期恒指跌10.59% ; 年初至今恒生ESG 50指數跌2.05%,同期恒指跌2.68%。有資料顯示,目前在基金市場,有逾35萬億美元投資在與ESG有關的企業及項目,預計2025年增至53萬億美元,投資ESG也可帶來投資獲利的機會。

金融服務界在環保方面,也做了很多改善的工作,例如在新股上市,招股書已經無紙化,在港交所的網站可以查閱到招股書,股票買賣愈來愈傾向無紙化,業界已經為環保作出貢獻,期望各方繼續努力,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港府全員出動成效卓越

2023年09月16日 07:00 最後更新:12:20

本港十號風球後,再遭逢百年一遇黑雨,颱風後再戰暴雨,港府「全政府動員」,召開跨部門會議,主要官員通宵應對,民青局、關愛隊立刻出動。

這次黑雨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雨量,歷時16小時35分鐘,破天文台開台以來紀錄,90日的雨量集中在24小時內降下,淹水、泥石流在各處出現,要應對實在不易。面對非常情況,特首李家超9月7日當晚即時指示各部門通宵行動,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9月7日當晚至8日清晨通宵指揮,多個政府部門,包括渠務署、路政署、民政事務總署等徹夜開工,前往受影響地區處理各種情況。

特首李家超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到北區馬尾下村視察情況和善後工作。(圖片來源:麥美娟Facebook網頁)

特首李家超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到北區馬尾下村視察情況和善後工作。(圖片來源:麥美娟Facebook網頁)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立即動員18區民政處,7日當晚即開放17個臨時庇護中心,並參與大規模撤離行動,協助北區多條嚴重受影響的鄉村村民撤離,安排交通工具送230多名村民到多個庇護中心。茶果嶺村周五晚有大規模山泥傾瀉,民政處疏散近200名村民,並加開藍田社區會堂作庇護中心,社會福利署馬上提供食物、衣服、簡單藥物以及生活物資。

地區關愛隊全面發揮作用,如石澳山泥傾瀉,南區「關愛隊」有隊員是石澳村民,及時提供信息,石澳的唯一行車路受山泥傾瀉及路陷影響封閉,當局出動挖泥機清理堵路山泥,並循水路運送物資入石澳救急,由於各方合作迅速處理,兩日後全面通車,恢復正常。

特首李家超沒有閒著,凌晨1時許發出貼文後,政府2時半發新聞稿交代部門應對工作,預告6時前決定是否停課 ; 8日早上5時30分公布「極端情況」,宣布停課。政務司司長下午2時30分舉行記者會,並宣布極端情況至少延長至午夜12時,因除處理山泥傾瀉和水浸外,也要檢查道路安全和路面結構等。

雨災後政府啟動「全政府動員」, 7部門共250人到北區4地點協助善後工作,包括往新界北區清理路上水窪和泥濘、協助疏通道路,特首和麥局長馬不停蹄,到受影響地區視察,局長也向傳媒詳細匯報救災情況。

遭逢特大風雨,受影響居民自然心急如焚,希望盡快得到協助,有人指責官員是否「瞓哂覺」? 我贊同特首所講,淹水之下,不是真正處理事件的人出現在現場,對工作沒有多大幫助,這次突發的超級暴雨,範圍之大無從捉摸,要每個環節即時應對確有難度。

這次黑雨帶來山泥傾瀉,但除了紅山半島外,其他地區山泥傾瀉規模不大,也未因此造成人命傷亡,1962年溫黛造成183人死、108人失蹤,近年山泥傾瀉傷害大減,是港府數十年努力的成果。然而,市民對官員有更高要求也屬合理,特別是受影響居民,港府要盡快善後,渠務署亦要認真檢討,渠務系統是否有改善之處,因氣候變化,極端情況必再出現,有必要加強排洪能力。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劉興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