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最新研究發現某些特有的腸道細菌和代謝物,與接種新冠疫苗後6個月內對免疫持久反應有關,腸道中青春雙歧桿菌及其代謝物水平較低人士,打針後免疫記憶時間較短。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某些特有的腸道細菌和代謝物,與接種新冠疫苗後6個月內對疫苗免疫持久反應有關。 (中大提供)
新冠疫苗效力會隨時間下降,故需定期接種加強劑。研究小組對 161名接種了兩劑疫苗人士進行一項縱向研究(121人接種了mRNA疫苗;40人接種滅活疫苗)。研究人員在接種疫苗前(基線)、及接種疫苗後的1個月和6個月,收集接種人士的糞便和血液樣本,分析中和抗體滴定濃度隨時間變化與腸道微生態和代謝物成份的關係。
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黃世萬表示,今次研究提供了新證據,證實某些腸道微生物,包括青春雙歧桿菌及其相關的代謝物可影響疫苗誘導的體內免疫記憶的持久性。有關研究結果已在權威科學期刊《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上發表。
另一位主要研究員、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兼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補充,在疫苗誘導抗體迅速減弱的同時,新的變種病毒正不斷湧現。
中大醫學院院長院陳家亮指出,此新發現證明中大研發、含有青春雙歧桿菌的腸道微生態配方可增強抗體反應,並減低長者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

中大醫學院研究證明中大研發含有青春雙歧桿菌的腸道微生態配方可增強抗體反應,並減低長者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