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童5月在仁濟醫院接受傷口縫合程序後,出現心臟驟停,現時在瑪嘉烈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仍然危殆。醫管局表示,基因檢查結果未發現有任何特別病情導致事件,事故原因仍然有待警方調查,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亦正安排專家檢視不同指引,提高照顧病童的安全系數。
仁濟醫院女童縫針後心臟驟停。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前公立醫院急症室醫生李福基說,小朋友一般縫針時容易掙扎及抗拒,與成年人不同,可能需要使用麻醉藥或固定患者頭部,認為醫管局的檢討方向正確,希望日後清晰和完整向前線醫護交代,處理小朋友縫針時需要監察的地方,例如需要注射麻醉藥的情況,如何觀察病童反應和監察維生指數,以及遇上緊急情況時如何應變等。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縫合傷口手術導致嚴重後果,家屬難以接受,當局應盡快檢視所有醫院提供急症或傷口縫合的程序,又指事故發生後,院方向家屬和公眾交代的手法有改善空間。
彭鴻昌。香港護理專科學院圖片
彭鴻昌指,院方5月底會見傳媒時表明醫護人員按照一貫程序,但要了解是否涉及罕有病因,說法令人感覺可能涉及隱疾或基因問題,與人為因素無關,但今日醫管局交代令人「尷尬」,建議院方日後公布醫療事件時,除了以醫學角度分析,亦要顧及家屬情緒和感受,避免令人有推卸責任的感覺。
伊利沙伯醫院一名61歲四肢癱瘓男病人,今年6月被插錯鼻胃喉,目前留醫深切治療部,情況仍然危殆。
院方下午公布根源分析委員會報告,並對事件感到非常難過,向家屬和病人致以深切歉意。院方在事發後已即時向涉事員工進行培訓和評估,直至他們適合回到崗位才會再作安排;至於涉事實習醫生,已完成實習,懲處問題會再作跟進。
伊利沙伯醫院。資料圖片
委員會指出,事發今年6月16日,病人的鼻胃喉被插錯到左支氣管。兩名涉事護士都有跟指引進行鼻胃喉重置工作,包括酸鹼度測試,以察看樣本是否屬酸性,亦即是胃酸;另外也有做X光片以確認位置。不過,委員會相信這個測試結果是假陽性,因為發現鼻胃喉是經左邊支氣管誤入胸膜腔,病人的左邊胸膜腔有受感染的積液,帶有酸性,所以出現測試結果有誤。委員會強調這情況非常罕見。
委員會又稱,加上X光片未有拍攝到鼻胃喉末端,而檢查X光片的實習醫生經驗不足,未有正確判斷喉管的位置。相關醫護事發後已經即時接受再培訓。
委員會建議,第一,針對酸鹼度測試假陽性,醫管局應檢視放置鼻胃喉的指引,擴大有高風險情況的病人需照X光片確認鼻胃喉位置,才開始輸營養液,也要加強實習醫生看X光片的培訓。
第二,臨床團隊處理高危或複雜個案時,主診醫生須覆核之前實習醫生或其他醫療團隊有關X光片結果的發現。
第三,針對涉事X光片未能看到鼻胃喉末端,建議日後醫生安排病人檢查X光時,要有標準化的要求,讓X光部清楚知道醫生要檢視的部位。
伊利沙伯醫院。資料圖片
伊利沙伯醫院則向家屬和病人致歉,接納委員會建議,又指醫院管理局以團隊形式提供醫療服務,強調事故責任不在實習醫生一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