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浸會大學共有 4 名精英運動員入選中國香港體育代表團,其中就有花劍代表張家朗、滑浪風帆代表馬君正、跆拳道代表盧蔚豐、輪椅羽毛球代表陳浩源。
花劍運動員張家朗。 滑浪風帆運動員馬君正。
滑浪風帆運動員馬君正。
浸大一直以來在學術研究及體育科學發展領域追求卓越,為積極參與巴黎奧運這一全球體育盛會,浸大將於 7 月 28 日和 29 日在巴黎舉辦「邁向卓越:浸大在巴黎」(Journey to Excellence: HKBU in Paris)專題討論會。
跆拳道運動員盧蔚豐。 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
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
討論會將圍繞「賽場以外的人生藍圖:精英運動員的全方位發展」 及「當科技與 AI 遇上體育」 兩項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世界奧林匹克選手協會( WOA )會長 Joël Bouzou、 世界反興奮劑組織 ( WADA )副主席楊揚等知名講者,將參與專題討論會,分享他們對體育界最新發展的真知灼見。
在世界著名體育科學和體育醫學專家、 浸大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系主任 Yannis Pitsiladis 教授的帶領下,浸大的研究人員和學生團隊亦將一起出席專題討論會,展示浸大卓越的學術成果,以及在體育與其他創新領域的研究和實際應用。
Yannis Pitsiladis 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並會在巴黎奧運會及巴黎殘奧會期間運用最新科 技,即時採集運動員的資料,進行處理與分析,研究如何保障運動員健康發展。
浸大致力成為獲國際肯定的體育、運動與健康領域典範,以其卓越的研究和教學在全球發揮影響力。浸大期待在討論會中,向世界展示其在以科技協助體育、運動員多維發展等多方面的經驗與成果,為全球體育事業發展出一分力。
浸大校長衞炳江。
浸大校長衞炳江。
為進一步推廣浸大學術前沿成果及體育精神,公眾可在浸大官方社交媒體平台重溫是次專題討論會的精彩內容視頻。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警聲》最新出版第10冊特刊,紀念警隊成立180周年。警隊公共關係部女警萍萍,由《警聲》第一冊特刊開始參與編採工作,用心說好警察故事,「白紙一張」變成大旗手。
2020年9月,警隊公共關係部(Public Relations Wing,簡稱PR Wing)的前身警察公共關係科,首次發行《警聲》特刊,以特定的專題式報道,講述警隊不同單位的人和事。
PR Wing女警萍萍用心說好警察故事。
過去四年多,自第一册紀錄警隊於「踏浪者行動」中捍衛香港的《踏浪前行》開始,到最新出版的第十冊、紀念警隊成立180周年的《香港警察守城故事》,特刊為公眾提供多一扇了解警隊的窗口。
深耕細作長達50個月,《警聲》特刊成績有目共睹,幕後製作團隊實在功不可沒。其中公共關係部女警萍萍,更是從第一冊起便參與資料搜集及採訪協調工作。她笑言:「以前沒有任何出版刊物的經驗,剛到任時,和當時仍在籌備中的特刊《踏浪前行》一樣,都只是白紙一張。」
身為編採新手,萍萍將勤補拙,例如配相方面,她會試用多張不同角度的相片比較效果,務求將同事最真實及專業一面展現出來。「我們幾位隊員要從在各區現場拍下的海量相片中,尋找能配合主題的使用,但部分行動單單一天已有過千張相,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編採新手」萍萍將勤補拙。
皇天不負有心人,《警聲》特刊「頭炮」成功引起社會迴響及廣受好評,及後繼續按需要而製作,題材更見多元化,由澄清事實到愛護動物都有。而萍萍在參與的過程中,亦見證自己能力的成長。到了結集市民感謝警隊信件的第四册特刊《不忘初心》,她已由「白紙一張」變成大旗手,負責協調整個製作。期間,萍萍仔細閱讀了大批感謝信。「雖然肩負重任有壓力,但我很珍惜做這本特刊的機會,可以把不同警區、不同階層同事努力的成果和榮耀,一點一滴結集成書,用心說好警察故事。」
談到令她最難忘的一冊《警聲》特刊,萍萍毫不猶豫地說是在2022年3月出版、講述警隊總動員抗疫的《戰疫》。「單是訂定書名,已下了不少功夫。我們經過連串會議,最後由20個入圍名單之中,投票選出《戰疫》,喜歡其簡單直接兼有力!」
由於新冠疫情時全城設立了不少隔離區域,只有工作人員獲准入內,萍萍與其他隊員撥了無數次電話,查詢同事們有否拍下於疫區工作的相片,畢竟一張照片往往能勝過千言萬語。「這批相片多數以手機匆匆拍下,論構圖和質素雖無法與專業攝影師相比,但正正因為夠貼地,反而更有真實感。」結果《戰疫》電子版的點擊率非常高,讓更多市民感受到警隊在抗疫行動中所作出的貢獻。
至於為了紀念警隊成立180周年而製作的《警聲》特刊第十册,內容以「從初哥到一哥」為概念,專訪了來自六大部門、18個不同職級的同事,當中包括處長,逐一講述他們的警察故事。萍萍說:「儘管每位受訪者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但每篇內容均真摯動人,當中很多分享都令我看到眼濕濕,希望其他讀者也同樣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