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爆發13年以來最嚴重的暴亂,示威蔓延全國,成為剛上任的英國工黨首相施紀賢的最大挑戰。
事件源於7月30日一宗襲擊事件。在英格蘭西北部紹斯波特鎮,一名17歲的少數族裔男子闖入一個暑期舞蹈班,用刀刺死3名兒童。當時網上傳出兇手是一名「信奉伊斯蘭教的新移民」,結果就引爆英國全國的反移民示威。截止8月5日,已經有378個示威者被捕。
可以比較一下英國這次暴亂,和2019年香港發生的黑暴事件。
第一,香港、英國暴亂特點雷同。兩地的暴亂有很多相同之處:A. 都是有大量年青人加入。英國警方指最年輕的示威者只有11歲。B. 都是因為網上謠言鼓動而令暴亂快速惡化。英國事發時傳出的謠言指行兇者是一名信奉伊斯蘭教的新移民,查實疑兇是一名盧旺達移民的後代,在英國出生長大,並非新移民。香港當日亦有大量指警察打死人的網上謠言。C. 疑有幕後勢力操控。英國警方初步查證指散播謠言的其中一個源頭,是一個關注移民問題的網媒,英國政府指暴亂幕後有極右政治組織煽動。而香港當日亦有海外勢力透過Telegram等網上平台散播謠言、組織示威。在社交媒體盛行的今天,世界各地爆發暴亂的情況都十分相似。
第二,英國應對暴亂比香港強硬。暴亂爆發後,英國首相施紀賢在8月5日召開內閣應急委員會會議,決定成立一支「常備警察部隊」,特別處理暴亂。施紀賢直指示威者是暴徒,指現在發生的不是抗議,而是純粹的暴力。並聲稱將會以法律嚴懲犯法者,無論網上和網下犯罪都一樣。
英國警察甚至對媒體都絕不手軟,倫敦大都會警察局局長馬克.羅利爵士走出會議會場之後,對包圍他的記者很不滿,憤怒地抓起其中一名記者的咪高峰,摔在地上。相對地香港的警察當日就極其溫和,甚至有6個記者帶著貼上標語的頭盔,在警察記者會上聲稱要抗議警暴。
英國更加強硬的一招,就是快審快判。英國馬上將示威案件開審,一名年僅14歲的少年在法庭上認罪,承認在利物浦向警車投擲燃燒彈,估計會在本月稍後時候就會判刑。另外一名在列斯的28歲男子巴勒(Jordan Parlour)就承認在Facebook上散播種族仇恨的訊息,將會在8月9日判刑。
英國這個做法是照抄2011年倫敦暴亂的應對方法,當時的法庭連續兩星期24小時開庭,將大量示威者送上法庭馬上宣判,起到很大的阻嚇作用,現任首相施紀賢當時就是檢察總長。這個行動當時惹起很大的爭議,有指示威者的權益根本沒有受到保障。以今次這個14歲少年和28歲的被告,快速認罪,他們很可能來自基層,家人不會有錢可以聘請律師,他們亦不知道可以申請政府律師為自己辯護,才會快速認罪。
反觀香港在2019年就不願快速審訊,我當時曾向一名政府高官提出英國倫敦處理暴亂的方法,他就說香港的法院重視保障被告的權利,不會贊成這樣急速審訊。所以香港的暴動案件,很多都是排夠期,等一、兩年之後才正式開審。
第三,香港是否應該站在英國示威者的一邊,鼓勵他們繼續為公義而抗爭呢?想當日2019年香港爆發暴動,當時正爭逐保守黨黨魁的約翰遜站出來支持香港的示威者,聲稱要和這些香港人站在一起。當時的英國外相亦警告香港和北京政府,要遵守《聯合聲明》,要善待示威者。
套用這些英國政客的邏輯,香港現在是否應該站出來,公開表態站在英國示威者的一邊,鼓勵他們繼續在英國各地暴力騷亂,直至到他們達致反移民的這個「公義」的目標?如果香港不應該鼓動他國的示威者暴動,違反當地的法律,為何英國當日又可以這樣對待香港呢?
第四,約翰遜、岑耀信、BBC他們去了哪裏?除了約翰遜之外,來自英國的前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早前辭任香港法官職位,並在《金融時報》發炮攻擊香港,指香港的法治岌岌可危,在與2019年連串事件有關的案件中,有很多香港的法官「在日漸灰暗的政治環境威嚇之下,已忘記了自己作為自由捍衛者的角色」。我就很希望如今可以看到岑耀信跳出來,反對英國法庭快審兼重判英國的示威者,來實踐他「作為自由捍衛者的角色」。
另外,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發表了一段30分鐘名為《抹去香港》的Podcast節目,節目方找來多名流亡的港人,講述他們的抗爭經歷,指「香港的歷史正在被一個由中共指導的政府顛覆和重寫」。如今英國的示威抗爭歷史正在進行中,BBC這麼有興趣支持當日參與暴力示威者的流亡港人,那麼應該更有興趣站出來,撐一撐現在正在參加暴力騷亂的英國示威者,他們正正是BBC口中將來「會被判監或流亡」的英國人。
整件事結論其實很簡單,世界各地的暴動發生情況雷同,政府要遏止暴動,唯有強硬。英國自己一早就這樣做,但對香港這樣溫和地對待暴力示威者,還要嚴厲批評。其雙重標準的嚴重程度,實在令人啞然失笑。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