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九龍城警區打擊交通違例 拖走違泊7車拘電動單車車手

社會事

九龍城警區打擊交通違例 拖走違泊7車拘電動單車車手
社會事

社會事

九龍城警區打擊交通違例 拖走違泊7車拘電動單車車手

2024年08月16日 15:06 最後更新:15:33

九龍城警區聯同西九龍總區交通部15日進行聯合行動,在區內多個交通黑點嚴厲執法。

行動主要針對對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及造成阻塞的違法行為,當中以單車及行人違例事項為主要打擊目標。

九龍城警區交通日打擊交通違例事項。警方圖片

九龍城警區交通日打擊交通違例事項。警方圖片

行動中,人員除向涉及違例停泊車輛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外,亦拖走7輛造成嚴重阻塞的違泊車輛。此外,人員向涉及單車或行人的交通違例罪行採取行動,其中包括檢控行人不遵照交通燈號橫過馬路,行人路踏單車,沒有遵從交通燈號或標誌踏單車及不小心踏單車等。

九龍城警區交通日打擊交通違例事項。警方圖片

九龍城警區交通日打擊交通違例事項。警方圖片

另外,為加強打擊非法駕駛電動可移動工具,行動中,人員拘捕一名24歲非華裔男子非法駕駛一輛電動單車,他涉嫌駕駛未有登記車輛、無攜帶有效駕駛執照駕駛、駕駛時沒有第三者保險及駕駛時無佩帶頭盔等罪行。

警方呼籲駕駛人士切勿為一時之便違例泊車,以確保道路暢通及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

九龍城警區交通日打擊交通違例事項。警方圖片

九龍城警區交通日打擊交通違例事項。警方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全港首部「CSI流動實驗室」啟用 半小時得檢測成果鎖定疑犯

2025年01月16日 07:00 最後更新:08:30

為縮短檢驗時間,警方鑑證科斥資約140萬元,打造全港首部「CSI流動實驗室」,並引入全新指紋偵測技術,提升鑑證效率。

鑑證科斥資約140萬打造「CSI流動實驗室」。巴士的報記者攝

鑑證科斥資約140萬打造「CSI流動實驗室」。巴士的報記者攝

鑑證科先進科技課總督察檀東輝表示,鑑證人員需要攜帶不同工具同儀器,到罪案現場協助搜證,以往在沒有合適的運輸工具情況下,平均需要3至4小時才完成運輸工作。此外,如果案件發生在戶外或者郊區,燈光、天氣等外在因素,都會影響法證人員的工作效率。

鑑證科先進科技課總督察檀東輝。巴士的報記者攝

鑑證科先進科技課總督察檀東輝。巴士的報記者攝

有見及此,鑑證科2019年開始構思建造適合罪案現場勘查作業的特別用途車輛,經過多年策劃,「CSI流動實驗室」於2024年12月1日正式投入服務。

「CSI流動實驗室」車身寬闊。巴士的報記者攝

「CSI流動實驗室」車身寬闊。巴士的報記者攝

車輛型號為平治Sprinter 519,車身寬闊,車廂內部分為「指紋檢驗工作區」、「儀器及工具儲存空間」以及「戶外現場支援設備」,可以即時把罪案現場的指紋影像,傳送到總部的指紋資料庫進行比對,在最短時間內為調查單位提供有用資料。

「CSI流動實驗室」內置多款先進設備。巴士的報記者攝

「CSI流動實驗室」內置多款先進設備。巴士的報記者攝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避免破壞證據

針對為屍體提取指紋,警方新引入價值約20萬的「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在罪案現場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避免直接接觸以影響手指上的微量證據,並將指紋影像即時傳送到警察總部的電腦輔助指紋鑑證中心,進行身份確認。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據警方介紹,該項技術最快30分鐘可以得到檢驗結果,交給案件主管處理,加快查案進度,可在處理兇殺案、處理重大災難事故等事件中使用。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在罪案現場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在罪案現場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偵測儀起「飛底」作用

新引進的「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價值18萬,主要針對以乳膠漆牆面、背景圖案複雜及帶有熒光材料的材質,利用短波紫外線對不同材料的光學反應,可以減少乳膠漆牆面和證物上複雜背景圖案對指紋顯現的干擾,起到「飛底」的作用。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焦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適用非滲透性材質

在罪案現場,通過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找到指紋後,就會使用「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到指紋位置做特定檢測。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同樣為新引入技術,價值20萬,針對非滲透性及半滲透性表面材質,利用聚集誘導熒光納米粒子與指紋分泌物發生黏附作用,並在適當的法證光源下,即可清晰顯現指紋。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助觀察指紋 

警方指出,新引進的「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價值約40萬,部分指紋分泌物中的有機成分(如維生素)、附著在指紋上的外來物(如化妝品)或其他化學合成物在不同光源下可產生熒光效果;透過特定的光源和濾光設備,可以在不具破壞性的情況下觀察紋印。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