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在破產的快車道上狂飆

博客文章

美國在破產的快車道上狂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在破產的快車道上狂飆

2024年09月20日 18:30 最後更新:19:46

如果有一個高級打工仔,賺錢多花錢亦多,年薪400萬,但卻花600萬,每年新增負200萬,然後就不斷用信用卡借錢債冚債,每月只還min pay(最低還款額),結果欠債就由200萬、400萬、800萬這樣不斷滾上去,你會怎樣衡量這個人的財政狀況?當然覺得他最終一定破產收場。這就是美國。

美國的債務快速增長,已到了相當可怕的階段。即使美國聯儲局開始減息0.5厘,而美國10年期國債市場利率由4月高位4.7厘回落到現在的3.7厘,對美國幫助也相當有限。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第6大道上的國債鐘,那個欠債數字每分每秒都在跳,跳到人膽戰心驚,提醒全美注意國債急增的恐怖狀態。美國國債在7月時超過35萬億美元,如今已是35.4萬億美元。國債鐘顯示1980年美國聯邦債務佔美國GDP只是34.7%; 到2000年這個比例升到 56.2%; 到現在已高達123.4%。

國債源自財赤。

9月12日,美國財政部公布聯邦政府收支報告,截至今年8月,聯邦政府在2024財政年度前11個月(美國財年9月結束),財政赤字達到1.8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4%。政府同期收入增長11%,政府支出增長14%,政府支出明顯快過收入增長,本財年只剩下一個月就結束,全年財赤勢將創下疫情時期以外的年度赤字最高紀錄。

內地公眾號「有理兒有面」總結了美國債務激增的主因,是政府使大了,特別發動戰爭有關。1988年共和黨老布殊就任總統前夕,美國國債總額才2.6萬億美元,當年國債利息2408億美元。老布殊為了打海灣戰爭,就借了1.4萬億美元。到民主黨克林頓就任總統時,美國的國債總額是4萬億美元,年支付利息2923億美元。克林頓一度消滅了財政赤字,他是美國近年一位很省錢的總統。

到小布殊就任總統時,美國的國債總額是5.67億美元,年支付利息3619億元。小布殊比老爸能花錢多了,在經歷911事件後,他掀起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花錢如流水,其中伊拉克戰爭耗費超過3萬億美元,阿富汗戰爭耗費超過2萬億美元,借了4萬多億美元。

由民主黨總統奧馬巴開始,美國進入赤字急增的時代。奧巴馬接下金融海嘨的爛攤子,8年任內國債增加9億美元。

特朗普花錢更瘋狂,4年任內國債增長了6.7萬億美元。拜登任總統的3年多時間,又因為疫情國債大增8.5萬億美元。美國只用了36年時間,就把國債由2萬多億美元猛增至35多億美元。每一任總統選舉時,都是作這樣或那樣的花錢承諾,收賣人心,好像錢永遠用不完那樣。

近年利息上升,令美國財赤和債務雪上加霜。 2023財年美國政府財政赤字接近1.7萬億美元,全年債務的淨利息支出約6590億美元,佔財政支出的15%。2024財年截至8月的頭11個月,淨利息支出8430億美元,同比增長33.8%,佔財政支出13.4%。有分析預測,美國減息對短期利息支出減少作用有限,而美國債務利息支出在今年年底會超越社會保障,成為政府最大的支出項目。這可以說是債仔悲歌,本來借錢是來頂其他開支,最後借錢的利息成為最大開支。

美國國債如脫韁野馬,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到2034年美國國債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美國富豪馬斯克警告,美國政府正極速走向通往破產的快車道上。

美國真的可以靠美元霸權,無盡地把債務擴大下去?抑或是在破產前夕,發動一場戰爭,借此賴債不還呢?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床位寓所條例》的失敗經驗

2024年10月15日 18:30 最後更新:18:46

香港現在有近11萬間劏房,居住了約24萬居民,如何改善劏房問題惹起關注。

去年10月,特首李家超表示,要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工作組的目標包括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例如樓宇安全、消防及衞生要求、居住面積等,並針對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提出取締方法。估計特首明天公布的施政報告,將會交代解決劏房問題的進一步發展。

雖然大家都關心劏房居民生活環境惡劣,估計可能有3.6萬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住在劏房,希望可以盡快改善劏房居民的生活。但解決劏房問題不能一刀切,否則會適得其反。回歸前政府制定《床位寓所條例》想解決籠屋問題的失敗經驗,值得借鏡。

上世紀90年代,經濟急速發展,租金飛升,政府供應公共房屋供不應求,結果就在市區旺區的舊樓,出現了大量的籠屋。

籠屋很多都是兩格碌架床,每個床位用鐵籠圍封,讓租床位的居民鎖住私人物件,但是一個人只是生活在6呎乘3呎的空間之內,不但極其狹窄,而且籠屋的防火、衛生條件都極其惡劣。當時包括社協在內的多個團體關注籠屋問題,開始向國際層面,甚至向聯合國反映,敦促政府全面取締籠屋。結果政府在1994年制定《床位寓所條例》,要求籠屋經營者申請牌照,大量取締條件差的籠屋。

90年代全盛時期,估計香港有超過150間籠屋,住了超過5000名居民。新條例接近一刀切,大量淘汰籠屋,但政府同時只是提供了幾百個單身人士單位或是宿位,以安置受影響籠屋居民,而且這些安置宿位大部分並不在籠屋密集的市中心地區,籠屋居民亦不願意搬往入住,怕影響他們的工作。

結果政府好心做壞事,令大量居民住入非法籠屋,居住環境不單沒有改善,由於籠屋業主要逃避政府管制,租金還一直上升。

《床位寓所條例》的失敗經驗說明,解決房屋這些長遠問題,一是不能一刀切,二是不能操之過急想短時間內解決,三是要有比較完善的配套,才可以逐步動手。

未來公共房屋的供應量將會逐步增加,政府有條件解決劏房問題,但是如果一下子向大部分劏房開刀,而政府提供的單位又只能夠安置小部分居民的話,就等於將餘下的8、9萬戶劏房戶趕入私樓市場,勢必令私樓租金暴升,不單影響了劏房居民,連其他租住私樓的居民都會受害。

所以政府適宜首先劃定劣質劏房的標準,例如劏房的面積要有7平方米,並且有安全、消防等一系列要求,對於不符合要求的劣質劏房,亦都只能夠定出過渡期逐步取締,不能一下子馬上取締。

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不適宜一刀切,否則衍生的問題,會多過解決的問題。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