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福島核污水排海達共識 中方強調:反對立場不變 恢復水產品進口需符諸多條件

博客文章

福島核污水排海達共識 中方強調:反對立場不變 恢復水產品進口需符諸多條件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福島核污水排海達共識 中方強調:反對立場不變 恢復水產品進口需符諸多條件

2024年09月21日 11:21 最後更新:11:49

去年8月,日本無視各界反對,單方面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中國即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9月20日,中日雙方就核污水排海問題達成共識,惟中方強調反對日本核污水排海立場不變,逐步恢復水產品進口需符合諸多前提條件。

日本單方面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AP圖片)

日本單方面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AP圖片)

日本單方面將福島核污水排海迄今已超過一年,逾6萬噸的核污染水被排放到海洋中。據外交部公佈消息,日方接受對福島核污染水開展國際監測和中方獨立取樣監測,中日雙方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問題達成共識,但共識下需留意三個關鍵信息。

中方反對排海的立場沒有發生改變

共識發表當日,即9月2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再次明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日方擅自啟動排海,這一立場沒有變化」。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介紹,這份共識是兩國領導人磋商談判,中方同日方和相關國際組織前後進行了十多輪密集談判和協商,經過不懈努力達成的。後續,中方將會同國際社會,特別是利益攸關國,繼續本著對全球海洋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高度負責任的精神,以科學的態度同日方開展對話,敦促日方妥善處理核污水排海問題。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中方反對立場不變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中方反對立場不變

中方可獨立取樣監測是重大突破

日本核污水排海行為史無前例。據新華社報道,日本已進行了8次核污水排放,總排放量達到約6.3萬噸。有數據顯示,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染水存量高達130萬噸,要全部處理完畢,至少需要30年,而30年還只是一個最理想的時間。對此日方有無法逃避的歷史責任。基於當前的監測水平和科學認知,即便一些數據結果現在顯示「安全」,也無法確保未來能絕對安全。

日本核污水排海遭各方反對(AP圖片)

日本核污水排海遭各方反對(AP圖片)

在中國和其他利益攸關方的推動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福島設置常駐辦公室,並在福島核電站內和周邊海域對排海開展監測,這在機構歷史上尚屬首次。但現階段,第三方獨立監督不足。一直有聲音質疑日方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不全面,缺乏科學性,除了人工放射性核素氚,還有數十種備受關注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仍有待全面掌握。

今次雙方達成共識,中方可進行獨立取樣監測,即非常有效地參與到整個監督過程中,是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方等所有利益攸關國長期有效參與的情況下,可以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可信性和有效性,也是對日方排海行為進行有效監督,確保排海風險可控。

毛寧還在記者會上透露,中日雙方下一步還將討論監測核素種類、檢測方法等技術細節,實現全面、有效、可信的長期國際監測。

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需符合諸多前提條件

去年8月日本啟動核污水排放大海,為全面防範風險、保護民眾健康,中國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但今次中日雙方達成共識文件,並不意味著中方立即全面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毛寧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將與日方開展技術磋商,在中方提出的要求得到充分滿足的前提下,逐步恢復符合規準的日本水產品進口。

日本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AP圖片)

日本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AP圖片)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安全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駱志平分析認為,首先日方要切實履行共識中所做出的承諾,尤其是要保證中方獨立取樣和監測的順利實施。在此前提下,如果相關產品能夠同時符合日方和中方相關標準,才有可能視情況逐步放開。

中國近岸海域海水暫未見異常

今年7月,生態環境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發布了《2023年全國輻射環境質量報告》。當中提到,中國近岸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氚、碳-14、鍶-90和銫-137活度濃度未見異常,其他人工γ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均小於探測下限。

海水中鍶-90和銫-137等相關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遠低於《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海洋生物中鍶-90和銫-137等相關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遠低於《食品中放射性物質限制濃度標準》(GB 14882-94)。

此前生態環境部也表明,針對日本排海後的海洋輻射環境監測作出了部署,如發現異常將及時預警,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今年國慶節期間全國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員達449.4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13.2%。其中,港珠澳大橋、橫琴等口岸都紛紛突破了客流、車流的紀錄。大灣區再現了「雙向奔赴」熱潮。

10月5日出入境車輛達到2.26萬輛次,今年第四次刷新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以來單日最高驗放紀錄。

10月5日出入境車輛達到2.26萬輛次,今年第四次刷新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以來單日最高驗放紀錄。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顯示,國慶假期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人員63多萬人次,同比增長63.3%,其中10月5日出入境車輛達到2.26萬輛次,今年第四次刷新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以來單日最高驗放紀錄。

24小時開放的橫琴口岸,10月3日單日客流突破10.35萬人次,刷新橫琴口岸自成立以來最高紀錄。

24小時開放的橫琴口岸,10月3日單日客流突破10.35萬人次,刷新橫琴口岸自成立以來最高紀錄。

橫琴口岸具有24小時開放、交通便利等特點,吸引大量旅客將其作為通關首選。10月3日,單日客流突破10.35萬人次,刷新橫琴口岸自成立以來最高紀錄。整體客流中,以「北上家庭遊」趨勢最明顯。

同時,內地居民「南下」的熱情也高漲,經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內地旅客超過27.6萬人次,同比增長81.1%。

「港珠澳大橋遊」亦同樣火熱。國慶假期,邊檢部門共查驗來自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遊客1.35萬人次,日均達1928人次,是自「港珠澳大橋遊」試運行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達22.85萬人次。

「港珠澳大橋遊」火熱,全國30多個省的遊客1.35萬人次,日均達1928人次。

「港珠澳大橋遊」火熱,全國30多個省的遊客1.35萬人次,日均達1928人次。

深港口岸方面,今年國慶假期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529.4萬人次,同比增長28.5%。深圳無人機表演、香港國慶煙花匯演等各類慶祝活動豐富,內地居民跨境遊熱度高漲。10月2日,出入境內地居民單日查驗總量達42.1多萬人次,創下口岸全面通關以來的歷史新高。

港口口岸方面,隨著大型郵輪歌詩達賽琳娜號在香港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季節性母港營運,赴港參加郵輪旅遊團成為內地居民跨境觀光旅遊的新熱潮。截至10月7日,深圳邊檢總站蓮塘邊檢站已先後驗房兩批次近3000名內地大型郵輪團遊客出境。

另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從9月29日至10月8日結束、為期10天的鐵路國慶黃金周運輸圓滿收官,客貨運輸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1.77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773.9萬人次,連續8天單日旅客發送量超1700萬人次,其中10月1日發送旅客2144.8萬人次,創單日歷史新高。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