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傳片《淬火》展示了726型氣墊登陸艇搭載15式輕坦實施灘頭登陸的畫面,讓外界頗感興趣,因為這是助力解放軍向敵縱深地帶挺進的核心手段,可直插敵軍心臟。
內地軍事公眾號「科大烽火」介紹,相比體量龐大,氣勢磅礡的「野牛」級氣墊登陸艇,726型「野馬」級中型氣墊登陸艇主打一個玲瓏小巧,在噸位級別、總體設計、作戰用途等方面,更趨近於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LCAC氣墊登陸艇。作為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的重要配套項目,726型氣墊登陸艇旨在取代上世紀90年代服役的724型人員氣墊登陸艇。724型登陸艇的排水量僅為6.25噸,無法搭載重型裝備,該艇還存在著機械故障率偏高的問題,所以使用726型氣墊登陸艇更新換代勢在必行。
公開資料顯示,726型氣墊登陸艇長約33米,寬約16.8米,滿載排水量達160噸,與LCAC氣墊登陸艇相比,艇體長度及滿載排水量略遜一籌,但在艇體寬度方面略有提升(LCAC氣墊登陸艇寬14米)。726型氣墊登陸艇裝載甲板長約28.米,最大寬度7.2米,最大載重量在50噸至60噸之間,能夠搭載1輛99A或96A式主戰坦克,或2輛步戰車,或80名全副武裝的陸戰隊員,航速超過50節,艇員編制通常為5至8人。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公開視頻來看,726型氣墊登陸艇通常只會搭載1輛15式輕坦參加演訓。外界認為,這不是726型氣墊登陸艇真實的裝載水準,進一步講,該艇能夠搭載2輛15式輕坦。
按照原來設想,與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同步開展研製工作的726型氣墊登陸艇,在2006年至2007年間建成下水,然後交艇成軍。然而,就當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艇在2007年交付給解放軍後,作為重要配套項目的726型氣墊登陸艇才進入建造階段,直到2010年6月底,首批共3艘726型氣墊登陸艇才交付給解放軍。
對此,外界議論紛紛,普遍認為該艇燃氣輪機主機與726氣墊登陸艇整體設計在匹配性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從而導致噪音、振動過大等缺陷產生。盡管這些看法確有依據,但更可靠的分析認為,726氣墊登陸艇當時配備的燃氣輪機主機未能國產化才是主因。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燃氣輪機主機噪音、振動過大等缺陷,並非是由技術問題造成,而是由工程問題所致。工程問題相比技術問題,解決起來更容易一些,所以燃氣輪機主機遲遲沒有實現國產化,才是導致726型氣墊登陸艇在定型量產階段出現延宕的真正原因。而中國的考量也非常簡單,就是不想在關鍵時刻被「卡脖子」。
因此,當基於「太行」系列渦扇發動機發展而來的QC-70艦用燃氣輪機問世後,沉寂多年的726型氣墊登陸艇在量產方面就如同被按下加速鍵一樣,以「中國速度」再次刷新外界認知,至於這一批次的726型氣墊登陸艇,也被稱作726A。另外,同舶來品的烏克蘭UTG6000艦用燃氣輪機相比,QC-70在油耗、重量等方面均有一定優勢。
解決了令人頭疼的燃氣輪機主機問題,726型氣墊登陸艇便從生產線陸續奔赴各作戰部隊,從而作為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及075型兩棲攻擊艦的重要子系統,開始乘風破浪。之所以會稱726型氣墊登陸艇系解放軍遂行兩棲登陸作戰的關鍵裝備,原因在於該艇可以將常規裝甲集群與兩棲裝甲集群銜接起來,從而可將兩個攻擊波的作戰效能徹底發揮出來。
至於有著「黑豹」之稱的15式輕坦,近年在高原山地環境中屢屢現身,可謂是賺足了風頭,因此當它出現在萬里波濤中時,就讓人眼前一亮。這型坦克又何以能夠承擔起對敵縱深地帶挺進的重任呢?原因很簡單,靠著那門重炮與那結實的身板。
15式輕坦早在研製之初就注重裝甲防護,其炮塔裝甲主要由基型裝甲與模塊化裝甲構成,從外形來看,炮塔的模塊化附加裝甲套件覆蓋了正面及側面大部分面積,其中正面在加裝附加裝甲套件後總體呈楔形。至於車首下方還加裝有模塊化的雙防反應裝甲,能夠提高防禦破甲彈和穿甲彈的能力。
因此,就15式輕坦的炮塔和車體正面裝甲防護力來說,能夠抵禦住105毫米穿甲彈和部分125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另外,15式輕坦炮塔兩側還裝有格柵裝甲,主要用於防禦反坦克破甲彈,車體兩側安裝的側裙板也能有效保護脆弱的行走裝置。
簡而言之,15式輕坦一旦登島後,勢必會借助機動優勢,再佐以極為出色的火力及防護性能,從而像把尖刀一樣,直接奔著敵人心臟而去。由此可見,得益於726型氣墊登陸艇的「下餃子」,使得15式輕坦的足跡不再局限於高原山地或水網稻田了。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