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支持成立本地第三間醫學院,並成立「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負責制定新醫學院的方向及準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本身是工作組聯席主席的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工作組會以多角度檢視大學提交的申請,強調醫學院的目的是增加臨床醫生供應,但培育醫學科研人才亦是考慮因素,因此以第二學位作為入學條例,期望與現有兩間大學的醫學院有「錯位互補」。
蔡若蓮出席立法會一個委員會簡報施政報告教育相關措施表示,希望本港在醫學上發展專精強項,例如生命健康、醫學科技發展,希望院校在臨床醫學外,亦有科研創新。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有議員關注大學假學歷問題,蔡若蓮說大學在發現懷疑個案時,會馬上通報執法部門嚴肅處理,教育局強烈建議大學如對學歷證明有懷疑,可尋求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或聯絡有關院校核實,亦可以要求院校直接郵寄學歷證書。她強調珍視本港高等教育的金漆招牌,不容許有破壞香港聲譽的行為。
多間大學要求內地學生填寫防騙問卷。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近年有提醒大學加強學生的防騙意識。她鼓勵大學之間分享學生防騙的方法,每間大學的文化不同,適合的宣傳手法亦不同,所以不會強制要求大學以特定手法宣傳防騙資訊。
對於衞生防護中心上載過百間「拒絕安排」到校接種流感疫苗的學校名單,蔡若蓮與傳媒午宴時表示,各部門的目標均一致,希望保護小朋友,在防疫角度希望做到接種流感針的小朋友「一個都不能少」。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說,教育局有與拒絕到校接種的學校聯絡,得悉有部分學校在到校接種計劃開始前已安排私家醫生到校打針,亦有幼稚園在諮詢家長意見後,家長不容易請假到學校陪伴子女接種,自行帶子女打針更為方便,她認為可以加強溝通,又指不用過分解讀衞生署的做法,應以平常心看待事件。
另外,蔡若蓮指出,本港要配合《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做到國際化、多元化、數碼化、及全面化,包括培訓傳統學術及職專的人才、加強人工智能發展應用等。